孩子生病時,爸爸和媽媽的區別,網友:爸爸帶娃果然是活著就行

2019-10-05   蜂蜜媽媽

文/蜂蜜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一直以來爸爸帶娃這個話題就是一個比較有爭議性的話題,因為有的寶爸帶娃是真的細緻周到,而有的寶爸帶娃就是只要娃還喘氣就行,簡直就像是他的玩具一樣,想怎麼玩就怎麼玩,這不就像孩子生病時,爸爸的表現就更加體現了,爸爸帶娃活著就行這句話。因為爸爸一般只是負責孩子的晚熟啊或者是功課,要說讓爸爸涉及到照顧孩子啊,或者是孩子生病應該怎麼辦啊之類的,爸爸們幾乎都是迷茫的。因為從來不會想著去學習和了解,這幾乎都是媽媽的活了。

孩子生病時,爸爸和媽媽的區別一般都體現在這3點

1. 對藥物的認識上

爸爸:在爸爸的世界裡,所有的藥物都統稱為藥,而什麼是感冒藥什麼是消炎藥,什麼是孩子能吃的買什麼是孩子不能吃額,完全不知道,只知道自己常吃的是哪幾種,但是具體是什麼功效也不太知道,所以當孩子生病的時候,爸爸們幾乎就是兩眼一抹黑。

媽媽:媽媽可以說是藥物分類小能手,同樣會白色的大片,媽媽一眼就能分出那個是治療頭痛的,哪個是治療發燒的,而對孩子的藥物可以說是更加敏感,因為孩子的藥物是非常敏感的,要個非常細分,還要知道哪些是不你那個搭配一起吃的,簡直就是家裡沒有媽媽,孩子能平安長大太難了。

2. 對藥量的認知上

爸爸:爸爸在對藥量的認知上就是,說明書上餓一勺,他回去廚房找平時吃飯的大少,說明書上的一口,他能按照自己的一口來對比,而要是說明書上沒有說幾片,她就會給孩子越多越好,因為覺得藥要是起作用就一定要到位。

媽媽:因為藥物的劑量很有可能就會影響孩子的生長和對疾病的控制,所以媽媽會更加嚴格,甚至有的媽媽會專門買一個小稱,來稱量藥物,說明書上精確到多少克,麻麻們就會精確到多少克,絕對的嚴格。

3. 觀察孩子病情的時間

爸爸:孩子畢竟也是爸爸的心頭肉,所以爸爸也會用心的去看護,但是爸爸還是多心是比較大的,到了該睡覺的時間,爸爸們還是會非常毅然決然的其選擇睡覺,並且還是那種睡的非常沉的那種,甚至有的還能打呼嚕。

媽媽:媽媽的心思都比較細膩,對孩子更是被提有多在乎,一旦孩子生病媽媽們可能會心疼的偷偷掉眼淚,更別提睡覺了,吃飯都吃不下,然後晚上睡覺就算再困也就是眯一下,就瞬間驚醒,看看孩子的狀態,生怕孩子還會更不舒服。

-----------------------

對此你們還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螢幕下方留言

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帶給您需要的有用的信息,也希望能夠在育兒方面對您有所幫助,您的支持是我們的最大動力。有任何育兒困難和疑問都可以留言或評論給我們,大家一起探討~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兒母嬰知識、心理健康、成長發育都在這裡。關注@蜂蜜媽媽,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