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個特殊的時代,國家想保持興盛繁榮,就得在關鍵時刻,做出最正確的決定,每一步都要做到至善至美,哪怕是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就很可能會被這個特殊時代所淘汰。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我們的鄰居俄羅斯,是如何面對全球動盪局勢的,看他們在應對問題時,展示出了什麼樣的智慧?
大家都知道,俄羅斯成立之初,他的內外局勢都非常艱難,外有美國和北約這樣的強敵,內有喬治亞和烏克蘭這種挖牆腳的兄弟,想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保全自己,並再創輝煌,無疑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可以說,在俄羅斯成立之初,他們哪怕是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今天的俄羅斯,就不是我們所看到俄羅斯了。
首先我們要知道,俄羅斯的主要問題是地緣政治的問題,其次才是外海競爭的問題,對俄羅斯來說,處理好鄰里關係,穩定大後方,才是最重要的,幫助敘利亞、委內瑞拉和利比亞,都是後面的事情。在蘇聯解體後,15個原加盟共和國宣布獨立,這直接瓦解了原蘇聯的布局,而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原加盟共和國,又倒向了西方陣營,與俄羅斯站在了對立面,這嚴重影響到了俄羅斯的周邊安全。
比如說,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在獨立之後,就加入了北約,這導致俄羅斯西北部戰略環境惡化。15個原加盟共和國,有3個倒向了北約陣營,而剩下的12個原加盟共和國,則組建了獨立國家國協(獨立國協)。然而,在成為獨立國協之後,依然有成員不老實,與美國北約保持曖昧關係。最終,喬治亞和烏克蘭這兩個國家,在與俄羅斯鬧翻後,便退出了獨立國協。
而除了格烏兩國之外,土庫曼也拋棄了俄羅斯,由於該國無意介入大國競爭,所以他們便在宣布成為「永久中立國」後,退出了獨立國協。至此,蘇聯留下的種子就只剩下了9個,這給俄羅斯的周邊安全,帶來了重大影響,在這些國家離開之後,俄羅斯在歐洲和高加索地區的布局,便出現了重大空隙,現在歐洲地區,俄羅斯唯一能依靠的盟友,就只剩下白俄羅斯了。
而在高加索地區,俄羅斯的處境就要更加複雜,雖然這裡有兩個獨立國協國家撐著(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但他們卻是敵對關係,同時還與西方非常曖昧,而且亞塞拜然更親近美國首位的西方國家,未來這兩個國家會不會效仿烏克蘭和喬治亞,仍是一個未知數。我們可以發現,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處境非常糟糕,很有一種大樹搖搖欲墜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在俄羅斯的應對方式中,他們貫徹了一種信念,那就是「叛徒必將遭到懲罰」,蘇聯的爛攤子他們不管,只要加入了獨立國協,又倒入西方陣營的國家,都將遭到懲罰。由於波羅的海三國,在獨立之後,並沒有加入獨立國協,所以俄羅斯並沒有對他們採取什麼措施。但烏克蘭和喬治亞,卻是在加入獨立國協後,又倒入了西方陣營,這嚴重觸碰了俄羅斯的底線,所以俄羅斯必須得對他們採取措施,從而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首先遭到清算的是喬治亞,「俄格戰爭」的報復,給該國帶來了重大損失,而「俄格戰爭」爆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兩個事情,第一個是俄格爭奪南奧塞梯的控制權,第二個是喬治亞親美反俄。南奧塞梯是喬治亞的自治州,但是該州卻不喜歡喬治亞,更親近俄羅斯,1989年蘇聯還沒有解體時,南奧塞梯就在要求與俄羅斯境內的北奧塞梯合併,這引起了喬治亞的強烈不滿。
而在蘇聯解體後,南奧塞梯也一直在謀求獨立,並拒絕中央政府的管理。因為南奧塞梯的問題,喬治亞和俄羅斯之間齟齬不斷。隨著俄格的矛盾越鬧越大,美國為首的北約便向喬治亞拋出了橄欖枝,打算吸收喬治亞加入北約。在得到美國北約的支持後,喬治亞便率先展開了行動,準備用武力將南奧塞梯收回。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當天,俄格戰爭爆發,喬治亞大軍在凌晨時分,對南奧塞梯發動了「閃電戰」,並很快控制住了該地三分之二以上的領土,最終攻占了首府茨欣瓦利。由於前期軍事行動太過於順利,喬治亞膨脹了,他們甚至不把俄羅斯放在眼裡,對當地的俄羅斯維和部隊展開了進攻,這導致數十名俄羅斯維和士兵死亡,數十名俄羅斯維和士兵受傷。
在戰爭爆發後,俄羅斯高層立即展開了討論,並制定了以「閃電戰」回應「閃電戰」的作戰計劃,這打了喬治亞大軍一個措手不及。在8月9日的時候,俄軍便奪回了茨欣瓦利,並在接下來的幾天內,占領了南奧塞梯以外的喬治亞領土。俄羅斯的強勢出擊,確實超出了喬治亞和西方國家的預料,他們根本沒有想到,俄羅斯會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扭轉戰局。
據了解,俄羅斯之所以表現得這麼勇猛,主要就是他們在這次戰爭中,使用了網絡攻擊的新奇手段,這導致喬治亞的媒體、通信和交通運輸系統全部癱瘓,為戰爭勝利打下了堅實基礎。最後,喬治亞見大勢已去,便與俄羅斯簽署了停火協議,8月18日俄軍撤離喬治亞,戰爭結束。8月26日,時仍俄羅斯總統的梅德韋傑夫簽署命令,宣布承認南奧塞梯、以及阿布哈茲獨立。在這次俄格戰爭中,喬治亞可以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僅沒有收回南奧塞梯,還傷亡了大量士兵。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這次戰爭中,喬治亞軍隊死亡了215人,受傷了1469人。而俄羅斯軍隊則死亡了74人,受傷了171人。
簡單總結一下,喬治亞會敗得這麼慘,主要就是因為他們,低估了俄羅斯的決心,高估了西方國家的支持力度,喬治亞以為只要抱住西方的「大腿」,就能得到西方的保護,完全就是痴心妄想,西方根本沒有為了喬治亞,與俄羅斯翻臉的打算。其實,這次俄格戰爭就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獨立國協國家在倒向了西方之後,不會有好日子過。而在接來下的時間裡,烏克蘭便用實際行動,再次證明了這一說法。
雖然,有了喬治亞的慘敗經歷在前,但是烏克蘭還是認為,他們會獲得不一樣的結果,作為蘇聯的「二兒子」,烏克蘭獲得的遺產,也就比俄羅斯差一點,他們不光繼承了蘇聯35%的軍工產業,還獲得了近3000枚核彈頭,在蘇聯剛剛解體的時候,稱烏克蘭為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也不為過,其軍事實力強得嚇人。
但是,烏克蘭的天真程度,同樣也高得嚇人,在美俄的忽悠下,烏克蘭居然自廢武功,將核武器給全部銷毀了,但凡烏克蘭保留幾枚核彈頭,他們也不會混成今天的「歐洲最窮國」。2013年烏克蘭危機爆發,親美派走上前台,烏俄關係徹底破裂。為了防止烏克蘭倒入西方陣營後,威脅到俄羅斯的本土安全,次年俄羅斯便對克里米亞採取了行動,克里米亞公投入俄,成為了俄羅斯的一部分。同年,頓巴斯戰爭爆發,烏克蘭東部脫離中央政府的控制,並將烏克蘭拖入了戰爭泥潭。
經過這一系列的打擊,烏克蘭成為了「歐洲最窮國」,俄羅斯用實際行動,向外界證實了「叛徒必將遭到懲罰」的道理。有了喬治亞和烏克蘭的失敗案例在前,現在獨立國協國家,幾乎都打消了脫離獨立國協加入北約的打算,雖然他們與美國西方比較曖昧,但是他們卻不敢背叛俄羅斯。在俄格戰爭和烏克蘭危機結束後,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終於穩定了下來。
而在解決了地緣政治的問題後,俄羅斯便將重心放在了外海競爭上面,開始在中東地區和拉美地區,與美國掰腕子維護自己的海外利益。今天就先聊到這裡,後面我們將繼續講解俄羅斯的機變智慧,看他們如何在海外布局,關注我不迷路,為你精講更多戰爭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