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JIMU PLUS積木公寓 | 元太設計

2019-10-19     讀懂設計

用「上帝視角」俯瞰城市, 城市發展猶如兒時玩耍時搭積木,過程中的堆砌與抽離,像極了城市的高密開發與頻繁更新。繁華樓宇固然炫彩奪目,老舊街區卻始終讓人為之著迷, 那種魅力在於時間所留下的痕跡和記憶。時至今日,老舊建築正在慢慢被拆除或改造中,煥發著重生的魅力。被委託設計改造這樣一座位於水井坊老街區的七層辦公樓時,原有的室內空間早已破敗不堪。儘管如此,業主仍希望將其改建為一處擁有溫度和記憶的長租公寓——「 積木公寓 」。

設計概念:傳統居所中 「前庭」、「中庭」、「後院」的概念被垂直化的分布在這棟七層建築之中,從而劃分出公共區域和三十餘間客房的關係。

前庭:「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客人從隱藏式的入口進入到室內,通過相對狹小的通道後便來到一個擁有五層層高的鏤空區域,在此空間內,不管客人是在用餐間隙還是登記等候,都能感受到整個建築帶來的「漸入佳境」的空間感受和視覺衝擊。

中庭:我們在整棟建築腰間抽取了一塊「積木」,製造了一個雙層挑空空間。它像一個巨大的透明玻璃盒,在給室內空間帶來充足自然光的同時,也模糊了室內與室外的界限,讓室內的人與物成為室外風景的一部分,而公寓與街區則跨越牆體的隔閡產生了零距離接觸感。

客房:相別於公共空間,積木元素的融入和生活息息相關。在規整的空間布局之中,牆體的鏤空和櫃體的錯位仿佛被賦予了跳脫的個性,在充足的自然光線暈染下,捕捉著有形與無形之間的瞬息萬變。

酒紅色的框架結構,既是衣架亦是裝置,它的靈感來自於舊樓牆體拆除殘留的骨架。承載著情感記憶的同時,模糊了新與舊的界限。房間內的家具和物品恰恰如同積木,堆砌成了生活中每一個平凡的日常,從而人與空間產生了共鳴。

以居住為主,設計更多的希望剝離事物複雜的外在,還原其本質,從而營造出平淡而精美的生活畫面。劃分功能空間的不再是一面牆,一扇門,而是鏤空的白牆,懸空的櫃體甚至是木質牆面中的一面明鏡。在這「一進,一景 」的畫面之中,不管起居,學習,還是交流,任何一種生活狀態都能自然且自由的切換。

我們摒棄了原有建築外立面所有的造型材質和開窗方式,僅保留它最原始的框架結構,所有的功能空間被規整到一個一個方形積木之中,這些形態規整但大小不一的積木,獨立卻不孤立的在框架之中並存。從而以一種規律的格式定義出公寓各個功能空間的界限。

後庭:最後這一塊「積木」是我們保留下的一個可以俯瞰城市繁華的區域。建築頂層寬敞的空間無論是聚會還是小憩,都是一個分享快樂的絕佳場所。

項目分析圖:

項目空間信息:

空間名稱:JIMU PLUS積木公寓

空間類型:住宅空間、青年公寓、長租公寓

空間地址:成都市錦江區雙槐樹街90號

設計公司:ARCHETYPE元太設計

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

空間主材:青磚、木飾面、混凝土、木地板、條紋木板、瓷磚、長虹玻璃、鋼架、白色乳膠漆

家具品牌:Van Der Rohe 凡德羅

空間攝影:形在建築空間攝影 / 賀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byO5W0BMH2_cNUg_RR0.html






















歸巢 | 方飛

202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