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披露!福建漳州一新冠肺炎患者檢測5次才確診

2020-02-05     福建新聞廣播FM1036

截至2月4日24時,漳州確診多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其中,有1例的確診過程,極其罕見,堪稱漳州版福爾摩斯式破解感染確診迷局!

該例確診的患者叫鄭某某,確診背後又經歷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醫護團隊進行了哪些詳細的分析?

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獨家採訪了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漳州市醫院新型冠狀病毒防治小組副組長、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林立,為你撥開層層迷霧。

武漢回漳兩度高熱 列為高度疑似病例

今年32歲的鄭某某,確診前,有武漢居住史。據介紹,1月22日,從武漢回到漳州,出現發熱,伴隨鼻塞、流涕、乏力,體溫測量為38.5℃,經「布洛芬、酚麻美敏」對症治療未見改善,進一步用藥治療後,上述症狀改善。

1月27日,漳州天氣多雲到晴,有分散小雨。原本發熱等症狀已改善的鄭某某,因受涼了,其再次出現發熱,體溫達39℃,仍感乏力、肌肉酸痛。

1月29日,鄭某某到漳州市醫院門診就診,經血常規、CT等檢查,其中,白細胞總數和淋巴細胞總數均低於正常值。而其胸部CT自閱片雙肺下葉炎症病灶。當天,他收住於漳州市醫院應急病房區單間隔離間治療。

入院後,漳州市醫院新型冠狀病毒防治小組組長蔡銘智,副組長、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林立指示,該例患者近期有武漢居住史,發熱、胸部CT表現為外周多大磨玻璃樣滲出病灶,高度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予以聯合抗病毒治療。

按常規,需咽拭子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顯示陽性,才能最終確診!因此鄭某某僅被列為高度疑似病例!

兩次檢測都為陰性! 難道檢測誤差?

鄭某某被列為高度疑似病例,那最終檢測結果又如何呢?

為了儘快找出答案,幫助加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漳州市醫院調配人手,積極創造條件開展病毒檢測工作,醫護團隊更是克服多重困難,主動放棄了春節假期,開展疫情防治工作。

1月29日,正月初五,運轉近一周的應急病房,繁忙中有條不紊。按照要求,醫護團隊開展第一次檢測,不過經查咽拭子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卻為陰性。

「從影像學看,像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陰性,會不會是檢驗誤差?」林立說,檢測結果為陰性有很多種可能,還包括本身並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或該病毒狡猾導致未檢測出或檢測操作不規範等。

「我們醫護團隊嚴格按照規範操作。」 林立對記者說,他推測是新型冠狀病毒太過「狡猾」,「隱匿」太深。

為了弄清問題,1月30日,他帶著疑問,並與團隊開展第二次咽拭子檢測,但檢測結果仍為陰性。

在檢測結果為陰性面前,醫護團隊依舊沒有放棄努力,按照該院「避免漏診、精細診治」的精神,繼續排查。

據了解,檢測過程複雜,包括信息錄入、樣本送檢、結果分析等環節。而這個過程,如果防護不到位,極易感染。

2月1日,醫護團隊繼續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與此同時,還開展流感、副流感病毒檢測。

林立告訴記者,在早前確診的13病例中,基本一次檢測就出結果。遺憾的是,這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再次複查咽拭子仍為陰性。

不能漏診一例 再查終於確診

患者鄭某某複查胸部CT雙肺磨玻璃樣滲出病灶較前增多,患者多次查咽拭子陰性,未取得實質性進展?該何去何從?

「不放棄每一種可能。」根據漳州市醫院防控指揮部關於爭取不能漏診一例患者的指示,林立表示,根據患者流行病學接觸史、病史,結合該患者胸部CT表現仍高度懷疑處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進展期表現,雖多次咽拭子陰性,仍不能排除假陰性可能。秉持「避免漏診,減少疫情擴散傳播」的精神,醫護團隊繼續送檢咽拭子進一步排查確診。

2月2日,經過前四次咽拭子檢測陰性,第五次送檢CDC咽拭子,最終查出呈現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後經專家討論,直至昨日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目前,鄭某某高燒已退,咳嗽、胸悶等症狀已好轉,病情穩定,還在進一步治療觀察中。

漳州市醫院新型冠狀病毒防治小組組長、院長蔡銘智介紹,該院積極貫徹落實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精神,對疑似病例積極進行排查確診,對確診病例進行細緻的診療及人文關懷,進一步把從嚴防控與有序工作有機統一起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診治工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bm1FHABgx9BqZZIT0p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