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義烏公安
近日,家住浙江省義烏市義亭鎮的陳某遭遇了「二次騙局」,損失了8800元。
據悉,陳某有個QQ號,裡面綁定了很多遊戲,由於等級練得比較高,所以這個號碼比較值錢。
9月18日,陳某決定將QQ號放到「交易貓」APP上面去賣,售價9600元。很快,一個名為「善知識」的買家就聯繫了陳某,雙方加了QQ好友並討價還價了一會兒,最後以9500元的價格談攏了。
買家「善知識」在「交易貓」上面通過聊天發給了陳某一個轉帳截圖,顯示已經轉帳了9500元給「交易貓科技有限公司」,然後發給陳某一個「客服連結」。陳某對交易價格比較滿意,歡喜之餘並沒有核實交易截圖的真實性,於是便開始了自己的「被騙之旅」。
陳某和「客服」聯繫了之後,「客服」稱要1800元的保證金才能交易成功,為了9500元的交易款,陳某沒有多想便通過掃描微信二維碼的方式轉了錢,本以為9500元要到手了,沒想到「客服」又說由於陳某是第一次使用,需要再轉2400元。
此時此刻,陳某立即警覺了起來,覺得不對勁,馬上聯繫買家「善知識」,結果發現自己早已經被刪除了。陳某馬上看了自己的「交易貓」的交易記錄,根本是空空如也,買家一分錢也沒轉過來。
陳某痛心疾首,悔不當初,然而發現被騙之後,陳某沒有選擇撥打110,而是百度搜索了「網絡警察」,並加了名為「網上被騙平台」的QQ,對方自稱是網絡反電信詐騙中心的,陳某將自己的遭遇訴說了一遍,並按照該「反詐中心」的要求把相關的流水號、訂單編號、個人信息資料提供給了他們。
隨後,陳某還根據提示加了一個「解凍中心」的微信帳號,對方自稱是「網警」,為了讓陳某相信其警察的身份,將自己的身份證和「警官證」發給了陳某。只見警官證上寫著「張洋 北京市網絡網警」,這讓陳某深信不疑。
最後,這位「網警」張洋以需要轉錢驗證為名讓陳某將微信里的7000元錢轉給他,並保證到時候會把被騙的1800元一起退回來。此時的陳某沒有吸取之前的教訓,沒有多想就支付了7000元錢。滿懷期待地等待著,可是左等右等,還不見「網警」把錢退回來,陳某這才明白自己遇到了「假網警」,於是立即向義亭派出所報了警。
蜀黍提醒:
在網上進行錢銀交易時,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千萬不能輕易將隱私信息,例如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支付帳號泄露出去。如遇類似情況,一定不要相信對方,要在第一時間停止交易並報警。
另外,網上搜索的「網絡警察」信息都是假的,警察辦案不會要求受害人轉帳匯款,涉及資金的一定是詐騙行為。公安機關辦案不會通過網上直接受理,報警的正確途徑是撥打110,或者到就近的派出所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