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基層隔離病區的24小時:要練成「忍者神功」

2020-02-16   壹生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王堅 郭雯珺)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1月25日至今,廣州市南沙區第六人民醫院隔離病區的醫護人員已經在崗位上堅持了21天。他們身披白色戰袍,挺身而出,衝鋒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在隔離病區里,他們每天24個小時連軸轉,與疫情為敵,幫患者擊退病魔。

在隔離病房裡,每天4個班,每個班平均6小時。「下夜班」是最長的一個班,通常要7.5個小時才能下班,在防護物資緊缺,防護服、口罩、防護面屏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每位醫護人員都練就了不吃不喝不上廁所的「忍者神功」。

資料圖片: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隔離病區緩衝區內「全副武裝」的護士。中新社發 袁雲 攝

1時。夜已深,幾乎所有的患者都已經進入夢鄉,新一班的護士上崗了。沒有我們想像中輕鬆和休息,因為新一輪的護理和生命體徵監測工作還在繼續。

3時。如果沒有新收的患者,夜班護士終於能短短休息一下。當然,被防護裝備全副武裝起來的她們只能坐在椅子上稍微眯一小會兒,因為還有一系列的工作在等待她們——查看一下重症患者的情況,收拾病房產生的垃圾,配清潔用的消毒水……

6時。天邊微亮,很多病人還在睡夢中,護士已經開始忙碌起來。她們需要一邊逐間病房提醒患者測體溫,一邊迅速地為每間病房打上開水。

8時許。隔離衣、防護服、口罩、面罩、鞋套、手套,當班護士層層穿戴好防護裝備後,快步進入隔離病區與上個夜班的護士交接。夜班護士終於能脫下防護服去一趟洗手間。

護士徐晶(化名)告訴記者,其實從穿上防護服的那一刻,整個人就已經很缺氧,很憋悶,沒多久身上的衣服就浸濕了,戴著雙層手套,手心裡也全是汗水,還有那被鞋套裹得密不透風的雙腳也像是泡在水裡一樣。

9時。這是每天固定的發熱觀察病人咽拭子採樣時間。採樣完成後,有專人在病區外等候接收標本,這批標本將被送往指定地點進行核酸檢測,最快於次日上午反饋結果。

10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揚立和當班醫生進入隔離病區,對昨天晚上收入院的患者進行會診,再一次詳細詢問了患者的流行病史,查看患者的胸片,並給出診斷意見。

一些患者被隔離在病區里情緒會比較低落,也會因為害怕而焦躁不安,醫護人員們都已經學會了不管多焦躁的患者都要用最大的耐心給予安慰和關懷。

16時。保潔人員進入病區進行消殺工作。他們每天不僅要對地面消毒兩次,患者出院後也要及時更換床褥,擦洗台面,然後用紫外線進行徹底消毒。

18時。晚飯後,病人漸漸進入休息狀態,護士的工作還在繼續,基礎護理不能停。如果遇到新收患者,還要量體溫、測血壓、問診、做護理記錄、查大小便、發藥等。

23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是重點關注和護理對象。因為身體乏力,他們吃飯、服藥、上廁所都幫助。在沒有護工的情況下,護士們需要幫忙喂飯、喂藥、甚至是清理糞便。

隔離病區的醫生和護士,他們原本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有需要牽掛的父母、兒女和兄弟姐妹。但是,穿上防護服的那一刻,他們就成了白衣戰士,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當脫下防護服,額頭上、臉頰上那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已然成為屬於他們最美的獨特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