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月考已經結束,這是新學期的第一次大型考試。這次考試最大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目前的學習情況,以制定更科學的學習計劃,提高成績。
希望以下10點建議可以為你所用,文末更有為您精心整理的全國各地第一次月考試題匯總。
給中學生的10點建議!
01. 自學預習的習慣
自學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就學習過程而言,老師只是引路人,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體。提前預習教材,自主查找資料,研究新知識的要點和重點,發現疑難,從而可以在課堂內重點解決,掌握聽課的主動權,使聽課具有針對性。
02. 專心上課的習慣
在課堂上要集中精神,專心聽老師講課,認真聽同學發言,抓住重點、難點、疑點聽,邊認真聽邊積極思考。哪怕你已經超前學過了,也要認真聽,要把老師的思路、其他同學的思路與自己的思路進行對比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03. 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
「觀」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觀察。要善於提出問題,要積極思考在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積極思考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
04.善於提問的習慣
積極提出問題,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提問是主動學習的表現,能提出問題的學生是學習能力最強的學生,是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
05. 切磋琢磨的習慣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吸取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一樣,不斷吸取群芳精華,吸收別的同學的長處和優點,釀造知識精華。
06. 獨立作業的習慣
做作業的目的是鞏固所學的知識,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有的同學做作業的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採取「拖、抄、代.……等等」,會做的馬馬虎虎,不會做的就不動筆,有的學生好高騖遠,簡單的會而不對,複雜的對而不全。要重視做作業,在做習題時要認真思考,總結概念、原理的運用方法以及解題的思路。
07. 仔細審題的習慣
要學會抓字眼,抓關鍵詞,正確理解內容,對提示語、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內容有敏感性。更要認真推敲,反覆琢磨,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上的內涵與外延。
08. 練後反思的習慣
一般說來,習題做完之後,要從五個層次反思:
第一,怎樣做出來的?想解題採用的方法;
第二,為什麼這樣做?想解題依據的原理;
第三,為什麼想到這種方法?想解題的思路;
第四,有無其它方法?哪種方法更好?想多種途徑,培養求異思維;
第五,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習題?想一題多變,促使思維發散。
當然,如果發生錯解,更應進行反思:錯解根源是什麼?解答同類試題應注意哪些事項?如何克服常犯錯誤?
09. 複習歸納的習慣
複習必須及時,否則超過了人的記憶極限點再去複習,將要多花幾倍的時間,效果也不好。每天儘量把當天的東西都複習一遍,每周再做總結,一章學完後再總的複習一下。每章每節的知識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識體系,課後必須有小結歸納。
10. 整理錯題集的習慣
平時要把有什麼疑問或是弄錯的地方隨手拿張紙記下,經常看看,看會了、記住了才扔掉。有價值的就用專門的本子記下,並找些可以接受的類型題、同等程度的相關知識點研究一下它們的異同,解題的技巧和辦法。
第一次月考已經結束,考得好,告訴自己要更加努力;如果成績不是很理想,千萬不要氣餒,總結經驗,下一次,你一定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