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小鎮的別樣風景

2020-01-03     岳陽日報丨岳陽網




如詩如畫的茶香小鎮——黃沙街鎮萬畝生態示範茶園鳥瞰。 丁忘時 攝

岳陽日報記者 李美軍 通訊員 許 銘

2019年12月30日,雖是嚴冬,但岳陽縣黃沙街茶葉示範場的茶園裡綠葉翻飛,茶香飄溢,茶葉專家雷小平與記者在新修的景觀道上駐足,暢聊著「黃茶故事」。從茶葉品種、獨特的研製工藝,到近年來斬獲的榮譽獎項,一個個故事如一步步台階,壘砌著黃沙街鎮黃茶產業的復興之路。

黃茶為媒,千年古鎮煥發生機

地處洞庭一隅,擁有千年歷史的商貿古鎮黃沙街鎮,仍保留著家家戶戶採茶制茶的傳統。2018年我市全面啟動農業產業化特色小鎮創建工作,該鎮便毅然決然地以茶葉為舟,劃入特色小鎮創建的大潮中,「茶香小鎮」的創建也由此起航。

創特色小鎮,核心是產業。而黃茶就是該鎮的硬核。記者在鎮長廖焱豐的辦公室,看見桌上堆滿了茶香小鎮的創建文件。「這些都是需要報送的批文,企業要發展,我們就要做好服務工作。」廖焱豐說,創建之初,該鎮就把黃茶作為第一主導產業打造,積極爭取政策和項目資金,多方培育龍頭企業。域內的黃沙街茶葉示範場是湘北地區建場時間最長、連片種植規模最大、年茶葉產量最大的生態茶葉生產基地,其產品「洞庭春」是中國馳名商標,被評為全國十一大名茶。近年來,黃茶被越來越多的人士青睞,茶場優質茶葉更是越來越供不應求,亟待擴大茶園規模、提升制茶工藝。為此,該鎮積極對接市縣職能部門,協調土地流轉、幫助創建優質原材料供應基地。通過改造升級,茶園核心區面積由2800畝擴大到4000畝;同時與省農科院茶業研究所、湖南農大建立長期的技術支持和產品研發合作關係,開展茶產品技術攻關,引進最新黃茶燜黃機和浙江先進的制茶生產線,使黃茶工藝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平。

品質的提升,帶來的是黃茶產業發展的可喜局面。2018年,「洞庭春」茶產業實現產值1.18億元,2019年1-11月,茶產值已超過1億元。

全方位打造,美麗茶鄉處處好風景

黃沙街黃茶,留住了茶客們的嗅覺和味蕾,但如何才能讓「茶香小鎮」的品牌入腦入心?

「以茶香小鎮創建為契機,深化人居環境整治,把我們的茶鄉建美,探索茶農旅融合;把我們的村民帶富,培育好文明鄉風;把我們的文化傳承發揚出來,邀請大家前來領略鄉村振興的巨大變化和我們的獨特鄉愁。」2019年國慶長假之後,一直沉浸在黃秀農耕文化園遊人如織場景中的鎮黨委書記毛紅波專門召開了一場思想碰撞會。

近年來,該鎮學習浙江特色小鎮的創建經驗,在茶旅融合模式上大膽探索。目前,以茶園採摘、農耕體驗、鄉村旅遊為主的新業態已初具規模。黃秀農耕文化園是一家以開發生態觀光、體驗農耕生活、集科普教育和新型農業科技研發於一體的綜合性園區,總投資2億元,年接待遊客10萬人次,2019年該園納入G240鄉味長廊精品旅遊線路,在2019樂游岳陽 「鄉味長廊」豐收美食節上大放異彩,並帶動周邊農戶實現農旅增收。

「在推進農旅融合的道路上,我們以農耕文化園和茶園為中心,提升周邊環境,現在我們不僅有美麗的農耕文化園,我們的集鎮、村莊也很美!」毛紅波自豪地說,近兩年來,該鎮在顏值提升上使出「洪荒之力」,累計投入1.5億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

如今,「茶香小鎮」山美、水美、茶美、人更美,不斷吸引著社會各界紛紛組團考察,去年全年共接待參觀考察團200餘批次、8000餘人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UcJam8BMH2_cNUgtN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