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郡國並行,史書不會告訴你的細節

2020-09-25     生活中演戲

原標題:圖解郡國並行,史書不會告訴你的細節

劉邦蕩平項羽之後,成為了大漢王朝的締造者。

為了避免禍端,他實行「郡國並行」,讓各地的諸侯與劉氏一族共享天下。

很多人可能覺得,為何秦始皇辛辛苦苦所塑造的大一統觀念剛剛成型,劉邦又轉而大肆分封功臣,封建諸王?

秦始皇在全國推行郡縣制的基礎,是他能夠以武力鎮壓各地諸侯,甚至已經打垮曾經那些盤踞在各地的諸侯國勢力。

原來那些強勢的諸侯國,因為國力損耗,軍隊銳減,開始漸漸淡出歷史舞台。

秦朝末年,戰亂再起。

這一次,陳勝、吳廣所主導的農民起義,不僅揭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序幕,更激化了曾經六國貴族的崛起。

一時間,盤踞在崤山以東的六國貴族再度復起,勢力也同樣開始漸漸壯大起來。

及至楚漢戰爭結束,六國貴族雖經興替,仍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更何況,長達四年的楚漢戰爭,劉邦自身的軍事實力也有所受損,此時所謂的「郡國並行」其實就是和諸侯國平分天下,諸侯國共尊劉邦為天下共主。

這種無奈的妥協,讓大漢王朝幾乎空有關中、蜀地,而崤山以東的地方大多為諸侯國占領。

楚國、梁國、淮南國、長沙國、趙國、韓國、燕國

這七大諸侯國,占據著漢王朝三分之二的江山。

所謂的禍亂根源,壓根不存在。

不實行郡國並行,最好的方式就是蕩平在楚漢戰爭重新崛起的六國貴族。可是,已經歷經四年耗戰的劉邦,當真能夠拿出全部身家,和六國貴族宣戰?

未必吧?

恐怕未有傻子才會這麼做?

最為合適的辦法,當然是折中緩和,慢慢削奪他們的勢力。

劉邦定國之後,一直到他去世。

削奪異姓諸侯王的行動都在一直進行。

公元前200年,晉陽戰役,劉邦開始進攻韓王信。

公元前196年,東垣戰役,劉邦蕩平陳豨、韓王信。

公元前196年,蘄西戰役,劉邦蕩平英布。

公元前196年,燕地戰役,盧綰被平定。

此時,劉邦所分封的七大王中,韓信所占據的齊楚地區面積最為廣闊,劉邦擒獲韓信之後,將韓信軟禁在洛陽,首先將齊楚地區分封為給劉氏親王。

劉賈、劉交、劉肥成為齊楚地區的劉氏代言人。

韓信、彭越兩人並沒有和劉邦交戰,而被直接擒獲。

至此,異姓七大王中,僅僅剩下了長沙王吳芮一系。

長沙王所處的位置比較尷尬,在漢初時期,這裡並不富裕,長江以南流域也並沒有得到大規模的開發,劉邦的大軍長途跋涉未免破費周折。

最為合適的辦法就是讓其和其他勢力相互掣肘,防止彼此壯大。

而這個能夠和長沙王掣肘的力量,還真的存在。

---南越。

當時南越王趙佗控制著象郡、桂林郡、南海郡,可謂勢力強大。劉邦想要遠征更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南越的地盤大多是搶過來的,劉邦對比也頗為無奈。

胳膊太短,夠不到。

你能奈我何?

南越就是這種厚臉皮,最終讓劉邦不得不承認,好。

土地可以給你,但是你要聽話哦!

南越王收到劉邦正是的授權書,名正言順的掌管三郡,成為南越王。只是,門面上還是臣服於漢朝的。

如此一來,長沙王就成為不能除掉的一個異姓王。

如果除掉長沙王,南越豈不是在長江以南獨領風騷?

到時候,誰能管得了他?

最終,長沙王因為南越的存在,免逃一死。

畢竟,你小子還是有利用價值的嗎?

如果沒有,我劉邦會留著你?

異姓王被剷除之後,劉氏諸王成為劉邦最為信賴的人,他們相繼被劉邦分封各地,成為捍衛大漢政權的忠實子嗣。

至少,剛剛分封的時候還是聽話的。

配得上一個忠字。

後來呢?

嗯,後來他們就變心了,變得太離譜了。

有錢了,有權了,胸腔里的那個小心臟可不得多撲騰幾下,怒刷一波存在感嗎?

一直到呂后掌權,西漢王朝分封的劉氏、呂后封國已經多達14個。

大肆分封封地的結果想必大家都知道,無形中弱化中央集權,增強地方勢力的發展。

這種分封迅速讓諸侯國發展起來,成為威脅中央王朝的毒瘤。

劉氏諸王這些定時炸彈,終於爆發了七國之亂。

不過幸運的是,七國之亂時的諸侯戰鬥力實在是弱的一比,周亞夫帶領大軍吊打了一頓,諸侯國勢力一夜回到解放前,家底也被扒拉光。

這次叛亂的失敗,為漢武帝劉徹以後推恩令的實行奠定了基石。所謂的推恩就是將封地再度分封,分封給諸侯國的兒子,再度削弱他們的勢力。

推恩令這波微操的結果,兒子越多的諸王,勢力會越來越弱。

可那些諸侯王的兒子一個比一個多。

哎,漢武帝也沒有辦法吶!

有種!你別生啊!

這波微操堪稱完美!

它也讓大漢王朝在漢武帝時期,進入了全盛時代。

大一統王朝也正式形成!

所以呢?

郡國並行有沒有錯呢?怎麼會成為禍亂根源呢?

這已經是優中選優的良策了,畢竟我劉邦姓劉,我不相信自家人,難道要相信外人?

當然啦,奠定大漢王朝大一統格局真正形成,總是要付出一些代價。

這些代價的背後,無雙國士韓信恐怕是最為悲情的一個人吧。

但是,別遺憾,幾千年後的讀者可是都記著你呢。

你韓信,就是大漢王朝的絕頂功臣,無雙國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RN5w3QBd8y1i3sJXHz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