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融合創新加速器任穎:加速國家級科研機構與產業鏈對接融合

2020-01-14     芯青年

1月11日, 清華-中國工程院知識智能聯合研究中心年會暨認知智能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張鈸,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陳左寧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李涓子、唐傑、劉洋,副教授劉知遠、黃民烈,助理教授黃高以及阿里巴巴資深算法專家楊紅霞、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主任楊強教授出席論壇並致辭。

張鈸院士(左)、唐傑教授(中)與陳左寧院士共同發布AI 2000榜單

活動上,清華-中國工程院知識智能聯合研究中心和與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共同發布了2020年「AI 2000人工智慧全球最具影響力學者榜單」。這一榜單的評選基於過去10年最有影響力的會議和期刊發表論文的引用情況,通過清華大學研發的AMiner進行數據檢索,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分析排序後自動生成,涵蓋人工智慧學科20個子領域。

下一代人工智慧創新圓桌論壇

中科院中科科技培訓中心科創發展辦副主任、中科融合創新加速器副總經理、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三維視覺專業委員會委員任穎應邀出席會議並在下一代人工智慧創新圓桌論壇中發言,與中科院軟體所、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等相關機構專家共論人工智慧在行業中的應用與影響,並深入探討下一代人工智慧產學研用的融合創新發展方向。

任穎指出,從技術角度看,AI技術儘管發展勢頭迅猛,但目前還存在科技產業應用單一性、不穩定性及數據安全等問題;而從整個社會層面看,社會大眾對於AI的認識程度還不夠,AI領域知識亟待傳播和普及;從產業結構角度,我國工業目前智能應用程度不高,產業急需前沿科學技術助力新一輪的產業升級轉型。中科院中科科技培訓中心及中科融合創新加速器作為科技傳播與科技服務的專業機構,對於「科技強國夢」承擔著人工智慧創新時代下的責任與使命。「從培訓角度而言,我們將進一步以多元化手段強化面向社會大眾、相關從業者的人工智慧等科技領域傳播普及工作;另一方面在科技服務領域,我們可以通過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算法分析成熟企業運營模式,助力企業選擇最優發展路徑,加速企業成長。」

中科院中科科技培訓中心科創發展辦副主任、中科融合創新加速器副總經理任穎

談及下一代AI技術在行業的應用場景,任穎認為,下一代AI技術如果能在算法上從感知智能邁向認知智能,並且在算力及數據傳輸速度上有大幅度提升,那麼社會將整體向普惠型智能社會邁進。以中科融合創新加速器深度服務的兩家科學院孵化的企業——中科視語與中科昊芯為例:中科視語專注於模式識別領域,在下一代人工智慧算力和數據傳輸的加持下,模式識別技術將在智慧交通、智能商業和智能製造等方面大有可為;中科昊芯專注於工業控制微處理器及機器視覺與圖形圖像處理專用晶片的研發,面向下一代AI技術將做好對於算力的需求支持,實現發展的升級跨越。

對於科技培訓及服務行業而言,任穎表示,下一代AI技術會在培訓中幫助更加精準地匹配學員或企業科技人才及相應人群的需求,在科技服務中為企業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數據,輔助企業做出更加有益的決策。

人工智慧技術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和引領未來發展的戰略技術,受到國家高度重視,在《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等戰略規劃的指導下,我國人工智慧的發展已駛入快車道。無論是學術界還是產業界,我國在人工智慧國際同行中均有不錯的表現。任穎表示,中科院中科科技培訓中心科創發展辦及中科融合創新加速器將繼續以「科技強國、科技興國」的時代使命為航向,進一步助力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國家級科研機構的技術研究與產業鏈的對接和結合,做好科技傳播助力者,做好科技服務深耕者,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到我國社會化、工業化的進程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R-ZpW8B8wMrh2LiYY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