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說說Mango,為什麼突然想起這個牌子呢?當然前提是我買了,其實我算是Mango的老用戶了,我的第一條灰白色牛仔褲就是在她家買的,整整穿了三年,而且褲型怎麼洗都沒有變形,直到最後是因為自己懷孕穿不上去才放棄的....
昨天,我從西三環奔赴西四環的大望路,在金地中心的地下一層,辛辛苦苦的看望了一下自己曾經喜歡的品牌,順手拿下了三件心愛物:
- 一雙涼鞋,我回到家裡就嘚瑟穿上了,粗跟寬頻的簡約設計吸引了我,我親自在院子和街道上踩了大約半個小時,嗯基本沒有什麼感覺,大家可以買。
- 白色的T恤是他們買三件打六折的活動,還沒穿。
- 這條豆綠色的褲子我要誇獎一下,從我之前在Mango家買褲子的經歷來說,她家的褲子合身和舒服可以說兩者都兼顧的很好,我今天上班就穿的這一條褲子,褲型適合我們這種微胖的人,面料垂順輕薄,適合夏天,即便最熱的時候也是清涼一夏的。
其實所有的這些都讓我對Mango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印象在裡面。
曾幾何時,你想逛一下Mango的門店有很多選擇,比如曾經的西直門的凱德MALL、中關村、五道口、金地中心....等等,遍布在北京的東西南北。
尤其最令我惋惜的兩個門店就是凱德MALL和金地中心,曾經西直門的凱德MALL一層一進門的地方就是Mango,作為家門口的一家店我經常去溜達溜達,順便捎回幾件衣服,但是之後經營不善撤店了。
還有金地中心這一家,我2013-15年工作的地方,中午吃完飯在金地中心最西邊一層巨大的門店是我最喜歡溜達的地方,也沒了。如今,Mango已經搬家到了金地的地下一層....不得不讓我這個老用戶唏噓。
真不知道Mango會不會有一天徹底沒有門店,只能在網上買?
雖然電商買衣服是趨勢,但是無法代替門店帶給我們溜達著買衣服、試衣服、然後摸到衣服的那種真實感,但是我怕Mango真的有一天就沒了。
曾幾何時的輝煌到現在寥寥的荒蕪感,說不定哪天也沒了,去一次可能少一次。
Mango在中國不如人意,漸入勢微,但是在歐美,尤其是一些時尚博主那裡頗受歡迎,而且在這些博主的身上你能看到Mango的無限可能。
另外,我個人比較喜歡逛的美國官網,折扣比國內的折扣要高很多,而且產品和衣服到款式也比國內要豐富許多,起碼能讓你瀏覽一下午都不覺得費時間,而且有許多的單品是已經搭配好的,只要你照著買全套就可以,最近她們美國官網全都是五折....是不是很誘人?
如果你也我和一樣是2008年已經對時尚博主有一定了解,你可能知道那個時候的時尚博主不像現在的博主們動不動就全身大牌,當時關注的國外時尚博主都是將ZARA、HM、MANGGO作為搭配基礎,將這些快時尚品牌混搭在一起,而且每一次搭配都非常的奪人眼目、有創意也有個性,相比之下當年的時尚博主的搭配功底才是讓人刮目的,也說明人家是真的會穿,衣服大牌不大牌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會挑。
想想下一次去她們門店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也有可能門店都沒了...這一次三件六折下一次別是撤店?
最近好文:
這個夏天的半身裙搭配靈感都在她身上了 | 博主推薦
上班下班都能穿的才是最舒服的 | 博主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