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盛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產能恢復率只有33.3%,主要原因是員工缺口較大,還需大量招工」「金華市科維思日化有限公司員工返崗率已達90%,但由於目前訂單量不大,5條生產線只開了3條」「浙江赤誠工貿有限公司,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缺少原料配套,之前提交的關聯企業未復工問題雖已解決,但由於上游企業生產力不足,還是無法滿足企業需求……」
這是近日婺城區「家服務助企團」研判會上討論的一幕。自2月初以來,婺城區按照「三級聯動、一企一員、企業全覆蓋」的原則,全區各部門通過組團服務的方式,精準助力企業做好疫情防控,以「家服務助企團」模式,構建「服務鏈」、推行「代辦制」、織密「暖心網」,全力為企業解憂幫扶賦能,推動全區企業復工復產。
昨天,在婺城區臨江工業園陽帆節能開發有限公司裝配車間,工人們在生產線上有條不紊地操作著。這批300台空氣能熱水器將發往印尼。
陽帆節能企業負責人葉萍介紹,陽帆企業的上下游關聯企業金華市範圍占了八成多,在「家服務助企團」幫助下,調集企業生產所需的原材料、配件等,使企業一復工就能開足馬力趕製訂單。「今年產能預計將提高1.5倍。」葉萍說。
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火力全開,農業企業和農產品產銷也不甘落後。「我們家服務助企團的成員不是在為代辦事情奔跑,就是在奔跑的路上。」婺城區經濟商務局局長鬍霞亮介紹,婺城推行全領域覆蓋「代辦制」,全力保障工農商加速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揉米粉、拌餡料、包清明粿……這幾天,在婺城區塔石鄉後塢村村民劉志琴家裡,一家人在廚房裡熱火朝天地忙著。除了清明粿,旁邊還備著粽子和湯圓的製作材料。「這段時間,訂清明粿的人比較多,每天都要加班製作。」劉志琴說。
鄉村特產銷售火爆得益於塔石鄉「塔石物語」紅盟這一平台,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由黨員幹部組成的「紅盟」志願者,利用微博、朋友圈、抖音直播等方式,讓市民和網友直觀地看到清明粿製作過程,放心購買。在線下,積極聯繫酒店、食堂等機構,以單位採購的方式幫助擴大銷量,為農產品銷售牽線搭橋。
目前,婺城區共組建15個「農產紅盟」,下設各類助農黨員服務團50多個,共600多名行家裡手,幫助銷售滯留蔬菜、禽蛋各400餘噸,為農業企業紅色授信1000多萬元。自2月以來,全區駐企服務員累計收集問題890個,解決823個,解決率92.47%。
(據金華日報,原標題《婺城加速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構建「服務鏈」 推行「代辦制」 織密「暖心網」》,作者孫武斌 月映紅。編輯郎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