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支華語最強預告,我賭它票房至少30億起

2019-09-20     門徒電影

最近在某影片發布的三分鐘預告里,當開頭黃渤身影出現,面色凝重的目視前方,然後耳邊響起偉人在開國大典上的聲音,真實的歷史開始交融進電影。《歌唱祖國》唱響,在那熟悉旋律下,觀眾除了難以自持的情感共鳴,也不自覺地隨著他們一起穿越回了歷史偉大瞬間。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國大典舉行。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蘑菇雲升天。

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實現大賽三連冠,榮譽加冕。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到祖國的懷抱,現場萬人落淚。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舉國歡騰。

2015年9月3日,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蔚然壯觀。

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返回艙成功著陸,震撼萬千。

在預告里,當歷史就這樣一幕幕呈現在我們眼前。

沒有波瀾壯闊的渲染、沒有恢弘壯闊的場面,有的只是一個個平凡人物的刻畫,並且跟隨普通人的視角去見證歷史的發生。那些細節、那些一幕幕浮現的場景,無不在觸動著內心的感動,因為這曾是我們共同經歷過的時代變遷。

在這簡短的預告下,更多的人也同我一樣,被那些歷史瞬間所震撼、被影片的細膩柔情所打動,這也就像評論區最高贊說的。

「一個預告片,弄得我熱淚盈眶」。

是啊!誰能想到一個預告片就能讓人熱淚盈眶呢!

其實隨著物料的一支支釋出,我也越發期待這部《我和我的祖國》了。

因為實話實說,這部電影可能是國慶檔最大贏家。

縱然在國慶檔上映作品裡,《我和我的祖國》不乏強勁對手。

如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主演的《攀登者》,再如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領銜的《中國機長》,可以說這兩部電影也都有力爭冠軍的底氣。

在題材選擇上,三部電影都取材於真實事件,但《攀登者》和《中國機長》都只是講一個故事,但《我和我的祖國》是7位名導加50幾位大咖講述7個歷史瞬間。

感覺一部電影看7個簡直賺翻了!

7個故事、7組演員看似講的是歷史,實則演繹的卻是與普通大眾息息相關的往昔,展現的更是大眾耳熟能詳、引發共鳴的民族記憶。

每一個偉大瞬間影片卻只用一個個鮮活個體呈現,如《前夜》中黃渤飾演的角色,他克服重重困難,只為確保新中國第一面國旗順利升起。而當國歌奏響他實現了夢想,親眼目睹一個偉大民族重新起航,而那種難以克制的愛國情更是感染著觀眾。

再如《北京你好》葛優飾演的計程車司機,預告片中他看上去有點混不吝,但沒人了解他為何如此激動。因為他贏得了一張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門票,那是他一生最值得驕傲的事情,因為他終於能在家門口感受奧運會、感受萬千兒女為國爭光。

再如《相遇》里張譯的角色,在影片中他飾演國防科技戰線中的普通一員,而他的一生基本都獻給了中國原子彈的研發事業,他面色滄桑、在人群中那麼不起眼。可當他知道原子彈升空、蘑菇雲衝起,中國又一步向強國邁進。再多心酸在那一刻都化作淚水,因為一切苦楚都是值得的!

而取材這種帶有全民記憶的歷史瞬間,一方面讓影片詮釋方式更為新穎同時,更保證了情感釋放更為充沛、與觀眾共鳴也將更強烈。

除此之外陣容上《我的我的祖國》同樣震撼。

7位導演中,除了有憑《霸王別姬》斬獲坎城金棕櫚的陳凱歌、打造了《泰囧》奇蹟的徐崢、執導過佳作《老炮兒》的管虎、還有拍出過爆款《我不是藥神》的文牧野等等。

當然,導演陣容之所以如此璀璨,除了他們代表華語電影最高水準外,更重要是他們生活年代與歷史息息相關,而這也註定他們的詮釋將會更為炙熱、充沛、深情款款。

而演員陣容上,坎城影帝葛優、金馬影帝黃渤、金像影帝任達華、金馬影后惠英紅、鑄就了《戰狼》傳奇的吳京,以及實力派演員馬伊琍、張嘉譯、張譯、宋佳都參與其中,更有新生代的劉昊然、陳飛宇、歐豪、張子楓等等,也代表著電影界成長與傳承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這些演員皆是有口皆碑、演技跟藝德並存,堪稱華語電影中流砥柱,而有了他們的加盟,不僅讓《我的我的祖國》顯得星光熠熠,更重要的也保證了影片質量。

不過這個國慶檔更有趣的是在三部電影中,除了大場面和普通人視角的不同,我們還將看到香港、內地導演不同風格間的碰撞交融。

《攀登者》的導演李仁港,作為香港著名編劇、導演、美術指導,曾打造過《94獨臂刀之情》《三國志之見龍卸甲》《鴻門宴》的他最擅長的就是動作美學。

而《中國機長》的導演劉偉強,曾打造過《無間道》系列電影,對黑幫片、警匪片、懸疑片、都可以說是駕輕就熟。

這次再加上《我和我的祖國》中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這些不同時代、不同風格導演的詮釋,可以說三部作品相當展開了一次內地對決香港導演的激戰。

在這方面,究竟是以擅長視覺與節奏的香港導演見長,還是側重情感跟人文的內地導演勝之,也更成了國慶檔一大懸念。

不過話又說回來,誰輸誰贏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終於有機會能一睹他們風采、重要的是或生存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他們可以為了同一個祖國發熱。

那就是借電影媒介、借彌足珍貴的時代記憶,向形形色色、堅守在一線的普通人致敬、同時也向共同熱愛的祖國獻禮。

不過相比大場面,或許《我和我的祖國》帶來的感動有著更重的意義。看似聚焦大時代大事件,其實是想呈現的,只是家與國的關係,看似遙遠實則密切,只為我們在同一藍天下,身上流淌同樣的血液與激情。

而影片更多詮釋小人物的細節著墨,更讓這部影片顯得情感充盈,因為他們儘管默默無聞,但卻是撐起了時代、撐起了歷史。

希望這個國慶所有人也都能通過電影,去尋求內心的感動,和祖國一同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N6LT20BJleJMoPMk3x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