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是我們人體十分重要的器官,它就像是一家24小時工作的「清洗工廠」,不停地濾洗血液,排出身體里的廢物和多餘的水分形成尿液。一旦腎臟發生病變,人就不可能維持正常的生活。但遺憾的是,如今患有腎臟疾病的人群越來越龐大,也愈加年輕化。
最近,綜藝節目《我家小兩口》中「35歲的身體,70歲的腎」的話題在微博上引起熱議。在新一期節目中,明星向佐帶著女友郭碧婷一起做了婚前檢查,沒想到意外讓人得知,由於長年練武,渾身是傷,需要經常吃止痛藥,向佐雖然只有35歲,正值壯年,腎功能卻猶如70歲的老人,讓人唏噓不已。
「之所以出現『35歲的身體,70歲的腎』,考慮經常服用止痛藥,還與演員的工作性質有關。」江蘇省中醫院腎內科易嵐主任醫師表示,止痛藥物雖然可以立即緩解症狀和痛苦,但有腎毒性,如果長期使用,會對腎臟小管間質和腎小球帶來損傷。另外,演員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們常常不分日夜地加班、熬夜,過度勞累,腎臟長期處於缺血缺氧的狀態,這對腎臟健康無疑雪上加霜。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腎功能會逐漸下降,下降的速率因人而異,不同年齡段的腎功能水平是有差別的,但35歲的年紀,腎功能猶如70歲就要引起重視了。「把正常人三十歲的腎功能按100分來算的話,七十歲以上老年人的腎功能可能只有七十分。如果年紀輕輕,腎功能卻只有同齡人的七成,就會產生一系列問題,如乏力、疲勞、浮腫、食欲不振、血壓升高等,需要格外引起重視。」
慢性腎臟病又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因此很多患者尤其是年輕人起初並不重視,直到出現症狀,才到醫院就診,此時腎功能已經出現了不可逆的損害,有的甚至直接需要血液透析治療,令人惋惜。
易嵐主任表示,腎病雖起病隱匿,但非無跡可尋,尿常規檢查、腎功能血檢和腎臟B超就是針對腎臟疾病簡單而有效的篩查手段。如果指標或是影像檢查出現異常可能影響腎臟健康,需要及時就診。此外還有一些其他情況,如高血壓、高血糖、高尿酸、水腫、尿量異常增多或減少、血尿、尿中泡沫增多、腰痛、長期食慾不佳、乏力、面色蒼白等也應該關注一下腎臟。
如果已經是腎臟病,出現蛋白尿、血肌酐升高,不光是腎虛,可能還有其他的邪毒,通過中醫治療可以延緩病程進展,更好地緩解出現的併發症,提高生活質量。
專家指出,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些不經意的行為,極為影響腎臟健康,為了保護腎臟健康,這些「坑」要儘量避免:
1、過度勞累
過於勞累,常常熬夜,會導致身體疲勞,從而引發腎虛症狀。其次用腦過度,巨大的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導致精神無法放鬆,也容易傷腎。
2、飲食太咸
我們飲食中的鹽分95%是由腎臟代謝的,吃得過咸,腎臟的負擔自然加重。再加上鹽中的鈉會令人體的水分不易排出,又進一步加重腎臟的負擔,從而導致腎臟功能的減退。
3、過食生冷食物
經常吃生冷寒涼食物的人,都可能影響腎臟血液循環,讓腎臟中的腎小球供血出現問題,影響腎功能。
4、暴飲暴食
人體每天吃下的食物(主要為蛋白質),最後產生的尿酸和尿素氮、肌酐等代謝產物都需由腎臟負責排除,因此,暴飲暴食會增加腎臟負擔。
5、經常憋尿
有些人因工作忙而長時間憋尿。專家提醒憋尿會導致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這類感染一旦反覆發作,能引發慢性感染,不易治癒。
6、飲水過少
如果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臨床常見的腎結石、腎積水等都和長時間不喝水密切相關。
7、濫用藥物
可能會損傷到我們腎功能的藥物包括去痛片、消炎痛等,以及很多感冒藥如日夜百服寧、白加黑、感冒靈等,還有不知名的民間草藥等。在平時生活中,應當在醫生指導下服藥,切忌不按醫囑自行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