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龍潛
孝道傳家美名揚
玉斗鎮玉斗村的肖龍潛,在生活困難的情況下,主動承擔起贍養岳母陳納的責任,悉心照料五十餘載,毫無怨言。他的孝舉,在當地傳為佳話。肖龍潛家庭於2007年被評為市「溫陵十大孝」、市「敬老文明家庭」。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肖龍潛23歲那年,靠著省吃儉用攢下的錢,把鄰村玉美村陳納家的姑娘謝儉娶進了家門。八年後,岳母家突遭不幸,他那還未成家的小舅子因病離開了人世,老伴已去世的陳納那年50歲,夫死子殤,孑然一身,孤苦無依,整天以淚洗面。
「把媽接過來一起住吧。」一天夜裡,肖龍潛主動向妻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爸媽死得早,今後,我會像對待親媽一樣孝敬你媽的,我有飯吃,絕不會讓她餓著。」於是,選了個良辰吉日,小兩口很快就把陳納接到了家裡。陳納為肖龍潛妻子謝儉的母親,農村習俗本應是其子贍養,就這樣,沒有血緣關係的肖龍潛主動承擔起贍養陳納的責任,陳納再也沒有離開過肖家,一呆就是五十多年,肖龍潛常教育子女:「這是你們的親奶奶。」
肖龍潛全家福
改革開放前,農村都普遍貧困,肖龍潛也不例外。當年一家人的生計,成了他最沉重的負擔,為了家人的生活,他起早貪黑干農活,一家人勉強溫飽度日,把岳母陳納接回家贍養後,生活更加困難了。在肖龍潛兒子肖進旺的記憶中,那時他和姐姐、妹妹們正在長身體,晚飯常常只有小半碗稀飯,喝完就沒了,妹妹邊用舌頭舔著碗邊哭著說「還要」,可鍋里卻什麼也沒有。一吃完飯,母親就反覆交代,儘量少走動,早早去睡覺,不然下半夜餓醒難熬。
那時,肖龍潛和妻子常常吃樹皮果腹,挖野草,白天幹活餓昏山上的事三天兩頭就有。但是,岳母的碗里,總和他的子女們一樣,每頓都是最濃的粥、最好的菜。
陳納65歲那年,不小心在廳堂里摔傷了左臀骨,肖龍潛夫婦倆帶著她四處尋醫,傷情有所好轉。孰料,四年後,老人夜裡起床又不小心摔傷右臀骨,還帶出左臀骨的舊傷。為陳納尋醫問藥,肖龍潛耗盡家財,此後陳納雖經多方治療,但最終還是落下半身癱瘓。
肖龍潛的祖屋
陳納癱瘓後,每日三餐肖龍潛都準時帶飯到床前讓老人進食。癱瘓的老人不能天天躺在床,否則會加劇肌肉萎縮,也會生褥瘡。從那時起,肖龍潛夫婦倆都定時為陳納洗澡做按摩,只要晴天,他們一定要扶著陳納到廳堂前曬太陽,然後才上山幹活。夜裡,即使再勞累,也得到陳納的房裡坐坐,陪她聊聊天。夜裡睡覺,不是謝儉就是孫媳婦康秀雲,總有人陪伴、照顧著陳納,當老人家捨不得吃,肖龍潛夫婦想盡辦法懇求她吃,肖龍潛還特地請了家庭醫生康俊傑來給老人看病。陳納對鄰居說:「若沒有這個好女婿這麼孝順我,我早就死了。」
老父親對外婆的孝心,薰陶著整家人,肖進旺牢記心中,也忙前忙後,時時孝敬著陳納。肖進旺有二男一女,每年孩子們的學費是筆不小的負擔。每天一大早,肖進旺和妻子康秀雲都到安溪劍斗鎮一帶當泥水工掙錢餬口,來回52公里,騎摩托車要兩個多小時,包工頭過意不去,給夫婦倆安排了一間房間,可他從來沒有時間去住:「我睡這兒不踏實啊,家裡有三個老人,夜裡有急事能叫誰去呢?」
肖進旺說:「父親的一言一行對我影響很大,我從小就記住父母的話,不孝順的人肯定被人瞧不起。很高興,我的兒女也都很孝順,兒子水源每個周末都會打電話回來,每次都要問一問阿太(陳納)和爺爺、奶奶的身體健康情況,在縣城讀書的姐弟倆每個月都回來,一進家門肯定要先喊聲『阿太』,再去問候爺爺、奶奶。」看到孩子都十分孝敬長輩,一家子其樂融融,肖進旺很是欣慰。
肖龍潛細心照料陳納50餘載,陳納也幸福地活了101歲。肖龍潛孝親敬老、孝道傳家的孝舉在玉斗傳為佳話,成為溫陵新孝典。
消息來源 | 桃源鄉訊記者 陳博文 文/圖
通訊員 | 林月花
責任編輯 | 張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