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工藝技術——逆天的紙

2019-10-16     服裝紙樣師之家

想要更多服裝類資料教程,加入服裝微學院社群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來源:服號

紙小時候動手能力訓練的道具剪切、摺疊,或是揉出一個造型......長大後成為了設計師

還能重塑當時的純真嗎?利用紙(立面的堅硬、紙漿的造型能力、摺疊)做出有趣的設計一張紙可以做什麼呢?

「紙服裝」吸引人的地方在於,這些以「紙」為媒介的實驗性作品,反映出創新思維,更大程度地體現了「原創性」、「實驗性」的理念。紙的原材料是樹皮,紙質服裝自帶返璞歸真的體質,你不妨一試~


紙可以做鏤空、立體、褶皺、染色、剪、刻、撕、拼、疊、揉、編織、壓印、裝置或者高科技(如雷射)......

常見的表現類型有:傳統紙雕、3D免切割立體紙雕、台灣紙藤花、立體刻畫、紙蕾絲、摺紙、衍紙、紙藝小品......


紙是怎麼來的?


公元105年,蔡倫在陝西漢中地區總結前人經驗,改進了造紙術,以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為原料造紙。

紙是用以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製品。一般由經過製漿處理的植物纖維的水懸浮液,在網上交錯的組合,初步脫水,再經壓縮、烘乾而成.......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由鄭和下西洋、絲綢之路等「對外開放」政策慢慢普及全球

「紙質頭飾」





「褶皺大師褶」

三宅一生

提到褶就能想到大師三宅一生,三宅一生可謂是將褶皺運用到了極致


其實紙時裝早在1982年三宅一生的一個名為「Bodywork」和紙時裝系列開始便流行起來。



俄羅斯藝術家Asya Kozina

一張紙,將服裝的剪裁和細節表達得淋漓盡致

作品呈現的視覺感官可以說是「紙媒界的3D列印」

AsyaKozina的作品均採用紙雕手法。這種紙浮雕是一種以紙為素材、使用刀具塑形的工藝。



AsyaKozina將剪紙、摺紙以及雕塑的技法相結合,根據蒙古族傳統婚禮服飾,將紙雕工藝與古老的傳統融合,將奢華與傳統相結合,創造出了富有現代藝術的華麗服飾。

作品整體富有古典主義韻味和奢華風格。

「歷史上的假髮總是讓我著迷,尤其是巴洛克時期。」Kozina說。

「我不得不用誇張的手法來創作我自己的這些服裝,而白色則很好地突出了它們的形狀、顏色和細節。」


A Costura do Invisível秀場

Jun Nakao在巴西的奧斯卡尼邁耶博物館(Museu OscarNiemeyer)的作品秀「隱形(A Costura do Invisível)」禮服採用雷射切割技術作出圖案,像是蕾絲或是工藝品呈現。這些作品用去了700小時的工作量和幾乎1噸重的紙張。

令人「不解」的是,在秀的最後,模特們撕碎身上的華服,把紙片拋向觀眾。這場瞬間化為烏有的時裝秀結束了。

「重要的並非創造出來的東西,而是那個過程中所蘊含的熱情和內涵之美。」設計師解釋道。



今天的人們認為所有東西都要採用高檔材料製造,比如黃金或絲綢,但那並不重要。有時候我們必須反省自己的價值觀,考慮真正重要的究竟是什麼。


來自希臘藝術家Stratis Tavlaridis的刻紙服裝,其中的精細繁複令人嘆為觀止



專注於在紙上雕刻細膩的紋理。在能用刻刀在乾淨的紙上,描繪自己的藝術篇章。Stratis Tavlaridis的作品引導我們不自覺地觀察這些物件的本質,尋找它們原始的美麗。


《Gold Underwear》, 2016






擅於將普通物件變換為紙質狀態(衣物、生活用品、甚至是內褲……),使它們賦予藝術價值。



《Tomb Womb》 ,2013

Isabelle de Borchgrave

與服裝歷史學家和設計師們合作,用普通的紙復原歐式古典服裝,十分逼真


工作室







Matthew Brodie紙藝時尚服飾

這裡是 Matthew Brodie 和她的團隊製作完整美麗的禮服



Ajax Lee 攝影作品


Ajax Lee 通過「紙片服裝」 打造一個有趣的2D感官世界





Karl Lagerfeld表示,紙品看似簡單尋常,但經刺繡坊工匠施以巧手,化身矜貴華美的物料。「紙,是我最鍾愛的材質,每幅草圖以紙張為起點,攝影則以影像現於紙上而終結,紙品的獨特細膩觸感實在難以言傳。」

時尚剪紙藝術與服裝

剪紙元素和造型手法也多次在服裝中體現,鏤空、切割的質感增加了服裝的多樣性,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些服裝。


「Robbin Gregorio」







時裝與紙張的結合不僅如此,服裝設計師將紙藝元素運用到設計當中,使得薄紙的輕盈與面料的柔韌完美結合,

Valentino 2015春夏高級成衣發布會上,一組純白色中國剪紙風服裝,性感純潔。


Valentino 2015

李洪波的「伸縮」紙張藝術


中國藝術家李洪波的作品如果不去動它就是普通的羅馬分割石膏像,但當你仔細觀察時,你會發現這些石膏像是用若干層薄薄的紙張堆積而成。這些雕塑可以瞬間拉伸,變成巨長,是不是很神奇?


「一沓薄薄的紙經過黏貼竟能變化出各種迥異不同的形態,從具象到抽象,從有形到無形,從規範到自由,抑或反之。紙張的連續性在這裡成了語言表達的重要元素,它的聚散、起伏、轉折為我們呈現了一組不可預知的畫面。」

紙質圓盤作品——費納奇鏡

「GIF鼻祖」



製作費納奇鏡通常使用較硬的紙張,例如卡紙,它能將畫面的色彩與動作更生動地表現出來,百年前的紙張使得作品更為精緻,不由讓人敬佩起這些能工巧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Jrb020BMH2_cNUg9DJ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