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知識】中醫話秋季養生——起居調養

2019-10-11   隴原健康

秋季三個月,從立秋開始到立冬前一天止,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節氣。《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秋令時分,自然界的陽氣漸漸收斂,陰氣逐漸增長,氣候由熱轉涼,是由陽盛向陰盛轉變的關鍵時期。人體的陰陽雙方也隨之由「長」到「收」發生變化,陰陽的代謝也開始向陽消陰長過渡。因此,秋季養生,從飲食、起居、情志、運動等諸方面,均要考慮到秋季的特點,以養「收」為原則。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秋只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斂藏,人的起居作息也要相應調整。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可以避免秋天晚上涼氣傷肺;早起,可以使肺氣得以舒展,防止收之太過,以順應早晨陽氣的舒長。

肺與秋季相應,與秋氣相通,肺旺於秋,秋天肺的氣血最充沛,功能最旺盛。秋季天氣寒熱多變,寒涼之氣及秋燥之氣極易傷肺,發生感冒、咳嗽等病,所以秋季重在養肺。

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秋季雖然天氣逐漸轉涼,但衣被要逐漸添加,即使是晚秋,穿衣也要有所控制。秋凍是秋季一種有效的養生方法,有意識地讓機體「凍一凍」避免了多穿衣服產生的身熱汗出,汗液蒸發,陰津耗傷,陽氣外泄,順應了秋天陰精內蓄、陽氣內收的養生需要,也為冬季藏精做好了準備。現代研究表明,微寒的刺激,可以提高大腦的興奮性,增加皮膚血流量,使皮膚代謝加快,機體的耐寒能力增強。對於「秋凍」的理解,不應局限於未寒不忙添衣,應從廣義上把它引申為秋季的一個養生法則。如睡覺不要蓋得太多,尤其是小孩,多蓋極易導致出汗傷陰耗液。各種運動鍛鍊如打球、爬山、冷水浴、散步等,無論何種活動都應注意一個「凍」字。「秋凍」應掌握好尺度,如衣服的添加與否,應根據天氣的變化來決定,只不過不宜添得過多,裹得太緊,以自己感覺不寒為準。

本文撰稿系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風濕骨病科主任 王福林

來源: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

製作:甘肅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