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積累財富就要開源
開源除了增加收入
還少不了價值投資
但目前國內經濟增長放緩
很多人不是沒錢投資,而是無法放心的投資
其實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
我們完全應該把眼界打開、放遠
在一部分人苦惱不已時
另一部分人早已開始配置海外資產了
理由太多了,簡單總結三點。
1、國內優質投資渠道少
從每次牛市來臨時的全民炒股,到兩年前P2P(暴雷前)的大熱,國內呈現出一種人人有閒錢、人人懂投資的繁榮假象。
可其實一個殘酷的事實是:對於資金量有限的非專業人士,即普通工薪階層和中產階級,國內合適的投資渠道太少了。
能從A股賺到錢的小散戶少之又少,P2P的高收益隨著集體暴雷灰飛煙滅。
加上國內的金融市場相對不夠完善,無論從監管制度到資金安全,都和歐美等國家無法相比。於是,上躥下跳的折騰,換來資產的逐年縮水……
唯一真正「投資成功、回報豐厚」的幸運兒,大概就是十多年前誤打誤撞購買了多套一線城市房產的那批人。
可是國內房地產神話已終結,接下來,我們該做什麼?
2、手持單一幣種風險大
中美貨幣政策的分化,正在加劇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去年剛通過的特朗普稅改,是推動美元資產更具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具備國際支付功能,不僅幣值相對於其他貨幣更為穩定,還在資產配置中承擔著「抗凝血素」的作用。
而反觀國人的投資現狀,超過90%的投資者手中只有人民幣一種貨幣資產,這種單一的資產配置在面對系統性風險時,很容易束手無策。
3、資產全球化是大勢所趨
已開發國家家庭全球資產配置目前約為15%左右;美國和日本全球組合投資占GDP比例為53%和85%;
資產全球化是趨勢,從單一資產到全方位資產配置,在國際間實現「跨資產類別配置」,風險可降低46%。
相比其他已開發國家,中國家庭的海外資產配置比例目前仍是偏低的狀態,已經行動的大多是高凈值人群。
近年來我們越來越頻繁的聽到關於全球資產配置的消息,不少人會認為這是高凈值人群所關注的話題,然而需要全球資產配置的人不只是富人,所有中產階級、准中產階級等都應該有進行全球資產配置的願望。
海外資產配置的方式有哪些?外匯存款、境外保險、股票、基金、期貨、不動產、境外開設公司、藝術品……
外匯存款和境外保險操作簡單,但是收益低,純從投資角度看待並非優選。
而金融產品對於專業知識和投資經驗有限的人而言風險較高。開公司、藝術品投資等就更「非專業人士勿擾」……
最後還得是買房。
據統計,房地產在中國高凈值人群的海外投資標的中占到了43.4%,是國人最主流的海外資產配置方式。
而就投資目的來說,主要是為了資產配置、分散風險、養老和子女留學。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等發達地區成為高凈值人士熱衷的不動產投資地。
這些國家的房地產市場相對穩健,每年的投資收益在百分之幾到十幾。
還有一些歐洲國家,如希臘、西班牙,開放了購房移民的政策,近幾年也受到不少想拿海外身份的中產階級以上人士的青睞。
目前 39% 的高凈值人群已經擁有海外購置房產的經歷。
這部分海外置業的高凈值人群平均擁有 2.3 套海外房產,財富均值達到 1.9 億元,平均年齡為 42 歲。擁有 4 套及以上房產的人群比例為 15.6%。
而隨著資產等級的增加,其在海外置業的房產也越多,資產 1 億元以上的人群置業 4 套及以上房產的人群占比達 31.4%。
在海外置業的購置用途上,以分散風險為目的的資產配置需求最為明顯,占比 52.8% ;其次是子女海外教育居住使用,比例為 47.8%。45 歲以上的高凈值人群購置海外房產最大的用途是子女海外教育居住使用。
同時隨著中國國際化發展進程的深入,中國高凈值人群逐漸接觸到更為全面完善的海外市場觀念與服務,選擇在海外「樂退養老」的人群正在逐步增加,占比 14.3%,這一現象在 45 歲以上、資產 1 億元以上的人群身上體現得更為明顯。
在海外購置房產的決策過程中,房產本身的投資價值是高凈值人群最為關注的方面,61.5%的人會在置業時考慮這一因素。
其次是性價比和地段,考慮比例達到39.3%和33.8%。
而永久產權和自然生態環境是排名第四、第五的考慮因素,占比分別為30.8% 和 28.2%。
置業區域方面,學區以52%的占比成為最受高凈值人群歡迎的區域,其次為市中心(23%)、華人區(17%)和郊區(16%)。
言簡意賅給幾個建議
1、進行海外資產配置時,首先考慮目的國家的政局、經濟狀況、未來發展等宏觀環境。
2、合理調整好金融資產和非金融資產占比結構。尤其作為非金融專業人士,可以適當減少金融資產的占比,增加非金融資產的占比。
3、稅收政策是絕對不能忽略的一項,要考量目的投資國的各種投資品如何繳稅等。做好收益和支出的計算,避免白忙一場。
更多金融趨勢分析、投資技巧講解、理財知識,理財課程,請關注公眾號「亞洲財經商學院」
想深入了解「海外投資項目」,可以私信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