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華為事件」的起因與進展,相信大家都有所關注,雖說目前還未得出個結果,但從目前華為與美國之間的「矛盾」形勢來看,美國似乎已對華為有了一定程度上的鬆口,不再像是之前那樣咬的那麼緊。然而,雖說目前華為與美國之間的「敵對」關係已趨於緩和,但曾「拒絕」過華為的企業我們依舊能夠銘記在心。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華為事件」發生期間「拒絕」過華為的企業不下少數,之所以會有很多企業「拒絕」了華為,或許都是響應了美國的號召,輕信了美國的「危言聳聽」。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美國「詆毀」華為5G通訊設備一事,此前美國為了阻止華為5G市場的繼續擴張,因此憑空捏造了一個「謊言」,聲稱華為的5G通訊設備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在我們看來,美國這一「誣陷」華為的行為只不過是在虛作聲勢罷了,不得不說,為了阻止華為的成長,美國真的是什麼都能做的出來。
既然提到了多個企業「拒絕」華為一事,那就不得不提一提軟銀這一家公司,或許很多人對軟銀這一家公司都不太熟悉,其實,這裡所提到的軟銀公司跟馬雲的阿里巴巴有著一定的關係,而軟銀的董事長孫正義,也曾是阿里的早期投資人。
然而,雖說孫正義是阿里的早期投資人,但其現在已跟阿里沒有太多的關係,相反的,軟銀與阿里之間還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競爭關係。
可以說,在華為被美國「打壓」的那一段期間裡,孫正義可謂是沒少做出「對不起」華為的事,其中最「愚蠢」的行為就是拒用華為5G通訊設備。或許是為了站隊美國,又或許是軟銀根本就沒打算引進華為的5G通訊設備,因此軟銀「拒絕」華為之後與瑞典的愛立信以及芬蘭的諾基亞達成了合作,一同發展5G。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雖說愛立信與諾基亞的5G技術並不亞於華為,但軟銀在與其達成合作之後卻沒有得到日本方面的「認可」,甚至還被區別對待了。
當然,日本區別對待軟銀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軟銀採用了愛立信以及諾基亞的5G通訊設備,而是因為在日本眾多運營商中,要屬軟銀墊底,因此在日本方面發放5G牌照的時候,NTT以及KDDI等電信運營商都拿到了5G商用許可證,至於軟銀,則只拿到了四個地區的5G預備牌照。
對於軟銀被日本方面區別對待一事,小編有一個疑問:同樣是日本的電信運營商,為何差別就那麼大呢?再說了,軟銀再怎麼說也算日本本土上的一家「巨頭」企業,被日本方面這般區別對待,不知孫正義會作何感想,會不會臉都「綠」了?
說到最後,小編個人覺得,僅拿到了5G預備牌照的軟銀相比較於其它電信運營商而言,或許會就此輸在起跑線上。因此對於軟銀被日本方面區別對待一事,大家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