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寫對聯的樂趣,不知不覺中,便成了回憶

2020-01-20     靜心簡語

那時春節,寫對聯的樂趣,如今已體會不到了

春節寫對聯的樂趣,不知不覺中,便成了回憶

  寫對聯、貼春聯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一件有著古老歷史的傳統習俗,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會貼上紅紅的春聯,表達一種喜悅和夙願。這種久遠的文化因何而起、何時開始,有很多種說法,每一種說法都代表著不同的內涵,但也都是一種美好的願望,所以這個傳統也具有了濃厚的生命力。

  在我小時,寫春聯是一種很有意思的事。老家在大山深處,山里人家大都單家獨戶住著,相距都比較遠,平時走動也比較不方便。於是到了春節來臨,寫春聯的時候,就會有一波波的村鄰往我家走。我爺爺和父親毛筆字寫得很好,所以村裡很多人家都會帶上紅紙上門請他們寫。那個時候,家裡會燒幾盆炭火,放在桌邊,然後大人寫,小孩給拉紙、晾曬對聯。冬天山里挺冷,但也其樂融融。

  父親有一本對聯書,是毛筆字的手抄本,大概有七八百頁、數千聯,寫對聯的時候,會從中選擇適合的對聯。在農村,大家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所以選的對聯也都是淺顯易懂的,一本書就足夠大家選擇的了。這本書後來不知道被誰借走了,要不然,也算是一件文物了。

  但是後來,我們家的對聯就不再在書裡面翻了,每到除夕前一天,父親會給我們兄弟安排任務,每人作幾幅對聯來,然後這就是我們家春聯的內容。對於對聯的內容,一般就是老大推老二,老二推老三,然後我就沒的推了,於是在較長的一段時間,我家的對聯都是獨一無二的,於是也有人家想讓我給作上幾幅對於他們而言意味獨特的對聯。

  作的多了,就忘了自己作過什麼對聯了,現在能想起的只有一幅在雞年和猴年交接時的一幅對聯,當時哥哥說要寫出兩個年份的生肖,但不能出現字眼,於是我就寫了一幅對聯:「孫聖夕歸,喜獻碩果,撼嘆崢嶸績;祖逖晨舞,謹繪憧憬,怒展華實容。」用孫悟空代替了猴,用祖逖聞雞起舞指代雞。我對對仗什麼的不懂,但是也湊合著作對聯好幾年。

  那時候冬天很冷,入冬一場雪到立春還化不完,山上到處都是白雪皚皚,小水溝了終年不停息的流水也會在一些小水潭結冰。寫對聯的時候,會讓大人寫幾個小的對聯,貼在冰上,在太陽下曬,過一陣取下紙,對聯就會印在冰面上,連同紙張褪下的紅,就成了一幅冰上對聯了。

  但是如今,爺爺早已去世了,父親也寫不動了,哥哥們寫了幾年也不寫了。對聯就是買的印刷品了。山里冬天也很少有雪,老家也早已坍塌,一個曾經全村最熱鬧的地方之一,如今已經連斷壁殘垣都找不到了,就連那個小水溝也早已枯竭,每年春節也會回去看看,留下一些感慨。

  又是春節來臨,關於對聯,也許只能是隨著大流了。想起幾年前在春節之後到一個朋友家去玩,他們家有幾個人算是書畫家級別的人,但是門口的對聯卻是橫七豎八的幾幅字,原來是他們家的兩個四五歲的小孩各寫了一幅對聯,他們就直接貼上了,也許這也是一種美好的夙願吧。

  靜心簡語2020.1.20.10:00於漢中(原創作品,嚴禁侵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3rywm8B3uTiws8KNw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