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甲村歷史溯源

2020-07-20     逸樂房訊

原標題:造甲村歷史溯源

一、地理位置

造甲村位於北京市豐臺區西南三環,地處麗澤金融商務區、總部基地商圈交匯之處。據《造甲村村志》,造甲村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二、歷史溯源

明初,燕王朱棣封地北京,在宣武門西南方的10餘里,新建了許多製作盔甲、戰袍的作坊,早起居住在此地的居民多以坊工為主。《天府廣記》盔甲條載:「名制盔甲,凡三大營盔甲,題准俱三年一次交廠兌換,若選鋒明盔甲,每年一次修五百頂副。「自此,造甲村一帶成為燕王朱棣興建兵器、盔甲的工坊,村名由此而來。

1404年(永樂二年),明成祖朱棣籌備鄭和出使西洋,舳艫千里的船隊,也需要金戈鐵馬的護衛。朱棣御筆親書「造甲村」,自此,宣武門外的造甲村成為皇家欽點的兵甲製造營地。

三、北京保衛戰的後勤大本營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明軍主力在土木堡遭遇慘敗。瓦剌首領也先挾持被俘的明英宗,由新保安(今河北附近)、宣化和山西的大同出塞休整。九月在與明英宗一起被俘的太監喜寧的唆使下,欲以送還明英宗為名,趁勢進取北京。

土木堡之變的消息傳到京師後,舉朝震動,城內人心惶惶。八月十八日皇太后命皇帝異母弟弟郕王朱祁鈺監國,召集朝臣商議戰守大計。以徐有貞為首的一些大臣主張還都南京;而主張抵抗的兵部侍郎于謙則以宋朝南遷的故事為反對遷都,並對皇太后曉以遷都的利害,徵得皇太后的支持。吏部尚書王直、內閣學士陳循等人都贊同於謙,廷議乃決定固守北京。

當時,京城軍中僅有1/10的將士有盔甲,武器兵甲嚴重不足。為此,于謙一方面命將南京庫存兵器的2/3調入北京,補充守城部隊;另一方面指揮京城西南處的造甲村兵甲製造營地星夜趕製兵器盔甲。根據《明實錄》記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造甲村共製得頭盔1700餘項、甲2200餘件;神槍(火槍)800餘杆、神銃(火銃)200多隻,神箭(火箭)1萬枚、火炮18門,有力地支援了守城部隊。造甲村,這個朱棣欽點的兵甲製造營地,成為了北京保衛戰的關鍵勝負手。

四、九子奪嫡里的「豐臺大營

清朝時,依託宣武門外的兵器製造營地造甲村,設立豐臺大營,駐紮十二營八旗軍隊,駐軍最多時達4萬人。

清朝京城防務分為三層,最核心的是皇宮及暢春園侍衛部隊,第二層為京城步兵統領衙門,最外層則是駐紮在豐臺大營的八旗軍隊,三大護衛部隊共同拱衛京師安全,其中以豐臺大營的八旗軍隊最為強悍精銳。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立二阿哥胤礽為皇太子(2歲),日後皇太子變得驕縱與蠻橫並結黨營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殺索額圖,父子關係趨於緊張。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蘭圍場的布爾哈蘇行宮,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的理由,宣布廢除太子。之後眾多阿哥開始了對於皇位的覬覦,形成了以胤禛為首的四爺黨和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兩大勢力,歷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拉開序幕。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病故於暢春園,九龍奪嫡也到了決定命運的一刻。四阿哥胤禛兼任領侍衛內大臣,並且九門提督隆科多也早已暗中投靠,四阿哥掌控了皇宮及京城戍衛部隊。而八阿哥則是掌控了最精銳的豐臺大營。鬥爭的最後一刻,軍權才是決定勝敗的勝負手。千鈞一髮之際,十三阿哥胤祥由正陽門策馬趕往豐臺造甲村,手持金牌令箭接管豐臺大營,一舉奠定四阿哥胤禛繼位的軍事基礎,為四十餘年的九子奪嫡大戲畫上了句號,雍正王朝正式拉開大幕。

五、百年豐臺站

清末,世界進入熱兵器時代,造甲村逐漸荒廢。

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4月,清政府興建津盧鐵路。1895年全線開工興建,並於年底修至豐臺造甲村建站,豐臺火車站因而建成。造甲村完成了由「第一個·皇家兵器製造營地「到」中國第一個火車站「的蛻變。

1897 年,豐臺站接通盧漢鐵路。1909年建成京張鐵路,始發站也在豐臺。至此,豐臺站成為三條鐵路幹線的匯合點,聯軌站。

中華民國時期, 豐臺火車站實際上已經成為連接京漢、京張和京奉這三條鐵路幹線的中轉站, 最高時日均出入車1200餘輛,有時達1800餘輛,成為了華北地區最大的編組站之一。

建國後,豐臺車站成了華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雖然1956年3月25日建立的豐臺西站,分流了豐臺站的貨運和編組任務,但豐臺火車站的地位仍然是舉足輕重。直到1996 年竣工的北京西站,「搶走」了豐臺站大批的客運和貨運任務,使得豐臺站的地位功能大大下降。

新豐臺站位於北京造甲村北側約2公里,站房建築面積39.88 萬平方米,最高聚集人數1.4萬人,中標價72.44億元。

按照設計規劃,豐臺站採用平屋面帶柱廊建築造型,融合鐵路、地鐵、市政、公交及相關配套設施,地上四層,地下三層,採用普速車場和高架車場雙層車場設計 。地鐵16號線、9號線也將在豐臺站形成雙軌交匯。

同時,新豐臺站的運力規模,也有望和北京南站相媲美。據悉,新豐臺站建成後,將成為「亞洲第一車站「,設計規模為12台22條到發線。

同時,政府對標香港九龍、日本澀谷,規劃圍繞新豐臺站打造站城一體化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將新豐臺站的城市軌道交通功能與辦公、商業、服務結合,打造新的繁華商圈。百年豐臺站在2020年,即將迎來新生。造甲村600餘年的深厚歷史也將繼續以新的姿態延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3lna3MBd4Bm1__YgEJ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