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楊紫的《許願》,你會明白原生家庭的傷害是毀滅性的,別不信

2020-11-26     沛澤媽讀心理

原標題:看過楊紫的《許願》,你會明白原生家庭的傷害是毀滅性的,別不信

昨天看了《聽見她說》第二輯楊紫演的《許願》,不由地跟著流淚,我也深深地理解了大學室友小J的苦楚,小J和楊紫扮演的小雨有很多共同之處。

先來說小雨吧,媽媽在懷她的時候,爸爸出軌了,媽媽覺得自己受到了傷害,用各種方式向找丈夫討伐,到單位去鬧,讓丈夫沒了工作;給女兒服下有毒藥的八寶粥,和自己一起去死,好在鄰居及時發現,挽救了母女的命;逼得丈夫當眾下跪,向她認錯,最終以夫妻離婚,前夫遠走他鄉收場。

可小雨的悲劇才剛剛開始,小雨的媽媽離婚後,把全部的愛都給了小雨,而這種愛卻壓抑,窒息,把小雨控制得死死的,不讓她與父親見面,說父親是壞人,母女生活得窮困潦倒,也怪小雨的爸爸造成的。

結果父親臨終前給小雨留下的裝在鐵盒子裡的2萬多塊錢,成了父親給她的遺物,小雨也一直後悔當初為什麼沒有抱抱父親。後來,爺爺奶奶相繼去世,媽媽也未能滿足老人最後的心愿——見見唯一的孫女。而這都讓小雨背負著巨大的遺憾和愧疚。

不僅如此,小雨最好的朋友竟然是媽媽的間諜,媽媽每個月給小雨的朋友一定的零花錢,她就會把小雨在學校里的一舉一動都告訴小雨的媽媽,搞得小雨極其沒有安全感,沒有一個朋友。

到了談戀愛的年齡,小雨也不敢談戀愛,其實她從來沒想過談戀愛,或許是因為原生家庭帶給她的傷害太大了吧,媽媽又催促小雨找個好男人嫁了,可當小雨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喜歡的男孩時,媽媽又嫌棄男孩不夠優秀,配不上女兒,將其趕走……

小雨在最後說的一句話,令人深思,她說道:「媽媽我很愛很愛你,我也知道,你很愛很愛我,但你知道嗎?你對我最大的愛,應該是愛你自己。

原生家庭的傷害真的是毀滅性的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很幸福,你或許無法理解小雨,不相信現實生活中有這樣的母親,實際上像小雨媽媽這樣,把自己的不幸像祥林嫂一樣喋喋不休地說給孩子,讓孩子背負沉重壓力的父母大有人在。

我的大學室友小J就是其中之一,小J給我的第一印象很怪,時不時地就去外面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又哭又叫,說一些含糊不清的話,常需要我們幾個室友連拉帶拽,把她弄回來,有好幾次喝成一灘爛泥,要找班上的男生把她背回來。

小J告訴我們她父母離婚了,在我們宿舍父母離婚的不只小J一個人,但不都活得好好的嗎?實在搞不懂她為啥要死要活的,況且她是在上大一之前,父母才離婚的,都已經成年了啊!

隨著我們與小J的進一步交往,我們得知了很多小J父母的故事,小J說她從記事起,父母就經常打架,常常吃著飯,不知為何,父親就把桌子掀了。媽媽覺得要給女兒一個完整的家,所以才拖到小J高中畢業才離婚,可小J卻對父母說早該離婚,這樣父母過得也好,自己也過得好。

原本以為離婚了,父母就消停了吧?結果矛盾又升級了,因為拆遷,他們只分得一套房子,誰都沒有錢另外買房,於是,就又住在了一個房子的不同房間裡,父親枕頭底下放把刀,母親床頭放斧子,有一次父親還差點把房子點著了。每次他們打架,都會給小J打電話,互斥對方,搞得小J崩潰得大哭,去買醉。

大學畢業後,小J(她是石家莊人)要去廣東,為得就是逃離父母,她受不了,但最終還是被母親逼了回去,一切在母親的安排下結婚生子,她常說自己就是母親操控的木偶,生活得百無聊賴。

從小雨和小J身上,我們感覺到原生家庭的傷害是毀滅性的,有些傷害不是曾經發生過,現在就可以忘記了它的痛,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好的童年能治癒一生,不好的童年需要一生來治癒。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害是深入骨髓的,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勢,比如安全感,孩子從小沒有從父母那裡獲得足夠的安全感,那麼,他長大後,就很難相信別人,沒有朋友,不能擁有一個知心愛人,因為他害怕和別人建立起親密的感情,總懷疑別人會傷害自己,像個刺蝟一樣,把自己包裹起來,容易扎傷別人,也把自己搞得遍體鱗傷。

更可怕的是,受教育代際傳遞的影響,父輩帶給孩子的傷害,孩子才有可能把它「遺傳」給自己的子女,痛苦會生生不息。

不要讓孩子背負父母的痛苦

小雨說:「你對我最大的愛,應該是愛你自己」,直白地說,小雨的媽媽對女兒不是愛,而是控制,是一種自私的行為,她婚姻不幸,遇人不淑,在懷孕期間,丈夫出軌了,她恨丈夫,卻拿女兒來報復丈夫。

她會時常女兒面前嘮叨丈夫的種種不是,把生活的困苦怪罪於丈夫,從小給女兒的心裡播種一種仇恨的種子,讓孩子失去了愛人的能力,失去了對他人的信任,過得孤苦伶仃,連一個朋友都沒有。

小雨不止一次地問媽媽,自己做錯了什麼,為什麼要這樣折磨她,所以,她希望自己回到26年前,回到自己剛出生的時候,將自己殺死,這樣母親的人生有可能會是另外一個樣子,自己也不會活得這麼痛苦。

誰都不希望孩子活成這個樣子吧?而這一切都源於孩子從小背負了父母太多的痛苦,女人當媽後,不管和丈夫、婆婆有怎樣的恩怨情仇,都不要在孩子面前傾訴,尤其是年幼的孩子,這如同遮擋住了孩子世界裡的陽光,在陰暗環境里長大的孩子,心底不會生出愛,沒有愛,人生將何其痛苦啊!

每個人都該擁有屬於自己的人生,承受該承受的,享受該享受的,請不要讓孩子來背鍋,好嗎?他真的承受不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1YRBHYBjdFTv4tAhRs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