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籃的歷史最強陣容該怎麼排?這十位球員,或是最佳答案

2019-07-28     談球說愛

時光荏苒,很多人都覺得2008年只是中國男籃崛起的開始,11年後回頭再看,才發現原來已是巔峰。

時至今日,票選最強的一屆男籃的話,相信大部分球迷可能會把票投給參與2008北京奧運的那一屆男籃。

那一屆的首發陣容為:姚明、易建聯、朱芳雨、王仕鵬、劉煒,替補里則坐著王治郅、陳江華、李楠、孫悅、杜峰、王磊、張慶鵬。

那麼,如果是票選中國男籃歷史上的最強陣容呢?

答案,在每個人心中可能就不一樣了。

在六月末的時分,騰訊體育牽頭在網絡舉辦了一次【中國男籃最強陣容】的全民票選活動。累計參與投票的網友數量總計也達數十萬,為的只是在每個位置中選出了一名歷史最強的首發。

我們就先從中鋒位置來看吧,這在筆者心中,是一個沒有懸念的位置。

姚明和王治郅在世紀交替的CBA總決賽中,曾上演過令人盪氣迴腸的巔峰對決。

兩人聯手將聯賽推向了第一個高潮。隨後,兩人也先後登陸NBA,那一場場青春激盪的碰撞,至今讓很多中國球迷念念不忘。

中鋒位置上的首發人選,姚明最終拿下王治郅。

​「追風少年」王治郅則壓過了同樣也征戰過NBA的巴特爾,緊隨姚明後,位列第二。

大前鋒位置,這同樣也是一個沒有懸念的位置。

時光飛逝,想當年易建聯還是初登NBA的六號秀,還是在眾人口中的「小易」,如今易建聯已經是中國男籃的壓陣老將,在大賽上苦苦支撐了中國男籃數年的光陰。

在這次投票中,易建聯以絕對優勢壓過了位居第二的「戰神」劉玉棟,成為了數十萬球迷心中最強的大前鋒。

接下來是小前鋒位置,朱芳雨壓過了小丁、易立、「虎王」孫軍等人。

對比起大前鋒、中鋒,朱芳雨的得票率優勢減少得很明顯,僅僅為52%。

這也說明了這個位置上的結果並不是那麼服眾。

如果讓筆者選的話,筆者會優先把年輕球迷可能不太熟悉的「虎王」孫軍擺在首發,隨後再考慮朱芳雨。

朱芳雨在2004-2008的大賽表現不過不失,在2008之後的表現就差強人意了。

孫軍在1992奧運上以場均16.1分成為了中國男籃的得分王,他的表現是歷代小前鋒在大賽的最佳,其後1996、2000年兩屆奧運,孫軍的發揮也在合格線上。

接下來,是得分後衛的位置。

"中國飛人」胡衛東以大優勢壓過了王仕鵬,當選最佳分衛。

對於這個結果,相信很多球迷是一點都不意外的。

1994年世錦賽是胡衛東最高光的時刻,八場比賽下來,老胡場均15.1分為全隊之首,幫助中國隊首次進入世界前八名的成績,實現歷史性突破。

1996年奧運會,胡衛東場均拿下13分,並作為絕對核心帶領中國隊取得第八名成績,再次實現成績的歷史性突破。

在與美國「夢三隊」的比賽中,胡衛東完成搶斷後快攻隔扣皮蓬,實在令人記憶猶新。

最後是控球後衛,這是競爭最激烈的一個位置。

因此,極具人氣的郭艾倫最終壓過了劉煒、孫悅、李曉勇等前輩,成為了這次票選活動的最強組織後衛。

只是,大侄子最終45.4%的得票率是所有位置中最低的。

郭艾倫打的最好的大賽,當屬2016里約奧運會,場均送出10.2分4.8助攻1.2搶斷,助攻高居全隊之首、成為2006年日本世界盃劉煒場均4.5次助攻之後,又一位在世界大賽上場均達到4.5次助攻的中國球員。

這說明了需要服眾的話,郭艾倫在今後還需要在大賽中拿出更好的表現。

在筆者這裡,如果是姚明首發的話,筆者更願意把最強五人組的控衛位置交予劉煒,隨後再考慮郭艾倫。

綜合了5個位置的結果來看,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一份也許可以衝擊奧運會獎牌的【最強】陣容。

中鋒:姚明、王治郅

大前:易建聯 劉玉棟

小前:朱芳雨 丁彥雨航

分衛:胡衛東 王仕鵬

控衛:郭艾倫 劉煒

最後要說明的事情是,任何投票的結果都受制於投票渠道的用戶年齡層,也就是特定的網絡渠道投票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厚今薄古」。

與其說是【最強陣容】,或許用【最具人氣】的陣容來形容會更加合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AqQWwB8g2yegNDRGD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