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部劇集片單發布,華誼煥新劇集廠牌

2021-01-28     新劇觀察

原標題:17部劇集片單發布,華誼煥新劇集廠牌

作者 / 喬苗兒

半年時間內,華誼兄弟先後發布電影、劇集和網絡電影領域2020-2021年度片單。電影領域的《八佰》、《侍神令》、《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等18部影片搶先秀出「肌肉」。

如今,華誼兄弟在劇集領域的動向同樣惹人注目。

涵蓋不同類型、包含正處風口上的短劇集在內的17部作品片單亮相,昭示著華誼這家從創立之初便帶有劇集基因的內容公司整裝待發,準備在「老業務」上做出新名堂。

從去年延續到今年的新冠疫情對電影產業造成巨大影響,而進入後疫情時代,重新審視華誼內容布局,驗證了「廣撒網,重點培養」策略的正確性。另外一個維度,去年劇集市場取得的成績行業內外有目共睹,影人觸網、短劇集、劇場化運營等新風向、新業態紛紛出現,發展向好,市場本身對於內容生產者足夠具有吸引力。當然,當劇集市場發展到一個階段的時候,也需要更多高水平的團隊、高品質的內容注入,才能突破瓶頸再度發展。

不論是自我選擇還是趨勢所向,華誼在劇集領域的布局必然能夠帶動行業新變,畢竟,華誼是創立之初就貢獻了《我的團長我的團》《士兵突擊》《蝸居》等時代經典作品的頭部梯隊內容生產者。最近兩年,華誼也為觀眾呈現了《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人間煙火花小廚》、《光榮時代》等口碑熱度雙收的劇集作品。

把握市場節點,煥新初心

面對飛速發展的內容市場和隨時更新的受眾審美,所有內容生產者都保持學習心態,不斷成長,不斷前行,身為劇集行業的老將華誼也不例外。

片單中,《精兵勁旅》《警鷹》《宣判》《南鑼警探》等硬核類型劇惹人矚目,分別涉及軍警司法等不同行業領域,四部作品共同點是以年輕人的視角切入,融入行業變化和時代變遷,進而對年輕觀眾予以精神引領,堪稱軍隊、警察、司法等職能部門的「納新宣傳片」。

從表現內容來看,獻禮建黨100周年和軍改的軍旅劇《精兵勁旅》以95後青年軍人成長蛻變為展現對象;《南鑼警探》將目光對準年輕民警與社區百姓的生活日常;《宣判》以人民法院副院長秉公執法的辦案歷程為線,展現中國新時代司法改革成就。以上三部作品是對現有題材、類型的升級,賦予作品時代氣息。《警鷹》則不僅將目光集中在年輕人身上,同時展現的行業也是以往劇集中鮮少涉及的警航飛行員,從表現領域來說具有開創性。

劇集領域發展很快,從片單作品中能夠明顯地感知到華誼穩中有新的布局策略。一方面傳統的內容題材能夠兼顧傳統電視觀眾和伴隨網際網路成長的年輕觀眾審美,另外一方面尋求切入點的創新亦能出奇制勝,令作品從海量內容中脫穎而出。

今年以來,對主流電視劇作品年輕化表達的思辨與探討愈發熱烈,相較於電影市場主旋律電影商業化、年輕化的進程,劇集領域如何令主旋律作品走向更廣的年輕觀眾視野、走進內心深處,同樣也對內容生產者提出更高要求。從片單來看,華誼有駐守初心、主動探索的自覺。

新業態與華誼廠牌

回望去年的劇集市場,精品化、工業化反覆被提及,短劇、劇場化運營等新模式發展迅速,而現實題材在劇集市場之中,占比日趨增加,同樣也是不容忽視的新業態重要表征。

當觀眾習慣性地誇獎XX作品「有電影質感」的時候,潛台詞是影劇形態之間的壁壘正在消弭,而內容生產者接受到了信號:觀眾的審美在不斷提升,自我更新升級的時候到了。

不可否認,華誼在此種語境中發力劇集領域恰逢其時,更有先天優勢。相較於劇集,電影產業的工業化進程起步早,業態更加完善,對視聽語言、敘事策略打磨的精度較高。吸納電影所長為劇集所用,不僅是觀眾的期待,也是亟待升級更新的劇集產業需求。

得益於深植品牌中的劇集基因,華誼在打響自身廠牌方面,做對了兩件事:對新鮮趨勢保持敏銳,對主流內容加大投入。

《海葵》《輪迴前的告別》是華誼在短劇集領域的布局,可見在未來的短劇集+懸疑題材的競爭賽道上,又添一員猛將。從兩部作品的內容呈現上來看,以「家」為圓心,現實生活為半徑進行個體、社會話題的探討是有別於其他懸疑內容的一大特點,而基於女性議題、未成年人保護議題的反思叩問,更是在懸疑屬性之外的高妙之處。

鼓勵並支持現實題材作品創作,令現實題材劇成為內容市場的主流是近年來劇集市場的新常態。華誼深耕現實題材劇,通過紮實的內容來夯實華誼品牌,顯然是行之有效的願景規劃。

從片單的分布來看,現實題材劇目不僅占比高,而且類型多元,《鄰家爸爸》《大廠》《占有姜西》等作品涵蓋懸疑、青春、情感等豐富元素;內容來源方面,原創和改編也實現了平衡和兼顧;思想內涵層面,從私人議題到社會現象的關注,緊跟時代發展,聚焦年輕人的生活、身心現狀,悉心關注生活、避免懸浮以獲得觀眾的認可與共鳴。

誠然,在現實題材劇集的沃土上,華誼能否立得住、叫得響還得要經受市場、觀眾的雙重核驗。但從其目前在現實題材電影領域上取得的成績、獲得的認可來看,華誼的廠牌豎起來,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面向年輕觀眾,靈活發展思維

最後要說到的是華誼劇集片單中占據三分之一體量,面向年輕用戶的創新題材劇,既包含知名國漫《燕山派與百花門》,又有腦洞大開、思維活絡的《出道吧!少年》《浴缸里的龍太子》等,儼然為年輕的網生用戶量身定製。

這時免不了要談到內容生產者既關心,又頭痛的受眾問題。或許透過片單,能夠摸索出華誼打算解決這一棘手問題的方法論。

觀眾疊代,年輕化、圈層化是「這屆觀眾」的共性,00後的年輕受眾被賦予了新名詞「Z世代」,他們成長於高度發達的媒介環境中,開放的語境與海量的信息賦予他們勇於表達觀點,更樂意分享態度的特質,「Z世代」會因共同審美喜好而抱團形成圈層,同時也會更加主動地「為愛發電」反哺內容生產。

針對「Z世代」用戶的審美特性有的放矢地進行內容生產是華誼從片單中釋放出來的重要信息。國漫IP《燕山派與百花門》原著粉絲基礎龐大,進行漫改,是青春題材的內在創新,亦是次元破壁聯動,更能帶動IP全產業鏈開發的探索,全方位滿足並引領年輕用戶多方面的需求。

如果說做劇的基因是伴隨華誼的誕生之初與生俱來,那麼對於受眾審美偏好的把握則是在To C屬性極強的電影賽道摸爬滾打練出來的實戰沉澱,是「一張張電影票」賣出來的珍貴經驗,當「老資格」的華誼遇上網際網路語境中的迅速成長的「新世代」用戶,也許兩者從一開始就擁有了坐在一起的默契。

歲末年初歷來是總結過往展望未來的好時機,華誼選擇這個時候發布片單,展現了華誼劇集樹口碑、立廠牌的姿態,也顯示了華誼劇集迎接挑戰的決心。而行業或者同行需要看到的是,劇集領域一個有競爭力、同樣值得信賴的夥伴,在新年到來之際,入場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wwDSHcBct9sAqDcH8p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