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美國新冠確診病例接近2萬例,死亡233例。
一個月後,美國確診病例是一個月前的40倍,達到了80萬例,死亡人數更是超過了4萬人。
急速上漲的確診病例,讓美國持續面臨「檢測試劑數量緊張」的問題。
為了緩解美國民眾「檢測難」的困境,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科學家們組建了機器人實驗室,讓機器人來完成病毒測試的工作。
機器人代替醫務人員完成檢測工作,
每天檢測量可達3000份
通過近期各國戰役的經驗來看,要想做好防疫工作,務必得積極檢測新冠病毒,同時嚴格追蹤感染人群的密切接觸者,以阻止病毒傳播的情況發生。
然而,單單是做好檢測工作這一項,對美國來說就已經極具挑戰性了。
儘管疫情在美國已經足足爆發了兩個多月,但美國的檢測能力卻仍然差強人意——維吉尼亞州長近期表明「沒有足夠咽拭子」,馬里蘭州長也表示「缺乏檢測是美國的頭號問題」。
為了解決各個州檢測試劑不足的問題,UCB的科學家們挺身而出。
作為創新基因組學研究所(IGI)中的成員,3月中旬前後,科學家們有了組建新冠檢測機器人實驗室的想法。
兩周後,他們將組建機器人檢測實驗室的想法切實落地,利用機器人完成對咽拭子的準確檢測。
圖中的方形機器便是完成咽拭子診斷工作的機器人,所有步驟均為自動化。
據《加州雜誌》4月初報道,美國冠狀病毒的平均檢測時間為4至7天,同時,製造商生產的測試套件,無法及時滿足不斷增加的測試需求,便導致接受測試的民眾不僅無法及時得到檢測,也無法迅速拿到檢測結果,從而獲得及時的治療。
於是,科學家們使用看起來像平板電腦的設備來對機器人進行編程,命令儀器執行步驟,完成化驗,使得機器人實驗室改善了人工檢測的缺陷。
首先,這些機器的檢測效率極高,一次測試的樣本便高達300個。
其次,診斷結果出來的極快。機器能在收到患者拭子後不到四個小時的時間內提供診斷結果,能在24小時內解決所有診斷問題。
更令人感到驚喜的是,實驗室使用機器人技術和簡化的流程,每天將進行1,000次測試,在必要時,每天甚至最多可進行3,000次測試。
儘管目前創新基因組學研究所的檢測機器人還處於實驗階段,但大家對科學家們的研究充滿了期待。
有網友毫不吝嗇地向科學家們的成果表達了自己的讚許。
還有生物學研究生在推特上詢問自己能否加入研究所,成為其中的一員。
也有人希望自己能為機器人檢測的實現出一份力。
大家都在對UCB科學家的研究成果翹首以盼。
當之無愧的科研大牛
在關鍵時刻,UCB能做出這樣的突破,並不令人意外,畢竟,走在科技研究前沿,是UCB的「最大傳統」。
近幾年,UCB對科研始終秉承不斷創新的精神,推動著科學、技術,以及人工智慧的發展。
2019年3月,UCB研究人員對外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相對簡單的基因療法,能夠在治療後一個月內恢復失明小鼠的視力。
「接受治療的老鼠可以像沒有視力問題的老鼠一樣輕鬆繞過障礙物」,相關人員表明基因治療的效果良好。
這項研究最大的貢獻在於,這種方法為因視網膜退化而失明的患者帶去了重見光明的希望。
同樣是2019年,UCB也給機器人的研究帶來了驚喜。
UCB向大眾展示了一種可用直升機空中投放,並安全著陸的移動傳感器機器人。
這種外形像足球的機器人,利用繩和杆的拉伸和壓縮形成穩定結構,能通過改變形狀移動位置,即使是從200m的高空落下也不會損毀。
研究出這項機器人的團隊,得到了NASA的青睞,兩者準備聯合研製出一種能夠安全從太空落下的機器人,以推進對土衛六衛星的探測工作。
最近,UCB還研發出可自行規劃和穿越無障礙路徑的人工智慧機器人BADGR ,使無人駕駛的技術研究又向前踏進了一大步。
科研氛圍濃厚的伯克利,也培養出了眾多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據2019年名校獲得諾獎統計,UCB獲獎數量僅次於劍橋大學,獲獎人數高達110人,位居第三。
有趣的是,UCB並不會將學子獲得諾貝爾獎當作一件十分隆重,值得慶賀的事。
在學校的學者得了諾獎後,學校對其唯一的獎勵便是校區里一個免費的車位。
校園裡標記「諾貝爾獲獎者」的專屬車位
除了諾獎,UCB其他獎也拿到手軟,截至2019年10月,UCB共斬獲了:
14位菲爾茲獎(名校世界第四),
25位圖靈獎(名校世界第三),
14位普利茲獎,
33位麥克阿瑟天才獎,
以及117枚奧運金牌。
不驕不躁、勤勤懇懇,「悶聲干大事」,就是UCB的作風。
無數人嚮往的夢校
其實,作為美國公立第一名校的UCB,主頁君即使不花大量篇幅去讚美她,大家也知道UCB有多優秀。
判斷一個學校是否重視學術研究,除了看她的學術成就,還可以從學校對圖書館的投入有多大來推測。
UCB位於美國舊金山灣區伯克利市,距離矽谷大概半小時車程,地理位置可謂是寸土寸金。
金貴的地理位置沒有阻礙學校對圖書館的建設,每隔5分鐘,就能在校園找到存書量大,且能安靜學習的圖書館。
除了文化氛圍濃厚,UCB還擁有自由開放的靈魂。
美國民權運動的里程碑——「言論自由活動(Free Speech Movement)」就是在1964從UCB開始的。
56年後,UCB還是當初那個,熱愛言論自由,敢於對各大事件發聲的勇敢少年。
為了將自由「貫徹到底」,每年期末考試的前一天晚上,學生們都會在Main Stacks in Doe和Moffitt libraries來一場褪去束縛的裸奔。
當然,UCB之所以會成為無數人的夢校,最大的原因還是由於她的綜合實力。
在2020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 》最新的「全球最佳大學排名」 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排名世界第四,僅次於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史丹福大學。
知乎里,有一個叫「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UC Berkeley)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的問題。
問題下方有3700多人關注,110個人回答了自己就讀於UCB的真實感受。
有人說,來伯克利上學,是今生做得最對的決定之一。
也有人說,伯克利是有情懷的,它讓本想在美國留個學、鍍個金的自己,萌發出了利用所學知識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念頭。
還有人在離去後,一想起母校UCB原本的樣子,心頭就湧上一股暖意,畢竟,這裡有著人生最美好的記憶。
如今,因為疫情,許多大學被迫停止了線下授課,但是,疫情再洶湧,也無法阻擋優秀的大學向科研進發的腳步。
這一次,UCB因為疫情而達成的科研突破,彰顯了人們戰勝疫情的決心,更詮釋了世界一流學府在對待人類災難時的態度和作為。
希望美國早日戰勝疫情,美國的各大高校能早日回到最初的秩序,繼續在美麗的校園中綻放學術之光。
ref:
https://news.berkeley.edu/2020/03/30/uc-berkeley-scientists-spin-up-a-robotic-covid-19-testing-lab/
https://alumni.berkeley.edu/california-magazine/just-in/2020-04-03/uc-berkeleys-new-covid-19-testing-facility-robots-do-dirty
https://new.qq.com/omn/20190323/20190323A0BBJT.html
https://bair.berkeley.edu/blog/
關注INSIGHT視界
回復關鍵詞【病毒】
主頁君為你疫情的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