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三個拜將台。一個是陝西漢中市的拜將台,另一個是武漢的拜將台,再有一個是江西贛州的拜將台。
陝西的拜將台位於漢中市城南門外,南環中路南側有南北列置的兩座方形高台,各高丈許,雄姿偉岸,面積為7840平方米,相傳為劉邦拜韓信為大將時所築。亦稱拜將壇。南台上書"韓信拜將壇"碑,北台上建有台亭閣。
漢中「拜將台」始建於公元前二零六年,是漢高祖劉邦設壇敬祭天地、拜韓信為大將的古遺址。
南台四周用漢白玉欄杆圍砌,台場平坦寬敞,台腳下東西各樹立一石碑。東碑陽刻「拜將壇」3個字,碑陰刻《登台對》。西碑陽刻「韓大將韓信拜將壇」8個字,碑陰刻七絕一首:「辜頁孤忠一片丹,未央宮月劍光寒。沛公帝業今何在,不及淮陰有將壇。」 。
北台上建有一亭,頂部是斜山式。斗拱飛檐翹角,下邊枋檁竹等均施玄紫彩色和蘇式彩畫。此亭形體舒展而穩重,氣勢雄渾而大方,金碧輝煌,宏偉壯觀。兩碑相望,更為古壇增添色彩。
今日之拜將台周圍,已是繁華之地,花草豐茂,樹木長青,當年「冷雲」「荒茆」的「拜將台」已顯得格外繁華,不時有歌聲,歡笑繚繞,為古老的拜將台增添了幾分熱鬧。 「高祖築壇拜將帥,天佑漢室帝業開。」拜將壇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在中外享有盛名,是來漢遊人尋古覽勝的必至景點
拜將台主要景點
南台:拜將壇台四周用漢白玉欄杆圍砌,台場平坦寬敞,南台腳下東西各樹立一石碑,東碑陽刻"拜將壇"3個字,碑陰刻《登台對》。西碑陽刻"韓大將韓信拜將壇"8個字,碑陰刻七絕一首:"辜頁孤忠一片丹,未央宮月劍光寒。沛公帝業今何在,不及淮陰有將壇。"兩碑相望,更為古壇增添色彩。
南台下東邊豎一高約2米的碑,是書法家舒同為拜將壇題字。碑背面刻有韓信登壇與劉邦的一段對話,摘自司馬遷的《史記·淮陰侯列傳》。
北台:北台亭閣有國民黨愛國將領馮玉祥在漢中期間的題聯:"蓋世勛名三傑並,登壇威望一軍驚。"正是這個拜將壇,把具有軍事才能的韓信推到了楚漢相爭這一軍事大舞台,充分展示他的才能,叱吒疆場,所向披靡,助劉邦打下半壁江山。從某種意義說,拜將壇實際上是漢王朝的奠基台。
世紀大鐘:安放於拜將壇的漢中世紀大鐘,重達11噸,屬中國西北最大的銅鐘,其聲宏亮,氣勢壯觀,與拜將壇相應交輝。
北台上有一亭,頂部是斜山式。斗拱飛檐翹角,下邊枋檁竹等均施玄紫彩色和蘇式彩畫。此亭形體舒展而穩重,氣勢雄渾而大方,金碧輝煌,十分壯觀。
泰州小叟申明:部分文字和配圖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侵權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