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交易中的歸納與演繹

2019-09-02     期貨交易員

人類認識活動,總是先接觸到個別事物,而後推及一般,又從一般推及個別,如此循環往復,使認識不斷深化。歸納就是從個別到一般,演繹則是從一般到個別。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一切科學研究都必須運用到歸納和演繹的邏輯思維方法。

歸納與演繹的邏輯思維方式,初聽起來,逼格很高,但實際上這是我們在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思維方式,是指導人類生產實踐活動最重要的方法論。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人類祖先觀察到過去每天早上太陽都是從東邊升起的,於是他們歸納出太陽是從東邊升起的規律,並推演明天早上太陽還會從東邊升起,所以他們過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再看看民間流傳甚廣的一些氣象諺語,「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雞早宿窩天必晴,雞晚進籠天必雨」......都是歸納演繹方法論的體現。

交易中的歸納演繹更是無處不在。

技術分析中,我們耳熟能詳的MACD金叉死叉、島形反轉、頭肩頂、頂底背離等等價格形態或技術指標類型,無一不是對過往價格走勢形態歸納總結之後得出規律,並試圖將此規律運用到對未來走勢的預測和操作中去。

QQ群、微信群里看到某人天天曬盈利單,於是認為他是大神,這是歸納,接著想要跟著他做單,這就是演繹(舉這個例子,並不代表贊同這種做法,恰恰是為了說明,正確的方法論並不能保證得到正確的方法)。

而程序化的交易系統的建立過程中,歸納演繹的特徵就更為明顯了,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技術分析的一種升級,更強調一致性。

歸納演繹的方法在使用過程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項:從科學方法論來看,歸納的基本要求是具備足夠大、且覆蓋全部時間空間維度的樣本和科學的統計分析。演繹的基本要求是在「每一步」推導中,都要分析「每一個」主要動因,而且分析的邏輯性必須嚴密。如果只用很少的樣本數進行分析,往往會得出非常荒謬的結論,如果再用這樣的結論對未來的行動做指引,結局必然是悲催的。同樣需要注意的事,在擁有足夠統計樣本,但是缺少嚴密的邏輯性分析的情況下,也會得到錯誤的歸納及演繹,比如將公雞打鳴和天亮這兩件事情視為因果關係。

即便歸納演繹的方法使用如此之廣泛,但是它還是具有一個內生性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這個問題就是休謨提出的著名的「黑天鵝」問題,大致意思是:「到目前為止,你所看到的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但是你並不能因此就下結論說世界上沒有黑天鵝」。這就是說,無論歸納的過程多麼嚴謹細緻,都不能確保其外推後的有效性,歸納和演繹之間的有效性,隱含著一個前提條件,就是過去和未來之間具備連續性。如果這種連續性不存在了,這個世界將變得混亂不堪,如果你沒法想像出這種混亂的景象,那麼看看劉欣慈筆下三體人的世界就知道了。

交易的世界裡,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很多東西都在不斷進化,但好在交易背後的主體—人,是不變的,人類的貪婪和恐懼,從未改變,市場在大多數情況下,仍是具備連續性的,讓交易者有跡可循,但是時刻也要警惕「黑天鵝」的出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jJ98WwBJleJMoPMWSE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