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序到有序、從狂熱到理智!對話這些行業大佬,看小龍蝦產業現狀和未來!

2020-03-29   中國水產養殖網

去年的暖冬緊接著今年暖春,讓今年的小龍蝦上市時間較往年整整提前了10-15天。事情如果發生在去年,養殖戶估計會欣喜若狂,「早出蝦、出早蝦」一直以來就是小龍蝦高產、高效養殖的「六字真訣」。但面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養殖戶反而希望今年的小龍蝦上市時間要來的晚一點。為何連續兩年養殖戶對待小龍蝦早上市的積極性反差這麼大?這跟小龍蝦養殖、消費的季節性有關,每年的2、3月都是小龍蝦蝦苗上市的高峰期,作為小龍蝦養殖主產區的湖北省作為這次疫情發生的重災區,在全民隔離共同抗疫的背景下,讓小龍蝦的春季管理工作近乎停止。春季氣溫的快速回升,讓大量蝦苗集中上市,但隨著今年新增養殖面積的減少,市場上的蝦苗也是供過於求。如果今年龍蝦的上市時間能夠推後半個月,隨著全國各地的逐步解封,也就意味著小龍蝦產業可以錯開疫情影響的大部分時間,可以無縫對接小龍蝦餐飲消費端。事與願違,小龍蝦產業還是沒有避開這次疫情的影響。


近期在小龍蝦行業的一些現象還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1、跟去年同期相比較今年的蝦苗價格由去年的高峰期的35元/斤降至近期的9元/斤左右,有些地方甚至滯銷無法出售。

2、蝦苗供過於求,導致大量蝦苗積壓在精養池塘,導致單位面積養殖密度過大,今年的成蝦規格不大,成蝦空殼率有所提升,蝦販在收購環節壓價嚴重。

3、大規格的小龍蝦的價格依舊堅挺,不少地區還逆勢上漲。

4、部分地區養殖戶將苗塘水位降低,將中間平台的蝦苗曬死,重新種草,開始轉向精養大規格龍蝦,減少損失。

5、部分養殖戶開始將部分塘口轉養其他品種,將滯銷蝦苗當餌料喂食轉養品種,消化目前滯銷的蝦苗。

6、隨著全國復工潮開啟,餐飲堂食也在不斷恢復,部分以小龍蝦為特色的餐飲門店陸續開業,但消費信心的恢復還需要時間。


小龍蝦生產加工企業


這幾個現象也是小編在近期在身邊所發生的,反應的是今年的小龍蝦產業很困難,但從業者還是在困境中積極尋求解決辦法。水產養殖網作為一家專業的水產媒體,深耕小龍蝦產業多年,困難時期通過探索小龍蝦全產業鏈(一、二、三產),真實反應疫情下的產業現狀,找到癥結所在,尋求解決方法,希望產業在困境中不迷茫、不恐慌,繼續健康持續的發展下去。

養殖端



現狀

近期跟小編一直聯繫的養殖戶王大姐,她的經歷我想是正是目前小龍蝦養殖端的一些縮影:前陣子蝦販還在給她打電話出高價問她可有蝦賣,但當時因為小龍蝦的產量比較少,著實讓王大姐後悔了一陣子;但近期隨著氣溫升高,每天起的蝦多了,再去蝦販那,蝦販總是以各種理由(規格小、空殼率高、外面餐飲店要貨量少)來打壓王大姐的小龍蝦價格,她的心裡比前段時間更難受。價格、蝦販態度時不時給她來個180度大轉彎,她內心中的波動也是很劇烈。

從中我們能發現什麼問題?

1、養殖戶所面臨的風險是最大的,養殖本就是一件投入大、周期長的行業,所面臨的風險是多方面的,完全不可控。

2、養殖戶在整個的產業鏈當中的位置比較尷尬,定價權可以說完全掌握在上游。

3、養殖戶很難抓住小龍蝦上市早期的高價期,一般主要受養殖技術制約比較嚴重。

加工端


小龍蝦加工端一直是產業鏈當中的重要一環,而德炎水產就是一家創立於1994年,國內最早的小龍蝦生產加工企業,二十餘年專注小龍蝦的養殖、加工與銷售,卓越的產品品質,讓旗下品牌「德炎龍蝦」、「洪湖漁家」聲名鵲起,暢銷海內外市場。小編有機也是採訪了德炎水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范玉龍,希望從他那了解當前小龍蝦加工端的一些現狀、困境以及解決辦法。

水產養殖網:去年公司在小龍蝦品類產品的基本情況能簡單說下嗎?(銷售量,銷售方向、小龍蝦貨源)以及目前公司小龍蝦產品的庫存量大不大?

范 玉 龍:公司龍蝦類產品主要為調味整蝦,蝦尾類產品。年銷量4000噸左右,渠道以餐飲和零售渠道為主,目前基本無庫存。

水產養殖網:今年小龍蝦已經上市,價格較去年下降很多,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成本會不會相應的降低?公司目前是否已經復工?目前公司打算何時收購小龍蝦?今年的收購量會不會有所減少?

范 玉 龍:在人工成本較去年有上漲的前提下,今年如小龍蝦價格一直保持低位運行,可以降低成本,產品售價也會降低,讓利於市場。現階段公司已經正常復工,預計4月初開始收購龍蝦,受疫情影響今年收購量會減少。

水產養殖網:今年的疫情在您眼裡會不會讓小龍蝦產業受到衝擊?

范 玉 龍:國內這塊小龍蝦主要市場還是餐飲,餐飲的困難就不說了,這個不僅僅是小龍蝦行業的困難,好多餐飲企業今年能夠活下去都不錯了,小龍蝦又是季節性消費,今年的消費季節縮短,導致需求量減少,之前我們也說過養殖量並未因疫情減少,反而較去年有所增長,那麼供需關係就更加不平衡了,今年養殖戶會很困難。

水產養殖網:您覺得今年公司有哪些難題需要去面對?

范 玉 龍:往年活蝦價格便宜就會加大生產囤貨,今年會根據訂單來安排生產,活蝦價格不再是決定因素。同質化競爭的問題:口味、品質、成本趨同,惡性價格競爭。渠道變化問題:原有流通餐飲渠道為主的銷售方式會發生較大改變。

總結

由於小龍蝦的季節性消費,疫情導致消費季節縮短。加工端的企業相比較養殖端受疫情影響的應對方式會靈活很多,雖然目前庫存不多,但是考慮到疫情對於大眾消費信心影響,會讓企業改變生產模式:由以往的價格便宜就加大囤貨轉向按訂單來安排生產。相應的未來企業之間競爭會更加劇烈,所以企業要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要考慮產品的競爭力,以及銷售渠道問題。

餐飲端


在終端餐飲方面,我們採訪了兩家銷售模式截然不同的兩家企業,一家是以線下銷售為主的北京胡大餐飲有限公司,另一家是以線上外賣為主的深圳洪堡智慧餐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墮落蝦品牌在全國有1000多家分店)。通過對兩位掌舵(胡大飯館總經理郭冬、墮落蝦創始人李林渡)人的採訪,掌握了解疫情對這兩種不同的經營模式的餐飲企業影響如何?他們又是如何應對這次疫情,以及今後對小龍蝦餐飲發展的看法。


胡大飯館


水產養殖網:目前這次疫情對於餐飲的影響怎麼樣?

郭 冬:疫情前期的影響很大,畢竟影響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堂食在3月25號開始,目前堂食的效果還要繼續觀察。


水產養殖網:針對這次疫情公司有沒有開拓一些新的銷售渠道?

郭 冬:公司從創辦至今,以前全部以堂食為主,由於疫情影響導致堂食消費受阻,為解決這種困境從復工以來,開始嘗試將產品在線上外賣平台進行銷售。目前外賣平台已經運行了十餘天,效果還不錯。


水產養殖網:這次疫情的發生,對於很多餐飲企業的影響很大,您覺得哪些要素是您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最看中的?

郭 冬:目前對於餐飲企業來說本人最重要的是現金流品牌,餐飲這個行業本身就十分看重現金流,這次的疫情讓現金流的重要作用更加體現的淋漓精緻。受疫情影響今後消費者對於堂食消費,會更加注重餐飲企業的品牌,品牌化的經營會更加注重食材的安全以及消費環境的衛生。胡大飯館為了保證店裡小龍蝦產品和品質,一直保證食材從原產地直接供貨到廚房。目前和公司合作的兩家小龍蝦養殖企業目前養殖生產工作正常運轉,希望疫情可以早點過去。

水產養殖網:政府方面針對這次疫情有沒有給與企業一些扶持?

郭 冬:政府方面,已經給企業減免了社保支出,商超裡面的店面,租金相應的有減少。政府方面的扶持是給企業信心,最終還是要靠企業在困境中尋求解決辦法,戰勝眼前的困難。

墮落蝦


水產養殖網:疫情對於公司的影響大嗎?

李 林 渡:疫情對公司的影響還是有的,但總體影響比較小,主要因為公司的銷售模式以線上外賣為主,線下為輔。公司在全國有超1000多家門店,從不同地區的門店銷售情況來看越是國際化的大城市,人口流動性越大,對餐飲的影響越大,相反在一些3、4線城市由於消費人群比較固定影響稍小。


水產養殖網:疫情後期您怎麼看餐飲企業的未來?

李 林 渡:後期對於餐飲行業的影響主要還是取決於疫情的發展情況,目前國內疫情基本已經受到控制,但國際範圍內的疫情蔓延再加上境外輸入病例的增加,會繼續影響人們的消費信心。疫情也相應的影響了經濟發展導致人們的收入水平也會下降,這是一個連鎖反應。


水產養殖網:您認為未來餐飲企業想長久發展下去什麼是最重要的?

李 林 渡:未來規範化、品牌化的餐飲企業會在市場上獲得更多的關注。實體餐飲消費者會更傾向於品牌化的餐飲企業。企業也要進行多元化的發展,墮落蝦在未來也會布局燒烤食品的拓展,豐富自身的菜品品類。

總 結:

從兩家經營模式截然不同的小龍蝦餐飲企業的採訪我們能發現,疫情對於傳統的餐飲企業影響是非常大的,但對於線上外賣營銷模式影響比較小。同時都覺得未來餐飲企業的發展更重視現金流、標準化、品牌;相信疫情的影響都是暫時的,但未來大眾的消費信心的恢復需要時間。餐飲企業在面對疫情影響,也在豐富自身的銷售渠道,菜品種類,儘可能的減少疫情帶來的影響。

政府


小龍蝦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從業者,更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引導。為了帶讀者了解為減少疫情對於小龍蝦產業的影響政府方面都做了什麼,小編獨家採訪了荊州市農業農村局發展中心副主任、首席水產專家趙恆彥。

荊州市農業農村局發展中心副主任、首席水產專家趙恆彥


水產養殖網:荊州是水產大市,也是小龍蝦的主產區,今年的疫情對於整個荊州的小龍蝦產業影響大嗎?

趙 恆 彥:影響很大,荊州是水產養殖大市. 也是小龍蝦主產區,去年將近40萬噸的產量,占全國1/10,全省1/6。今年蝦苗大量滯銷,主要原因是湖北地區主要以蝦稻連作養殖模式為主,小龍蝦上市早期主要以出售早期蝦苗為主,而且蝦苗絕大部分外銷,今年湖北境內新增養殖面積不多內銷基本上沒有量。目前早蝦產量比較低,主要是因為疫情限制了養殖戶出門,導致小龍蝦前期春季養殖管理工作沒有做好。再加上目前蝦苗滯銷,很多養殖戶的蝦苗都在塘口積壓,單位面積里密度過大,導致蝦互相擠占生存空間,今年的蝦規格普遍偏小。


水產養殖網:政府方面有採取措施來幫養殖戶解決相關問題嗎?

趙 恆 彥:

1、政府在盡最大的努力給養殖戶找銷路,但目前效果不明顯。現階段開始鼓勵小龍蝦養戶將部分苗塘進行轉養其他品種(黃鱔、泥鰍、甲魚),用積壓的蝦苗做餌料,變廢為寶。

2、印發春季小龍蝦綜合管理指導,指導幫助養殖戶做好管理指導工作;同時探索養殖基地對接居民社區的直銷銷售路徑。

3、為了保障養殖戶和企業的現金流,政府方面嘗試跟銀行方面溝通來延長貸款期限,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4、未來將成立荊州當地的小龍蝦交易中心;還要加強品牌宣傳,充分利用廣播、報刊、電視、網絡等大眾傳播媒介,宣傳荊州水產品牌,提升荊州水產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水產養殖網:接下來您覺得養殖戶需要去怎樣做,才能戰勝困難?

趙 恆 彥:目前部分苗田較多的養殖戶,可以進行部分轉養(黃鱔、泥鰍、甲魚),讓積壓的蝦苗做活餌料,增加部分收益;目前的蝦價對於很多老養殖戶來說不會存在虧本狀態,由於今年蝦苗滯銷嚴重存塘量大,導致大蝦規格較往年小一點,所以養殖戶要做好塘口管理儘量的出早蝦、出大蝦這樣收益才會更有保證;同時品牌的建立也很重要,無論是進行線上銷售還是線下的競爭,品牌始終是一個加分項,未來政府方面也會加大這方面的宣傳力度,幫助提升荊州小龍蝦的知名度;養殖戶、企業也不要灰心,疫情的影響是暫時的,隨著疫情的控制、消費信心的提升,小龍蝦消費也將回升。

綜合總結

疫情的發生對小龍蝦產業鏈的所有環節都影響很大,這一次的突發事件中,可以說90%的行業都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影響。通過小編的梳理可以看到,目前小龍蝦產業相關從業者都在盡最大的努力來應對這次疫情帶來的衝擊。回看目前的產業現狀,我們是否也要思考,疫情將產業內的諸多問題一次性呈現在我們面前反而是小龍蝦產業今後健康持續發展的一次機遇。

這麼多年了,小龍蝦的供應依然沒有絕對的規律可以遵循,小龍蝦市場行情依然很難用經驗判斷。除了有季節性,小龍蝦還是區域性的產品。小龍蝦產業鏈的信息不對稱以及不透明、受各種因素影響帶來的強烈波動性,是相當長一段時間難以改變的,更不是只靠一兩家企業就能打破的。

同處農牧行業,畜禽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全產業鏈規模化的發展模式逐漸替代了過去的一家一戶式的分散養殖。無論從食品安全、物流運輸、產品加工、銷售渠道都保證了產業的健康發展,產業鏈的通路也逐步打通和完善。目前小龍蝦產業如果想繼續健康可持續的發展下去,這條路勢必也將探索和走下去。疫情對小龍蝦產業的影響只是暫時的,相反會加速從業者對於產業的思考。相信經過這一輪疫情風波,小龍蝦產業鏈上下游各方也都會從無序到有序、從狂熱到理智、從經驗主導到科學主導的洗禮。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要恢覆信心,一線養殖戶是眼下最被動的群體,社會各界應當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產業沒有好壞之分,就算在最艱難的處境,相信也會有與之應對的解決辦法,全國小龍蝦產業近4000多億的產值,不會因為一場疫情就將其擊倒。


作者:水產養殖網 吳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