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開學可延期,但成長不能「延期」

2020-03-01     昌邑市檢察院

資料圖

隨著全國各地陸續開設「空中課堂」,居家學習已成為延遲開學期間的特殊教育模式。

開學可延期,但成長不能「延期」。對於孩子們而言,不管是否上新課、是否走出家門、是否親近同伴,新的一年,每一天都是嶄新的,每一天都有成長的需求,每一天都在汲取新知、積澱思考、積蓄力量。

對於廣大教育工作者來說,更尊重教育本原、更符合教育規律、更貼近孩子需求、更主動地優化教育供給,成為這個特殊時期迫切而重要的任務。

在供給策略上,要實現從「給予」到「激發」、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這就需要廣大教師順應「學生是教育主體」的理念需要,調整心態、轉換角色,從「給予者」「輸出者」轉變為「鼓勵者」「調動者」,主動放手,強化鼓勵和激發。特別是不可一味依賴網絡課程的單向輸出,需做到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線上聚焦高密度、短時長的講授和指導,線下促進自主學習與研究性學習。實現線上指導、線下活動,偶用網絡、重在調動,重構組織、鼓勵交流,連動存量、注意協同。讓學生在主動觀察、研究思考、交流分享中,實現更有價值的自主成長。

在供給內容上,重在道德修養、健康常識、科學素養、藝術修養、勞動實踐、體育健康等多方面的知識提供,將重點放在學生思想的豐富、身心的健康,以及能力和素養的提升上。特別是要拓展多渠道、多載體、多元素的教育形式,如班會、小組討論、分享與展示等,打造「超量供給、限量選用」的資源池,給孩子們提供更多樣、更科學、更適宜的教育供給。

教育之所以生動而豐富,就是因為充滿生命力、富有個性、特點和無限可能。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在供給節奏上,充分發揮智慧,注重長短周期結合,既要有每日活動,如每天都堅持體育鍛鍊、語言類學科的聽說訓練等,也要有以周、月為單位的「長周期項目」,如單元自學、讀書計劃、專題學習等。鼓勵同學們在點滴之間、潛移默化之中,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獲益終生。

當然,不同學段的孩子,需要根據不同的年齡特點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因地制宜。比如對於學前幼兒,要落腳在「老師為年輕家長提供育兒良方」上;對於中小學生,要落腳在激發與鼓勵上;對於大學生,要落腳在基於個性成長的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上。

特殊時期,帶來特殊的挑戰。廣大教育工作者應以更高的視野、更寬廣的胸懷、更冷靜理性的思考,主動對教育教學的供給進行優化,促進教育的內涵發展,為教育的發展前行積蓄更大的力量。

(作者為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副書記)

(來源:人民日報)

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刊發此文只為了傳播信息,不用作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私信聯繫刪除

�ӱm���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_XnlnAB3uTiws8K-Ua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