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字」關注我們!
「王醫生不僅醫術好、醫德好,人品也好」
近日,在茶嶺鎮承包稻田的雲南人劉龍富因患眼疾,被家人送到懷寧縣高河中凱眼科醫院就診,主治醫生王中凱接診後,經過檢查,只是眼裡有異物導致發炎,他小心翼翼地取出異物,簡單開一小瓶消炎眼藥,並叮囑他好好休息幾天。劉龍富馬上趕到眼睛輕鬆了許多。「我來時以為就醫費至少要400元,但不到10分鐘的時間就醫治好,而且只用了不到20元費用,王醫生不僅醫術好、醫德好,人品也好。」劉龍富高興地說。
1
「高河的那個王醫生什麼時候再過來,他真是個好人,我要好好謝謝人家。」今年102歲的桐城市汪程氏老人每次與家人談起2年前治好的眼睛,老人都會這樣說。原來,程氏老人是桐城雙港鎮青城村人,一共生育了3名子女,一家五世同堂。2年前,老人感覺視力不好,逐漸視物模糊,無法一人行走。在家人的陪同下到醫院求醫,王中凱認真仔細地為老人做了各項檢查,確診為老年性白內障,且符合做白內障手術的條件。考慮到老人百歲高齡,白內障手術難度和風險都比較大,為確保手術順利進行,王中凱專門為老人制定了精密的手術方案,充分考慮所有細節,汪程氏老人成功做完右眼白內障摘除手術,兩天後,她終於重見光明。當王中凱為100歲高齡的汪程氏老人揭開紗布的時候,老人高興得像一個孩子一樣。
「聽說中凱來了,我們都高興,也放心了」
這幾天,王中凱帶著醫護人員來到黃墩、洪鋪等鄉鎮的8個村開展「勞模去扶貧」義診活動,為眼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診療服務。
1
每到一村的義診現場,就被群眾團團圍住,王中凱和醫生們不顧路途勞頓,立即開始義診。診台前,他們一邊耐心回答群眾提出的問題,一邊為群眾登記檢查。70多歲的程久明患高血壓、糖尿病多年,近年來視力越來越差,基本上不能再外出幹活。這不,聽說中凱醫生要來村裡免費看病,一大早他就來到村部等候。王中凱給他作仔細檢查後,告訴他患有老年性白內障,並他說:你不要擔心,先注意控制血糖、血壓,再手術治療,會改善的。另外,你平時飲食要注意點,儘量吃得清淡些,少吃肉、鹽、甜食,多吃蔬菜水果,病情會好轉的……說得老人家轉憂為喜連聲道謝。在義診現場,源潭鋪村80多歲的朱傳授老人說:「去一趟城裡醫院不容易。我的眼睛這兩年老是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東西,我想來檢查一下眼睛有沒有問題。聽說中凱來了,我們都高興,也放心了,我是特地在老伴的攙扶下一早就趕過來的。」隨後,王中凱對他進行了詳細的檢查,反饋了病情,並叮囑他適度用眼,注意休息,並派車接送他到醫院治療。
從醫28年來,王中凱為五保老人、貧困戶等困難群體免費篩查病人36800例,免費醫治白內障手術2400台,自己倒貼費用超過100萬元。同時,他還從2014年開始,再拿出100萬元,用5年時間免費為全縣貧困人群醫治1000例白內障手術。
「我的想法很簡單:儘自己力量把好事做到底」
王醫生來了,大家排好隊,一個一個看,不著急。」近日,在宿松縣破涼鎮雪鎮村,王中凱再一次帶著醫療隊為貧困群眾義診。每次到一個地方開展義診,一天最多只能篩查150病例,但看到那些趕來的患者,他實在不忍心「按時下班」,只能不停地檢查。一次在下倉鎮開展義診時,一天下來10多名眼科醫護人員共篩查病例240人,王中凱一人就看了86個病人。精湛的醫技、嚴謹作風和熱誠的服務,受到了當地政府和百姓的廣泛讚譽。
1
懷寧縣與宿松縣是對口幫扶縣,王中凱了解情況後,毅然在去年10月份來到宿松縣投資3000萬元,開辦了一家眼科醫院,40多名員工一大半是宿松本地人。有人問王中凱:「在懷寧行醫都那麼累,你何苦還到宿松去投資行醫,圖什麼呢?」「我一不圖錢、二不圖官,圖的是為貧困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把健康扶貧做精準、做紮實、做具體,讓貧困人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我的想法很簡單:儘自己力量把好事做到底。」王中凱總是這樣回答。
治病要找准病根,扶貧要力拔窮根。王中凱積極與宿松縣相關幫忙和鎮、村對接,及時派出扶貧幫困醫療隊,幾個月來,醫療隊在宿松縣逐步擴大幫扶範圍,先後走進了21個鄉鎮、105個貧困村,為2870餘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進行了免費篩查,實施免費手術267餘例,為貧困患者累計減免費用達60多萬餘元。「這樣的活動我們今後會長期進行下去,為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王中凱說。(檀志揚)
主 辦 / 懷寧縣融媒體中心
本期編輯 / 陳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