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入職教師的第一天起,武升錦就決心紮根鄉村,堅守他熱愛的教育工作。36年來,他堅持在鄉村小學執教,儘管罹患重病仍不舍他那心愛的工作崗位,用一顆質樸的愛心點燃了山里娃的希望。他被評為安徽省首屆最美教師,獲評安徽好人、中國好人。
1983年,高中畢業的武升錦紮根當地,在草場小學當起了鄉村教師。草場村地處埇橋區夾溝鎮西北部,三面環山。過去條件艱苦,通往學校的山路崎嶇坎坷而且險象環生,學校的教室只有幾間破舊的茅草屋。一到冬天,呼嘯的寒風刮進教室,凍得孩子們瑟瑟發抖。武升錦就從自己微薄的收入拿出一部分買來材料,自己動手修補教室,糊住漏風的窗戶,為學生擋風避雨。
「那時不僅條件艱苦,村民的觀念也落後。」武升錦說,當時不少村民認為孩子讀不讀書無所謂,導致很多學生輟學。為了改變這一狀況,他一有空就去家訪,碰到家庭困難的孩子,他便自掏腰包資助學習用品;遇到想輟學的孩子,就耐心細緻地勸說讓他們重返課堂。
後來,周圍群眾外出打工,大家的日子漸漸好起來。武升錦一家卻依然守著大山,清貧度日。家人不理解,勸他另謀生計,而武升錦卻十分不舍:如果人人都走出山村,山旮旯里的孩子誰來教育?來到學校,看到幾十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武升錦毅然決定留在山裡的三尺講台上。
如今,草場村教學點不僅有了明亮的教室,還有電腦室、圖書室,各種教學設施一應俱全,山溝里的孩子也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全鎮在線課堂共有6個教學點,草場村教學點就是其中之一。
多年來,武升錦始終從事繁重的複式班教學工作,每周30多節課。為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他常年堅持早晨六點半到校,通常是給這個年級上完數學課,又馬不停蹄給另一個年級上語文課,再跑去上音樂課、美術課、科學課,幾乎沒空放鬆和休息,一天下來,頭昏腦脹。「還能堅持嗎?不行去醫院。」面對家人關心,武升錦總是默不作聲,咬咬牙挺過去。
由於長期積勞成疾,2016年9月,武升錦突發腦溢血,倒在了工作崗位上。在重症監護室醒來後,他不是關心自己的病情,而是問:「我的學生怎麼樣?」學校的學生們自發地疊起了千紙鶴,寫上了祝福的話語,託人帶到了武升錦的病床前。一個多月後,在妻子的攙扶下,他又回到了校園,來到了學生中間,坐著給孩子們上課。「武老師真是個好老師!」每當他聽到鄉親們的讚揚,心裡總是暖融融的。
武升錦說:「我選擇了教書育人,就一生無悔!」正是他的執著和堅守,為山里孩子撐起了一片藍天,給孩子們燃起了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