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評論: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
近日,一段視頻開始在網上流傳。四川仁壽的一名男老師從後門進入教室,準備將手中的雨傘撐開放在地上,另有一名男生緊隨其後。
男生雙手緊握疑似磚頭物件,短短10秒內向其頭部砸了9次,致該名老師倒地不起。
這名男生欲再次上前擊打,但被教室里其他學生摟抱住,被砸傷男子在牆上留下的血跡清晰可見。
事情發生之後,當地警方也發布了相關的警情通報。
據悉,事情發生於四川仁壽縣某中學,當時15歲的中學生顏某因對老師的日常管理不滿,於是用磚頭將老師在教室內打傷。
關於這位被砸傷的班主任,有相關知情人說:「這名受傷的班主任老師30多歲,平時很敬業,目前,被打教師因顱內損傷,正在醫院接受治療。他的父親已離世,目前他母親在醫院內守著,希望這名老師能逢凶化吉,早日康復。」
近年來關於「教師不敢管學生」的現象似乎成了一個常規話題,甚至不時出現老師因為合理教育而被學生打罵的情況。
為此,《人民日報》曾發文痛批當前的教育亂象:《老師不敢批評學生,誰之過?》
古語都說,嚴師才能出高徒,老師不敢批評學生,不敢管教孩子,當受其害的就是孩子。
慣子如殺子!孩子是一棵正在生長的小樹苗,只有及時修剪與培養,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為了給盡職盡責的老師們「撐腰」,今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其中要求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
對此,有網友表示把懲戒權還給老師,這代表了整個社會對教師職業的尊重:
也有網友建議懲戒權也應注重分寸:
還有許多網友提出擔心,認為懲戒權會給老師更大的壓力:
有的網友還建議:應該修改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不能讓那些熊孩子和熊家長無法無天。而為什麼教師懲戒權的出台會在網上出現這些爭議之聲?
究其原因,無非都是來自家長的擔憂。
但其實,家長要知道,善待老師,就是善待孩子未來。
家長對待老師的態度,決定了孩子對待老師的態度。
信任老師的孩子,往往能快樂學習。
懷疑老師的孩子,連課都不願意好好聽。
對於懲戒孩子,家長要知道,老師合理地管教學生,目的並不是懲戒,而是讓孩子意識到錯誤成本,對自己的錯誤行為進行矯正。
學校教育不僅應該讓學生學到文化知識,還應該讓他們學會遵守規則。而負有傳道授業解惑之責的老師,本應該是知識的傳授者和規則的維護者,他們應該有足夠的威信和尊嚴。
「好的教育,必定是寬嚴相濟、獎懲分明的;
好的老師,必定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老師能否放心地管教孩子,取決於家長的支持。
為了孩子,希望所有家長都能站到老師身旁。
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老師的壞話
家長需要樹立權威,同樣,老師也需要樹立受孩子信賴的形象。
家長應該讓孩子相信,老師是專業的,老師很看好每一個孩子,也會教好每一個孩子。
這樣孩子才會擁有自信,願意跟隨老師好好學習。
和老師保持定期且及時的溝通
教育絕不只是老師的事,家長一定要參與進來,才能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
一旦發現問題,不要焦急,也不要盲目解決,多和老師溝通,多商量,爭取得出最佳解決辦法。
信任老師
家長對孩子的愛可以理解。
但沒有懲戒的教育是缺鈣的教育。如果沒有適當的管教和懲罰,一味地遷就和溺愛孩子,只會讓孩子越走越放肆,越長大越難以管教,走向社會,難免會經受更大的懲罰。
馬雲曾說:「教師不敢懲戒,就像開車不踩剎車一樣危險。」
我們都知道,管你最嚴的老師,其實最希望你好。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想教出頂天之地的學生,必須讓老師先站直了,為了孩子,請善待老師!其實我們敬重的不僅是老師,更是家庭的未來和國家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