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的工具機,相對於日本工具機,有哪些缺陷?

2019-08-05     INNOCUT

「日本雖小,雖有大製造」,日本的製造業一直以來都是世界隱形冠軍,無可厚非,誰也不能反駁,日本的製造業為何如此突出,一是機器的技術,二是人才。

對於日本的工具機與國產相對比,都有都有缺陷?

機器差距

國產工具機在加工方面,這些年雖然通過不斷的技術優化,取得良好的進步,但是在軍用加工方面還是存在不小的差距,超高精密技術方面有待加強完善。

人員技術差距

技能的差距,對於生產企業更注重性價比,不斷優化價格,導致性能與價格成比,未能真正去考慮質量問題,只是利益放大化,單一的複製,急於求成,導致企業和人才忽視鑽研高精度的生產加工,相對於日本和德國,我們更加缺乏的是工匠精神。

我國的工具機行業,由是起步晚,與日本德國的相對比,在數控系統、伺服驅動、絲槓導軌,還是人員技能,裝配等方面都存在極大的落後。

工具機是多元素技術融合,需要長期不斷的優化學習及積累,整體發展最為重要。

現市場雖然都打著技術精湛的口號,但是沒有對比就能忽視差距,一對比,各方面問題一一呈現,自多掩耳盜鈴,不如拋棄干吼,實打實的提升工具機性能,功能。

國內對於生產加工高精密的零件,多數是採用進口工具機來完成,工具機是工作的源泉,無論是從材料再到工藝再到控制,最後到加工,逐一體現出落後觀。

目前工具機品牌就有馬扎克、天田、大隈、森精機、捷太科特、牧野、小松、會田、三菱、沙迪克、西鐵城、不二越.富士、東芝、兄弟、津上、瀧澤、遠州、岡本、宮野、霍科斯、速技能、中村留、三井精機、豐和、富士、松浦、高松、浜井、倉敷、太陽工機、和井田、庫吉瑪、住友重機.芬太克、發那科、池貝等.....上百家。

對於工具機生產加工技術而言,雖德國、瑞士工具機在前,但日本在某一隱性領域優勢非常大,如松浦,浜井等企業,只有幾十個人,但獨特的技術和實力都很驚人。堅持研發新技術、新工藝。

日本製造在世界雖有口碑,但是他們仍然堅持研究新技術,新工藝,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現下國產企業滿足於低端市場,一直走著老思想,老套路,不敢去探索中高端,缺乏信心和動力,對於技術的探索嚴重不足,這方面需要像日本進行孜孜不倦的學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NxVTm0BJleJMoPMQm7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