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因為生活節奏過快,不好好吃飯,越來越多的人胃都不太好了,患上胃病後一痛起來,什麼好吃的東西也吃不下。時間長了,腸胃的吸收消化功能也會受到影響,人體得不到充足的營養,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不會很好。
胃不舒服之後,大多數人為了緩解不適的症狀,都會選擇吃藥來解決,但我們都知道是藥三分毒。胃,三分治七分養,光靠吃藥可能並不能達到理想的狀態。今天就教大家幾個胃病的特效穴位法,沒事多按按,幫助修復胃黏膜,胃也變舒服。胃不好別光依賴吃藥,這幾個穴位是胃黏膜的修復器,沒事按兩下,說不定比你吃藥還管用!
人體自帶養胃穴
足三里,促進胃酸分泌。
取穴:足三里穴位於人體小腿,膝蓋四橫指的下方,用拇指使力按垂直向下按下,堅持十分鐘左右。
功效:足三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過可能沒有多少人知道它也是胃經合穴。早在唐代,藥王孫思邈就常用艾葉溫灸足三里。按摩足三里能通經活絡,通過對於此穴位的按揉,能促進分泌胃酸,不但止痛,還能讓胃變得舒服。
內關穴,幫助寬胸理氣。
取穴:內關穴在我們手臂前小臂的正中間的地方,也就是腕橫紋兩寸所在,在按行按揉時,需要我們多加用力,這樣才能更好的達到刺激,起到它的作用。平時時間不要太長,堅持重複按壓十五分鐘就可以了。
功效:對於緩解腸胃疾病而言,內關穴是必不可少的。內關穴屬於心包經,對於寬胸理氣來說起著積極的作用,晚上多按按可以有利於安神,緩解胃痛來說也是非常不錯的。
中脘穴,緩解消化不良。
取穴:中脘穴有肝臟和胸骨下方的中間連接處,我們可以用手掌往肝臟上推一掌即可,晚上可以採用仰臥的方法,用手指使勁的往下按壓,堅持五秒後恢復,接著再重複十次即可。
功效:中脘穴對於緩解胃腸疾病來說,是一個很關鍵的穴位所在,它是跟小腸大腸等都是相關的。對於中脘穴進行按摩,可以幫助改善胃痛、消化功能差、噁心嘔吐等多種不適的症狀。
胃不好的人,飲食上應該怎麼調理?
秋葵:秋葵中當中最主要的就是它黏黏的汁液,平時在做飯時不要將它洗掉,當中的營養都在上面。這些是由黏性的特質是糖蛋白、果膠和多糖,對於腸胃不好腸道蠕動慢的人而言,多吃秋葵能加強消化,緩解便秘,還能保護胃部的粘膜。胃不好難長壽!堅持經常多吃秋葵,修復胃黏膜,養胃又護胃。
藕粉:藕粉相信大家都吃過,就是以蓮藕為主要食材製作而成的,它當中有著含量豐富的黏液蛋白以及膳食纖維。沒事吃點有助於排出體內的油脂,在胃部形成保護粘膜,有利於養好腸胃。
猴頭菇:在菌類當中,猴頭菇是有著很高的營養價值的,最主要是它有著非常好的調量腸胃的功效,沒事吃點沒但對消化好,還有大大的降低患胃癌的風險。猴頭菇能改善人的胃口,促進修復胃粘膜,促進胃部的修復和穩定。
黑糯米:根據古農醫書記載,黑米可以健脾養胃,黑米當中有著花青素,是一種天然的色素,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抗氧化。沒事吃點可以保護胃粘膜,使它免受傷害。
胃不好的人,可以多按自帶的養胃穴,再配合上飲食,慢慢養出好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Np-o3IBfGB4SiUw3j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