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育兒的媽媽,最害怕的就是生病,孩子生病已經很折磨人了,更別說是身為主要照顧者的我,一倒下,完全沒有親人可以接手,最近我就碰到這樣的狀況,從來沒有跟女兒分離這麼多天,我是怎麼安排孩子的身心準備呢?
因為父親、爺爺、奶奶都是大煙槍,導致我從小患氣喘,特別容易被呼吸道疾病傳染,兩周前,我們在吃飯,一旁走過一位沒戴口罩、正在劇咳的小姐;我心裡不斷犯低咕:『完啦、完啦,這下要中了!』果然,當晚我突然冷醒、不斷發抖,似乎就要發燒了,趕緊拿成藥跟類固醇噴劑先擋,把枕頭墊了老高才能入睡。
隔天起來,整個人頭暈不說,感覺肺活量不足、很難呼吸,勉強送孩子上學後,我咳了濃痰,吐在衛生紙上時嚇傻,那塊濃痰竟然是暗紅色的血,不是黃痰帶血絲,是整塊紅的,趕緊去醫院挂號,醫生看了X光片也傻了,說:「你這是肺炎,必須馬上住院!今天病人裡面你最嚴重!」原來我的右肺整個是白的。
雖然明知病情嚴重,但第一時間,我還是想著要是住院,誰去接女兒?誰幫忙照顧?只能硬著頭皮問醫生:「可不可以不住院,我傍晚還要去幼兒園接小孩。」醫生沒多想,回我:「你這個攸關性命,叫你媽媽去照顧啊」我便全盤托出:「我沒有爸媽、沒有兄弟姐姐,我們家只有我跟女兒兩個人。」
換醫生說不出話了,半響才說:「你確定不住院?那劑量要加重!兩天後複診,如果沒好轉,還是要住院!」他不放心地提醒:「你一定要複診!不能開玩笑!」回家以後,跟孩子商量,女兒看我臉色慘白、喘不過氣,主動說:「媽媽,我覺得你還是去住院比較好!」我立馬連絡人,還好曾照顧睿睿的保姆願意幫忙,便收拾了行李,將孩子寄宿在她們家。
自從孩子出生後,這5年多來,我沒有完整放過一天假,第一個晚上,本以為自己雖然在生病,但『應該算是落了一個清閒』,沒想到母性使然,還是忍不住擔心孩子的狀況,甚至有一種『女兒出嫁了』的空巢感,不曉得媽媽們是不是都閒不下來,醫生叮嚀我休息,但我整個就是勞碌命發作。
這一周,孩子都沒有主動提出要找媽媽的意思,保姆為了讓我放心,一直傳照片、視頻來分享,鼓勵我好好養病,才能把孩子接回來,到了第三天,跟女兒通過一次電話,但她完全沒說想我,還一直想趕快結束對話的樣子,面對進廠維修的媽媽,似乎看起來一點都不擔心啊!
直到接回來那天,哇,不得了了,一看到我就緊緊抱住,拿臉不停磨著我的手,沒多久又哭了起來,老師才告訴我,孩子這幾天在學校很容易生氣,把心事都藏在心裡,之後我刻意花了幾天,去填補那一周的空白,所以,想把這樣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1、告訴孩子自己的病情,鼓勵他們思考如何處理最好。
我在第一次看病、知道病情嚴重後,便回去找女兒商量,當時我還有些猶疑不定,但平常大大小小事情,我都跟女兒討論,長期累積下來,她對事情有自己的想法,當女兒主動說:「媽媽,你還是去住院吧!我會自己照顧自己,這樣不行,你看起來好像快死了。」我就知道她已經有了準備。
2、教導他們保護自己的方式,可以向誰求助。
雖然平時都有教孩子保護自己的方式,但真的要上場前,大人還是要多叮嚀,包括誰是可以信任的?萬一可以信任的人,突然不能信任了,又要找誰?我一直認為,若是碰到危險或困難,讓『更多人知道』比『死守在心裡』要好,這些我都反覆提醒孩子。
3、接孩子回來以後的陣痛期
睿睿回家以後,會故意耍任性,似乎在試探媽媽到底愛不愛她?或可能是在發泄前一周想媽媽的委屈,我平常大咧咧的,刻意花了許多時間去把她當小寶寶哄,重新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也順道提醒她:「媽媽病好了,生活要慢慢回到正軌,不可以任性!」老實講,這陣痛期真的會讓人不斷發火,但壓抑心中的怒氣,改用溫暖與包容對待,也就過了,過了就沒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