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餘杭一名孕38周的產婦周女士(化名)剖宮產時突發心臟驟停,經醫務人員全力搶救,將產婦從「鬼門關」拉回。目前,該產婦已平安度過危險期,即將轉入普通病房。
產婦突發心臟驟停
周女士是一位二胎媽媽。10月6日,產科為這位「疤痕子宮」的二胎媽媽進行了剖宮產術。
「哇哇哇」——隨著一聲哭聲,12點06分,周女士迎來了她的「二寶」,然而,意想不到事情發生了。
一分鐘後,周女士突然劇烈咳嗽了幾聲,隨之面色發紫,神志喪失,心臟停跳!
「產婦心跳呼吸驟停,馬上急救,呼叫999!」產科主刀醫師費冬面對這一始料未及的狀況立即做出判斷。
心肺復甦、氣管插管、深靜脈穿刺置管、動脈穿刺置管,腎上腺素、甲強龍等一系列搶救藥物第一時間從兩路靜脈通路進入周女士體內……
多學科搶救與死神爭奪生命
12點10分,心內科、麻醉科、ICU等多學科醫生、護士趕到手術室參與搶救。餘杭區高危孕產婦急救專家組組長、心內科主任醫師袁紅接到電話通知後也「飛車」趕往醫院。
12點15分,周女士自主心律恢復,血壓80/18mmHg。ICU副主任吳雲龍立即行床邊超聲檢查,發現下腔靜脈內有漂浮影,右心擴張明顯,考慮肺血栓栓塞可能。
肺血栓栓塞一種非常兇險的婦產科併發症,發病率約為千分之一至三,從發病到死亡只要幾分鐘,孕婦和產婦是高危人群,死亡率高達70%。
12點40分,周女士的血壓、心率、氧飽和度等循環在心內科、ICU 、麻醉科等多位專家的保障下維持在正常範圍。產科立即繼續完成手術。
13點15分,手術完成,周女士血壓、心率、尿量在藥物維持下穩定,轉入ICU進一步救治。
轉入ICU 的周女士雖然血壓、心率有所穩定,但仍處於危險期。醫務部迅速組織召集院內相關多學科討論制定診療方案,多位專家從休假中緊急趕回醫院。
袁紅醫師、常務副院長楊子健、浙二餘杭院區ICU主任黃曼以及產科、心內科、呼吸內科、血管外科、超聲科、放射科等專家先後多次進行多學科診療模式,確定救治方案。經醫護人員日夜守護,周女士情況穩定,今天將轉入普通病房。
延伸閱讀:孕婦肺栓塞及成因
孕產期肺栓塞是由內源性或外源性血栓堵塞肺動脈或所屬分支而引起的肺循環障礙綜合徵,是孕產婦(尤其是剖宮產術後)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可危及產婦生命。
在懷孕期間,孕婦子宮變大,壓迫腹部的靜脈,導致血液回流受阻,常常會引起下肢及盆骨靜脈曲張;此外在孕激素的作用下,產婦的血液往往呈高凝固狀態,血液黏稠度高,如果再加上久坐、久臥,血液循環不暢,就很容易在骨盆或下肢靜脈形成血栓。這些血栓一旦崩落,就會隨著血液循環到達肺,把肺動脈塞住,引起肺栓塞。
如何預防孕期肺栓塞
1.早期下床,避免長時間臥床或靜坐。不能走動的話,也要儘量活動腳踝。做完手術或者生病也不要一直在床上躺著,實在不能下床活動也要把腳墊高十厘米左右。分娩當天產婦就應該下床活動,做適當的運動,既能預防肺栓塞,也有助於產後恢復。
2.注意飲食。產後不宜吃過多的高蛋白食品,注意飲食均衡,適當吃些清淡食物,多吃蔬菜,多喝水。
來源: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