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表達能力弱」?不想孩子長大沒出息,家長要學會這3招

2019-09-22     蜂蜜媽媽

文/蜂蜜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家長對孩子的要求總是非常高,因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光是小時候招人喜歡,長大後有出息更加重要,但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並看不出來這個孩子到底能不能有出息,所以就通過孩子的言行舉止還有語言表達能力就能初步判斷,這個孩子到底能不能成大器,一般人們都喜歡那種,看起來落落大方的孩子,最好是與人交流的時候毫無障礙,尤其是媽媽帶出門一旦看到熟人,讓打招呼就能大方打招呼的,而不是抱著媽媽的腿,或者是堆在媽媽的身後,這樣在大人的眼中就是沒禮貌和沒出息的表現,那麼孩子有這種性格到底是誰的問題?

為什麼孩子會有表達力弱的問題?

1. 受家庭環境影響

都說環境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的確是,因為在孩子最開始學東西和走路思維開發的時候,幾乎都是在家裡度過的,長期生活在一個非常不苟言笑的家庭,或者是父母都是比較內向沒有聲音的那種家庭,孩子多半也是內向的性格,就算你給她們出去玩的機會,他們也喜歡宅在家裡不見人。

2. 與人溝通少

這就是一般孩子通常會面臨的問題,在家長眼裡孩子多大都是孩子,所以對孩子的保護也就會更加強,這樣就會限制孩子的自由,因為怕孩子出現意外,幾乎都是把孩子關在家裡,或者是就算孩子出門他也要跟著,這樣孩子與人接觸的機會就會非常少,那麼自然就喪失了這個表達能力。

3. 性格孤僻

性格幾乎就是與生俱來的,要說後天影響也是有關係的,像這種性格孤僻的人就是那種把自己封閉起來的人,他們不喜歡與人溝通,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進不去出不來,所以長期這樣就會喪失表達能力。甚至永遠都難以在擁有。

對於孩子表達能力弱,家長要學會這3招

1. 讓孩子有自己的空間

家長最容易犯的一種錯誤就是想要全面掌控孩子,這個做法對孩子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是非常不好的舉動,家長要給孩子屬於他自己的空間,讓她發揮那屬於孩子活潑的天性,這樣孩子的心理才會健康,自然就喜歡與人表達。

2. 多和孩子玩語言類遊戲

孩子在3歲的時候,就是大腦發育的最高峰,所以這個階段是家長想要孩子學會什麼的最佳時期,要沒事就和孩子玩你畫我猜,或者是成語接龍,你演我說等遊戲,這樣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自然會就不會怯場啦。

3. 對鼓勵孩子交友

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交朋友的意義不大,因為到了一個階段就自然會有新的朋友,但是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你不讓孩子交友,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就得不到鍛鍊,你到了一定的場合都不會說話,這孩子怎麼能有出息?

-----------------------

對此你們還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螢幕下方留言

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帶給您需要的有用的信息,也希望能夠在育兒方面對您有所幫助,您的支持是我們的最大動力。有任何育兒困難和疑問都可以留言或評論給我們,大家一起探討~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兒母嬰知識、心理健康、成長發育都在這裡。關注@蜂蜜媽媽,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BW8hm0BMH2_cNUgdna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