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有泡沫,是糖尿病起起的腎病嗎?

2019-11-22     糖尿病同伴

糖尿病10年的老王最近發現夜尿增多,尿液中時常會有泡沫,且泡沫久久不能消失。他想可能是出現了糖尿病腎病,可把他嚇壞了,就趕緊到醫院檢查。

那麼糖尿病人泡沫尿等於糖尿病腎病嗎?

尿液中蛋白含量異常升高是引起泡沫尿最常見的原因之一,也是各種疾病尤其是腎臟病的重要臨床表現。相信很多糖尿病友都遇見過小便後尿中有泡沫的情況,那麼,尿中有泡沫就一定是蛋白尿嗎?有泡沫尿就一定預示著得了糖尿病腎病嗎?


▎正常人的尿液:

尿液透明清澈、無泡沫或泡沫很快消散,顏色呈淡黃色或黃色。

▎蛋白尿:

有蛋白尿時一般都會繼發出現泡沫尿,這種泡沫尿的特徵是尿液類似於啤酒,表面漂浮著一層細小的泡沫,久不消失。

▎尿糖增多:

尿液中的有機物質(葡萄糖)和無機物質(各種礦物鹽類),也可以使尿液張力增強而出現泡沫,但這種泡沫一般較大,且很快就消失了。


蛋白尿和尿糖過多都會引起泡沫尿,這兩個泡沫尿由於成因不同,處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尿糖過多引起的大泡沫尿,長期尿糖過高,糖友的尿道會處在酸性環境,利於細菌繁殖,很容易引發尿路的感染,因此,積極調控血糖,泡沫就會逐漸減少。
而蛋白尿引起的小泡沫尿,往往預示著腎臟可能出現了問題。如果是蛋白尿泡沫,那麼就需要在降糖的同時,提高免疫,消除炎症,修復受損的腎臟細胞,使腎臟負擔得到緩解,避免糖尿病腎病的惡化。

因此,尿液中泡沫增多不一定就是得了糖尿病腎病,但如果發現尿里的泡沫變多了,最好去醫院進行檢查。

糖尿病腎病的危害

1、神經病變。兒童糖尿病的神經侵害重要是於四周神經與四周神經的脫髓鞘病變有關,這種脫髓鞘轉變與四周神經髓磷脂經非酶糖基化作用,引起免疫球蛋白的沉積及糖化終產物的形成年齡有關。表現為肢體麻木,刺痛,燒灼感。病程長者,可伴有胃腸功效混亂及排尿障礙等自主神經病變,中樞神經也可受累如腦萎縮等。

2、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是兒童糖尿病最常見的急性併發症。其產生和發展與多種因素有關,如沾染、飲食失控、胰島素治療中斷等。酮症酸中毒的產生,一方面與胰島素的盡對不足有關,另一方面與胰島素拮抗激素的相對或盡對增加有關。如生長激素,有發動脂肪分解,導致大批生酮胺基酸的產生及高血糖素等。酮症酸中毒時,重要表現為噁心、嘔吐、嗜睡、昏迷、呼吸急促深大、口唇櫻紅、呼氣有爛蘋果味、血糖升高。

3、骨關節病變。骨關節病變的重要表現為骨礦物鹽減少,骨密度減低,掌骨x線皮質變薄,其原因不明。高血糖時腎小管鈣和磷的重接收減少,可能是骨礦物質減少的原因之一。另一表現是關節運動受限,雙手手掌不能合龍,但多無疼痛。其原因可能是肌腱膠原組織的糖基化導致的微血管病變有關。

這些糖尿病友更易出現糖尿病腎病,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觀察尿液中泡沫的變化,定期檢查,及時治療。

1、血糖控制不佳。血糖控制不佳會加速糖尿病腎病的發生髮展,而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明顯延緩其發展。

2、糖尿病病程長。糖尿病病程越長,糖尿病腎病患病率越高。1型糖尿病患者病程在5年以下者,發生糖尿病腎病的可能性很小,以後逐漸升高,病程在20~25年者糖尿病腎病患病率最高,達到40%左右。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5年及以下的糖尿病腎病患病率為7%~10%,病程20~25年者患病率為20%~35%,病程大於25年者患病率更高。

3、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同時患有高血壓時,或微量白蛋白尿時出現血壓升高,可加速糖尿病腎病進展和腎功能的惡化,加重尿白蛋白的排出。

4、遺傳因素。糖尿病腎病的發生有家庭聚集現象,在一些有高血壓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率明顯高於無高血壓家族史的患者。


糖尿病治療腎病預防具體如下:

1、一級預防:從健康人群進行宣教,對直系血親有糖尿病或者體重超標、工作性質以辦公室為主等高危人群,要注意定期篩查,通過體育鍛鍊,飲食控制預防糖尿病;

2、二級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定期篩查體檢,及時發現糖尿病,血糖不正常或已確診糖尿病時,要積極通過生活方式,甚至藥物干預建霞治療,防止併發症;

3、三級預防:得上糖尿病要防止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發展,提高生存質量、生存壽命,腎病患者要加強血壓和血糖的控制,飲食少鹽少油,以優質蛋白攝入為主,患者得糖尿病後,不可諱疾忌醫,通過飲食、運動、藥物治療、自我學習、血糖監測等管理較好的控制,不得或少得併發症,提高生存質量,延長壽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BO_sG4BMH2_cNUg7lC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