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摩根史坦利發布的資料表示,到了2040年,自動駕駛飛行汽車市場價值將達到1.5萬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0.4萬億元)。筆者調查發現,現在參與了飛行汽車研發布局並且已經取得不錯進展的的幾家大型企業都將飛行汽車的落地時間定在了2030年。而按照Uber的調查數據,到了2030年,城市基礎建設將面臨城市化帶來的巨大壓力,60%的人口將遷徙進入城市生活,現有的公共運輸布局即使將地面和地下交通資源的利用達到最大化,依舊難以支撐,此時城市空中短途出行的解鎖勢在必行。
這一巨大風口不論是初創企業還是我們熟知的谷歌、Uber、吉利等公司,甚至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都已經入局。
波音公司
早在2018年的范堡羅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上,波音公司首席技術官Greg Hyslop就表示,其非常看好飛行汽車的未來,並且波音公司現有的技術能夠支撐其打造安全的飛行汽車。「自動駕駛飛行汽車將是一個擁有巨大潛力的市場,波音的Boeing NeXt部門將用來解決開發飛行汽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Boeing NeXt部門由波音公司風險投資業務HorizonX副總裁Steve Nordlund領導,未來將利用整個公司的資源來促進發展,如果進展順利,Boeing NeXt還將從波音公司獨立出來,這足以證明波音公司對飛行汽車的重視。
波音飛行汽車原型PVA
此外,考慮到飛行汽車的自動化和電氣化,波音公司還與人工智慧公司SparkCognition建立了合作,雙方將使用區塊鏈技術和人工智慧來開發一種空中交通管理系統。這一新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統可通過追蹤無人駕駛飛行汽車在空中的飛行路線和狀況,為飛行汽車分配交通路線和通道,提高安全係數和運營效率。
在電氣化方面,波音公司投資了電力和電池動力技術相關產業,為未來的電動飛行汽車做準備。
吉利
作為中國家喻戶曉的汽車集團,吉利的動作一直堪稱大膽,此前吉利全資收購了飛行汽車公司Transition,進軍飛行汽車產業。Terrafugia公司推出的首款量產飛行汽車——Transition已經通過了美國空管局和國防部的安全檢測,於2018年10月開始接受預定,官方指導售價28萬美元(約190萬人民幣)。
Transition不僅有著汽車外觀,其還擁有兩個碩大機翼,兩側的機翼可以進行自動化變形,完全伸展僅需40s,但是需要滑行約518米助飛才能升空。根據Terrafugia公司公布的數據來看,Transition採用由母公司吉利供應的磷酸鐵鋰電池驅動,限載2人,最大飛行高度為 3048米,最高飛行速度160km/h,可實現空中續航640公里,每小時需燃燒19L燃油,百公里油耗約為11.87 L,僅相當於2.0T的汽車。
考慮到滑行助力對於運行的限制,Terrafugia對Transition進行了疊代,計劃打造可垂直起飛的混合動力車TF-X。Terrafugia希望能在2025年之前推出這款產品。
Uber
在飛行汽車項目方面,Uber的運營模式與汽車打車業務相同,並不直接進行飛行汽車的研發,主要提供「打飛的」業務支持。
按照Uber官網信息,未來Uber將與澳大利亞、巴西、法國、印度、日本5國合作展開航班、道路測試(天空測試),並與當地監管機構合作,建立一套能使按需航空服務成為現實的監管框架,並計劃2020年之前在洛杉磯推出飛行汽車服務,最早在2023年之前推出全球按需空中計程車服務——UberAir。
UberAir業務開展將依賴一種被稱之為eVTOL(電動垂直起降)的飛行器,其概念飛行器設計,已經在Uber召開的第二次Uber Elevate大會進行了展示,該飛行器內部代號為eCRM-003。
eCRM-003的起飛助力來源於四對共旋轉旋翼,它們將創造垂直升力省去助跑過程。根據已經公布的信息,eCRM目前的飛行速度為240-320km/h,單程續航里程可達60英里(約96公里)。目前,Uber正在跟Embraer和波音持有的Aurora Flight Sciences等一同研發該飛行器。
現代汽車
2019年9月,現代汽車成立了新的飛行汽車部門,旨在開發飛行汽車商業化的技術,部門領導人為美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前航空工程師申宰元博士。
現代汽車方面表示,未來該部門主要任務為:開發安全高效空中出行的核心技術和創新解決方案。作為前NASA航空工程師申宰元表示,其看好未來的城市空中出行市場,表示未來20年,城市空中出行預計將發展成為一個價值1.5萬億美元的市場。
S-A1原型
2020年1月7日,在拉斯維加斯的消費電子展(CES)上,現代和優步發布了一架概念電動飛行計程車S-A1,其飛行里程可達60英里(約96公里),巡航速度可達到290km/h,限載4人。
德國Volocopter無人機開發公司
2019年9月,德國無人機開發公司——Volocopter在阿聯杜拜進行了在載客無人機的飛行測試,其獲得了汽車巨頭戴姆勒的投資。
這架無人飛機可以脫離遙控器的指導自主飛行,並且續航時長可達30分鐘,如果在遇到突發故障時,它就可緊急啟動應急裝置,例如備用電池等。應急狀況下,這架無人機機身上的數個螺旋槳也會自動打開,防止機身墜落。
Volocopter公司的執行長弗洛利亞表示:「等無人『飛的』投放到市場上,你就可以在手機上通過APP來預訂服務,然後無人『飛的』就會來到你的身邊,接起你之後把你送到目的地。」他還表示,公司的研究人員計劃在5年之後實現無人「飛的」的服務。
中國億航
2017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交通局宣布,杜拜將成為全球第一個允許載客無人機運營的城市,預計2030年空中計程車將占到杜拜全部交通工具的四分之一。根據官方信息,杜拜此前計劃投入運營的是來自中國自主製造的「億航 184」,作為全球第一款可載客無人駕駛飛機,「億航 184」存在諸多限制。
「億航184」主要依靠四個懸臂上的八個螺旋槳進行起飛降落,採用電池動力,一代億航 184」僅能夠承載一名成人乘客及隨身行李,時速為 100 公里/小時左右,續航里程為 50 公里左右,也就是說半個小時將耗盡電池儲備。
後續億航更新了184,高配置的手控飛行版本中,機艙內加入了手動操控裝置,乘客除了自動駕駛選項還能自主駕駛。自動駕駛模式下,乘客設定飛行航線後點擊智能操控按鈕就能輕鬆完成整個飛行過程,減少人為操控帶來的失誤。
至於最重要的資質方面,在2019年,億航智能已經與廣州政府就未來的城市空中交通發展簽訂戰略協議,同時億航還獲得了美國FAA頒發的飛行許可。
杜拜對於飛行汽車的支持
杜拜作為一個遍地土豪的國家,其對於飛行汽車的支持走在的全球前列,不論是與中國億航的合作還是此後其他企業的加入,其大量分布的停機坪和充裕的資金都足夠支撐飛行計程車業務的布局。
根據此前的研究表明,到2024年,杜拜飛行車租車將突破43萬輛,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46%。到了2030年飛行計程車將占到杜拜全部交通工具的四分之一。
日本政府的推動
2018年8月,日本政府聯合兩個政府機構,幾所大學和22家私營公司和機構,成立了未來空中機動性合作組織。組織成員包括NEC公司、日本航空(Japan Airlines)、斯巴魯汽車(Subaru)、日本優步(Uber Japan)和波音日本(Boeing Japan)等公司。
Uber Air東京航線計劃
隨後,該合作組織發布了一份藍圖,藍圖對飛行汽車的技術發展概要和空中飛行所需的法規進行了描述,按照藍圖,日本的飛行汽車商業化會在2023年開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入局
2018年11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也參與了飛行汽車的競爭,他們資助了一項無人駕駛飛行汽車的行業競賽,希望通過這種展示方式,吸引更多人參與其中,同時樹立公眾對飛行汽車的信心。該無人駕駛飛行汽車競賽需要參與者演示一架能夠搭載至少一名成年乘客的無人駕駛飛行汽車,安全的在極具挑戰性的模擬城市中通過。
中國-加快低空域開放
國內對於空中飛行汽車的支持主要展現在空域開放上面,此前,民航總局發布的相關規定,加快推動低空空域開放進程,研究提出國家各類空域管理主體、責權利關係和管理程序,重點推動實現真高3000米以下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無縫銜接,並根據通用航空實際需求及空域境,適當調整空域高度,劃設低空目視飛行航線,方便通用航空器快捷機動飛行。推動空管委統籌各類用戶空域使用需求,合理確定低空空域範圍,科學配置低空空域資源,同時,還促進出台《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規定》等管理法規。
關於飛行汽車落地的爭議
其實就像是當年新能源汽車面臨眾多爭議一樣,飛行汽車的爭議也不少。著名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特斯拉創始人伊隆·馬斯克表示:未來你將不得不面對大量的直升飛機在你的屋頂嗡嗡嗡的飛來飛去,它巨大的噪音和飛行時帶來的強大氣流將讓你不勝其擾。
確實,按照我們對於直升飛機的認知中:噪音過大、運營昂貴、污染排放、安全性各種問題,都是限制它普及的重要原因(限制筆者的不一樣,主要是沒錢)。對此,熱衷於共享飛行汽車投資的Uber回應道:隨著電池技術的突飛猛進,我們將以更安全的方式運行電動飛機並增大其推動力,這些電動飛機可以載人甚至運送重物。Uber稱,由於採用電池驅動,飛機的噪音也將大大降低,只有卡車從門前經過噪音的一半。
同時,自動駕駛飛行汽車的生態還將涉及傳感器、電池、飛行汽車部件和軟體系統,以及監控交通、提供網絡安全等部門的難題。
1電池技術問題
對於飛行汽車落地面臨的第一個門檻:電池。雖然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迅速發展,電池技術在不斷的革新,但是我們還是面臨著電池蓄能不足的問題。電池的比能量(單位質量的電池提供的能量大小,最終影響飛機的總重)不足以支持遠程通勤。
電池的充電率(電池能夠基本恢復到滿電狀態的速率)也過於緩慢,導致共享飛行汽車的工作閒置時間較長,難以支持高頻率的拼機運營,增加了運營成本。
再有一個就是電池的循環壽命(在電池容量小於原始容量80%之前可維持的充電/放電循環數量,可影響電池的更換頻率)電池的單位千瓦時成本(決定了電池總成本)也對電動飛機的經濟可行性至關重要。
2配套基礎設施
配套建設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起飛經落地需求,一個是空中交通管理與調度。
關於起飛降落,得益於現有的垂直起降,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機坪進行管理,另一方面可以規劃現有的高層建築,利用樓房頂部的天台進行管理。這一步還需要國家進一步的政策開放。
至於空中交通管理與調度,據悉,韓國政府將首先開發並建立一套無人機交通控制系統,這一系統將充當空中無人機的交通信號燈對空中交通進行管理。根據《2030未來汽車產業發展戰略》,韓國飛行計程車和飛行救護車將在2030年前後投入使用。
3 業務界定
飛行汽車按照現有產品來看,它擁有兩種模式,汽車模式和空中的飛行模式,那麼問題來了,空中飛行汽車是飛機還是汽車,按照飛機章程辦事還是汽車的章程辦事?這個需要此後政府與相關企業一同推進。
4安全性要求
足夠高的安全性是飛行汽車推廣的重要條件,也是技術上一個較為嚴峻的挑戰。此前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對於直升飛機制定的安全標準是:每1億乘客英里事故死亡人數低於1.2人。現有的飛行汽車製造和運營企業將安全目標提高為直升飛機的4倍,也就是「低於0.3個死亡人數每1億乘客里程」。
現有數據從多角度證明了,大部分的航空航天事故發生原因在於:駕駛員錯誤操作、惡劣天氣影響和空中管制反饋延遲。未來,飛行汽車逐漸實現全自動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類事故。
總結
時代在更替,之前我們還在為3G喝彩,現在5G逐漸布局,6G也將取得突破。網購、直播、自動駕駛都打破了我們對於生活的想像,現在別說是飛行汽車,飛行摩托、噴氣背包,飛行滑板這些研究的的面世讓我們的出行生活變得豐富多彩。雖然此前籃球傳奇人物科比·布萊恩特(Kobe Bryant)在直升機墜毀中喪生等事件,讓直升機安全性再次陷入焦灼之中,但是相信對著技術不斷進步,飛行汽車的未來能夠在批量推行前驗證其安全屬性。(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楊雅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34d4HEBfwtFQPkdZ9f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