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運營,敗也運營。」
說起市面上有代表性的刷子遊戲,《Warframe》一直是很難被跳過的一個奇葩。
這款遊戲看似名不經傳,流傳度也不算高,卻能常常在steam在線人數前十名里爭得一個座次;獲得的獎項相當多,宣發卻很少;傳播大部分靠玩家口口相傳,卻也漸漸建立了一個龐大的玩家社區。
開發商Digital Extremes(以下略稱DE)對其傾注的精力相當巨大,保持著兩周一次的開發者直播,甚至會為Warframe每年舉辦嘉年華TennoCon。每年的TennoCon對於Warframe玩家來說就是同節日一般。各種大餅都畫在了大傢伙的心口上。
《Warframe》是一個相當有活力的遊戲,這是每個玩家能夠感受到的。然而,《Warframe》的口碑在九月的一系列事件的影響下呈現了斷崖般的下跌。
(九月中旬聲討事件的大量差評在一堆好評里非常扎眼)
一個備受玩家喜愛的遊戲,一個深受玩家愛戴的開發商,遭此惡評,看似突然,實際上是種種隱憂的集中爆發。Warframe在不斷利好的發展中留下來了不少的問題,特別是國區運營的問題為甚。
愈發逼肝的遊戲內容
如果說Warframe相比起其他刷子遊戲有什麼突出的特點,那就是配裝的自由度很高。
雖然也有所謂的T0裝備,但是其他的大部分武器戰甲絕對不能說是廢物,搭配好了,新手武器打高級本也完全沒有問題,而遊戲許多後期內容也不是非要肝到全齊,夠用即可。DE對玩家肝什麼沒有強硬的要求,對各種遊玩節奏的玩家都比較友好。
(遊戲中提升最大的紫卡,其實也不是必要的)
然而DE引入了 「午夜電波」這個系統,取代了提供隨機獎勵的「警報活動」,在遊戲加入了大量日常任務和周常任務,其中一些任務難度不小。
這下引起玩家群體的抱怨,新人不能靠隨機警報拿素材,又打不過一些周常,拿不到獎勵,這就卡住了;大佬又看不起獎勵,不想被逼肝,但不拿心裡實在難受;而處於中間層的玩家要肝玩所有獎勵要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讓鹹魚玩家苦不堪言。
(午夜電波第一季時,活動NPC Nora迅速當選了玩家最討厭的角色之一,可見玩家群體的反感)
午夜電波或許是DE想向其他刷子遊戲學習的重要一步,畢竟這種賽季等級一般的系統並不少見,但DE沒有掌握好肝度,也沒有明白Warframe玩家的特殊性,引導性太強的逼肝產生了非常不好的影響。
儘管DE在之後的版本中下調了肝度,但是「Warframe逼肝」的說法就這麼一直存在下去了。
(事實上10月更新的「遠古之血」的肝度更加不合理,但是此時聲討事件已經過去,在此不表)
這就是被玩家戲稱為「DE式更新」的版本更新方式,Warframe的新版本上線時往往存在肝度爆炸、BUG太多等等問題,可見DE內部的遊戲製作周期相當緊張,但這敗壞了不少在輕度玩家口中的Warframe的風評。
缺乏誠意的國區運營
版本內容上的問題全球玩家共同承受,但唯獨國區產生了惡性的聲討事件,原因就在於DE對國區運營的不作為和對翻譯不當處理。
在這裡不得不提一位Waframe中文志願翻譯員,國內玩家一般稱他為翻譯君。而在9月13日,他的一篇文章在國區玩家群體引爆了「火藥桶」。
實際上,雖然Warframe在中國坐擁不小的玩家群體,但新版本的本地化工作一直是由志願者義務完成的。
而簡體中文的志願者還要服從繁體中文翻譯者的一些要求,這讓簡體中文翻譯者的處境比較困難,一方面不被官方承認為正式職員,另一方面翻譯自主性也打了折扣,然而翻譯君為首的翻譯團隊一直保持著高效的翻譯,不可謂不用心了。一切看起來是那麼和諧,直到翻譯君被辭退那一刻起,事態就失控了。
據翻譯君自己所說,他因為涉嫌泄露遊戲機密內容和辱罵工作人員而被辭退,然而對於玩家們來說,翻譯君給出的都是一些翻譯日誌與遊戲資訊,所謂的機密內容根本無從知曉。
而辱罵工作人員一事,DE也始終不給出證據來佐證這個理由,好像是一腳踢開了翻譯君。至於DE與翻譯君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其他人都不清楚。玩家面對著一邊是陪了自己幾年、勤勤懇懇的翻譯君,一邊是肉眼可見的翻譯質量的下降,很多人站在了翻譯君的一方。
(當時steam評論區差評的三種態度)
在當時玩家論壇需要翻牆才能上,國區玩家就採用了非常傳統的戰術——差評轟炸,不過海量的差評很快被steam的評測機制隱藏了,與此同時,DE高管卻在日本參加活動,對此事並沒有反應。
此事之後大量國區玩家大倒苦水,抱怨更新卡頓和伺服器不穩定,官方誤封,平衡改動一刀切等等,甚至扒出Warframe官網因為使用舊版的地區規劃準則而誤把香港和中國並列的政治敏感事件。
一時間,「Warframe天下第一」的口號,變成了「我巴不得Warframe死」,各處的討論充滿戾氣,不少擠壓的怒火抓住機會噴湧出來,在這時,中立的聲音已經不能存在了。
道阻且長的遊戲運營
筆者玩Warframe已經4年,深知它可以成功就是靠著與眾不同的遊戲風格和深得玩家喜愛的內容,這一切都有賴於與玩家的密切交流。
Warframe顯然是膨脹了不少,才在口碑上栽了跟頭。一款網遊擁有了好的皮囊只意味著擁有一個好的開頭,持續的高質量運營才是立足之本。
筆者相信Warframe曾經一直都是一個成功運營的典範,不然筆者也不會因為TennoCon上宣布開發星艦與艦船戰而激動得睡不著覺,每個遊戲時長上千小時的玩家,不是把Warframe愛得真切呢?Warframe的成功就在於此。
問題的爆發是正常的,不如說這是一個遊戲運營周期之中必然會有的低谷期,如何度過,我們在等待Warframe交出一份答卷,至少,簡中區的玩家論壇已經在建了。
(新版本的豐富內容或許可以改變現狀)
遊戲標籤
遊戲名稱:Warframe
開發/發行:Digital Extremes
開服日期:2013年
支持平台:PC NS PS4 XBOX
遊戲標籤:多人 TPS 科幻 3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2Rs724BMH2_cNUgbW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