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誰家過年是檢驗家庭地位的唯一標準
又!要!過!年!辣!
又!要!撕!逼!辣!
和!老!公!撕!
和!公!婆!撕!
和!父!母!撕!
七大姑!八大姨!一起開撕!辣
每年春晚,主持人都會感謝大年三十還奮鬥在工作崗位的人們、感謝武警戰士們,他們唯獨忘了感謝很多遠嫁的已婚婦女們,她們過年也沒回家,仍然奮鬥在工作一線,陪著老公孩子伺候著公婆。
對於很多遠嫁的女人,甚至沒有遠嫁的女人來說,結婚後,回誰家過年已經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事情了,性格溫和的女人,只會把回娘家過年這個想法藏在心裡,強勢的女人揭竿起義,提前一兩個月就要開始折騰了。
各大公眾號、新聞媒體,各種不甘示弱的煽風點火。
我先來點把火——據說,回誰家過年是檢驗家庭地位的唯一標準,別看你平時橫,還不是得回婆家過年……
有沒有人晚上要回家打仗的?來呀來呀,互相傷害呀!
我是不是有點幸災樂禍?說實話真沒有,因為我家也面臨這樣的問題,只是我們不吵架,我河東獅吼,一語定乾坤。
我們家必須是一黨制,太民主就容易吵架,你看別的國家一開會又吵又鬧,還爬上桌子,像什麼樣子!
當然像我這種領導還是蠻民主的,所以我的決策一般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真的,如果夫妻天天呆在一起,過年的時候,就分開幾天嘛,小別勝新婚,做了這麼多年夫妻還不懂,就是傻。
各回各家,可以分別去陪自己父母,還可以去和自己的同學啦、初戀啦什麼的見個面說個話吃個飯,挺好的,回家再看自己老公老婆,也會覺得:誒,還是我老公肚子比較小身材比較好;誒,我老婆好像也還能看……
這不是很美好嘛。
結個婚,又不是賣身,非要綁在一起?過年又不是檢驗你們夫妻感情是否好的標準,那個什麼才是……心裡有數就行。
這兩天分別有人向我傾訴回家過年的事:和婆婆關係不好,回去沒話說;老公家在農村,住不習慣,孩子老生病;很久沒陪我父母過年了,憑什麼總是陪他父母……
吧啦吧啦吧啦吧啦……
我問,那為什麼不各自回家過年呢?你回去陪你父母,他回去陪他父母。
那麼對方一般都會大驚失色,那怎麼可以,別人會以為我們離婚了、我們家很傳統的,過年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呀,分開算怎麼回事、我公婆肯定會不高興的、我老公肯定不同意……
那麼你有本事讓你老公跟你回去過年嗎?那麼你心甘情願跟著老公回婆家過年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要為難自己,也為難我呢?我只是做心理諮詢情感疏導,我又不是孫悟空,能變出兩個你來,不對,還得變出兩個你老公來,一對去婆家,一對去娘家。
好累啊。
所以對於遠嫁的女人來說,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是最好的辦法,誰也不委屈誰,誰也不用受罪。
女人你自己的開心快樂很重要,只有你自己開心了,你才會對別人寬容,否則一切的委曲求全都只會帶來對另一半更苛責的要求,那更影響夫妻感情。
對於那些平時分居,只有過年過節才能聚在一起的夫妻,建議就在自己家過,公婆父母,誰願意來,就接誰來,有什麼好撕的?
所有的撕逼都不是因為撕而撕,爭權爭地位,結婚前就應該說清楚!
誰是老大,結婚了,日——子都過了這麼久了,說不清楚了啦!
據媒體調查顯示,近三成夫妻因過年回誰家而「內戰」,還有很多夫妻因為回誰家過年,而鬧離婚。
「春節回誰家過年」,是繼「你媽和我同時落水,你救誰」之後,最難回答的問題,沒有之一。
有個女孩就對我說,他不陪我回去過年,就是不愛我。
我說,那你老公也可以用這句話說你,你不陪我回家過年就是不愛我。
愛不愛的這種小事,結婚了你都還沒看明白,那就是看不明白了。
很多男人說,這還需要討論嗎?當然是回我家過年,這是人之常情。
男人這麼理直氣壯的原因,是因為這是傳統,是習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而令女人們難過的是,有些地方風俗,根本不是老公不讓你回家過年,而是娘家父母不讓你回去,據我所知,山東就這樣,嫁出去的女兒,必須在婆家過年,回娘家就會給娘家帶來災難,所以一些離了婚的女人,最慘莫過於過年,無處可去。
這種規矩都是男人制定的,為的就是圈住女人,意在警告女人,你就是個附屬品,沒有主子,你連過年都沒地兒過,讓你蹦噠!
這也是很多女人不敢離婚的原因,離婚了,就沒人罩著了,就是個遊魂了。
如果你的家人這麼想,那你回去過年也沒什麼意義了,如果你的老公這麼想,那你和他在一起過年也沒什麼意義。
有愛才是團聚,距離從來阻礙不了想團聚的心。
沒有愛,天天呆在一起,年年在一起過年,也只是在消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