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大多進宮當太監的人,都是因為身不由己。有的是家境困難,父母不得已將兒子送進宮,有的是孤苦無依,被老太監收養,從而走上這條路。真正自己主動願意進宮,甚至親自動手凈身的,那是少之又少,今天的主人公就算一個。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外國籍太監,唯一為了愛情,自己動手凈身的男人。看起來這個故事似乎還挺感人,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個故事。
這名太監叫朴不花,又叫王不花,高麗人,生於元文宗年代,「不花」是他進宮後,被賜的蒙古語名字,意思是「牛」。他小的時候,有個鄰居奇氏,蒙古名為完者忽都,兩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然而奇氏的父親,卻將女兒送進宮當了宮女,兩人因此而分開。奇氏長相貌美,為人聰慧但狡詐,史書記載:「性狷黠,務自矯飾。」由於她是元順帝的奉茶宮女,所以漸漸引起元順帝重視,將她納入後宮。
奇氏成為妃子後十分受寵,元順帝當時的皇后欽察·答納失里得知後,認為奇氏魅惑皇帝,便以皇后的身份杖打了她。奇氏在宮中根基未穩,所以她只能將一切忍受下來,靜待時機翻身。
沒想到她的運氣很好,沒過多久,皇后的兄弟謀反,皇后受到牽連被廢為庶人,後賜死,奇氏的機會來了。元順帝有意將其立為皇后,但朝中大臣認為,奇氏是高麗貢女,身份卑賤,不足以母儀天下,元順帝只好作罷。
後來元順帝立了另一名女子為皇后,但他最寵愛的仍然是奇氏,期間奇氏為他生下長子愛猷識理答臘,後立為太子,三年後又生下次子脫古思帖木兒。直到元順帝第二任皇后去世,奇氏才得以坐上皇后之位。
至於朴不花,《元史》記載:
「於是不花以閹人入事皇后者有年,皇后愛幸之,情意甚膠固,累遷官至榮祿大夫、資正院使。資正院者,皇后之財賦悉隸焉。」
就是說奇氏被父親送進宮,後來還成為元順帝的寵妃,這讓朴不花大受打擊,為了可以見到心愛之人,以及陪伴在她身邊,朴不花心一橫,便親自動手凈身當了太監。而奇氏也沒有忘記兩人的舊情,助朴不花一路高升,官至榮祿大夫、資正院使。
奇氏與朴不花狼狽為奸,在朝中排除異己,她還將朴不花調到興聖宮,照顧太子的生活起居。為了能讓兒子順利繼承皇位,她開始設法逼元順帝退位,於是找丞相太平相助。誰知丞相不肯與她合作,奇氏與朴不花便合謀將丞相害死了。
後來元順帝開始厭倦政務,也不再獨寵奇氏,但奇氏並不在乎,因為大權已經交由太子,也就相當於交給了她。奇氏母子掌權後,朴不花自然也權傾朝野,他可以任意干涉朝中官員的任免,就連宰相搠思監,都是朴不花推薦的。因此朝中幾乎都是奇氏與朴不花的人,剩下的大臣,也只能選擇投靠他們。
但這樣的好日子沒過多久,至正二十八年,明軍攻陷大都,元順帝帶著家眷逃到了和林,建立北元。第二年,奇氏就去世了。
至於朴不花,當初元末將領孛羅帖木兒陷入黨爭,於至正二十四年,以「清君側」的名義攻入大都。元順帝派人去勸他退兵,孛羅帖木兒的條件是要交出搠思堅、朴不花。元順帝不得已交出二人,孛羅帖木兒殺死朴不花後,遵守承諾退兵。
朴不花與奇氏狼狽為奸,霍亂朝政,自然不為人所稱道。但朴不花為了奇氏,而主動凈身為太監的舉動,的確令人動容,至少讓奇氏非常感動。奇氏認為他這樣做很傻,但朴不花認為,只要每天能夠見到她,有機會陪伴她到老,這便足夠了。
(參考文獻《元史》《新元史》《高麗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z6BXUBURTf-Dn5_9R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