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黃河濕地保護的「吉利樣本」

2019-11-22     新甘肅客戶端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葉海 楊世智 王莉 張子恆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李靜  

  吉利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坡控導工程。 洛陽日報記者 魯博 攝  

  吉利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1月20日早晨,出洛陽龍門高鐵站,直接搭乘汽車,行駛一個多小時,甘肅日報、甘肅新媒體集團「守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媒體採訪報道組來到洛陽市吉利區,探訪吉利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修復、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之路。  

  黃河岸邊,青苔如許  

  吉利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向採訪組介紹情況

  說起吉利,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某汽車品牌。事實上,吉利區與此沒有任何關聯。

  吉利區坐落在距洛陽市區30公里的黃河北岸,是一座年輕的石化城,上世紀70年代末因建設洛陽煉油廠(今中石化洛陽分公司)而設立,1982年正式建區。

  吉利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2003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是黃河中下游濕地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之一。保護區東西長13.8公里,總面積2500公頃,其中核心區600公頃,緩衝區400公頃,實驗區1500公頃。其主要保護對象是濕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和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及其他瀕危的野生動植物。  

  吉利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水系。 洛陽日報記者 魯博 攝  

  吉利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鳥類。 楊永鋒 攝

  進入吉利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記者看到,清凌凌的黃河水緩緩流淌,岸邊樹木挺立,蘆狄搖曳,草木金黃,鳥兒們有的落下來散步覓食,有的在空中自由飛翔,整個保護區內沒有一戶人家,也沒有任何人類活動點,宛若一方自然的領地、鳥兒和昆蟲們的樂園,讓人不由地想把心安放在這一片寧靜里。

  吉利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吉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這裡是千年黃河老河道,因附近的小浪底水利樞紐配套工程——西霞院反調節水利樞紐調水調沙,再加之當地河床堅硬,以石料為主,不容易沉沙,所以黃河流經這裡水質清澈,遠遠望去晶瑩剔透,波光粼粼,當地稱之為「萬里黃河第一清」。但是也由於地質原因,河道灘區栽種樹木不易成活。

  吉利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介紹說,自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以來,特別是2015年以來,吉利區委、區政府堅持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高度重視吉利段黃河濕地保護管理工作,將濕地生態保護和建設作為最大的項目,舉全區之力,加大黃河濕地修復、恢復和保護力度,全面提升濕地保護管理能力,努力打造生態濕地,造福人民群眾。

  首先,堅持規劃引領,出台了吉利黃河濕地生態保護的《實施意見》,提出以打造「黃河中下游最具特色的濕地生態示範區」為目標,奮力譜寫「自然黃河」「水利黃河」「文化黃河」「民俗黃河」「科普黃河」五篇文章,著力打造「壯美黃河、秀美濕地」品牌。同時,對濕地修復保護進行高標準規劃設計,計劃利用5年左右時間,分三期實施濕地生態修復。

  其次,堅持依法保護。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綠盾行動」治理工作要求,嚴厲打擊私搭亂建、採石挖砂、電魚捕魚等各種破壞濕地的違法行為。目前,已全面整治了濕地保護區內50個人類活動點,依法取締了9家大型採石、采砂企業,清運砂石120萬方。通過濕地環境綜合整治,拆除各類建築物、構築物約42萬平方米,投入補償資金8900餘萬元,黃河濕地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再次,堅持生態修復。在黃河濕地保護中,吉利堅持以修復、恢復、保護為主,通過植樹種草、水系連通、魚塘勾連、泊岸修復等,確保了黃河濕地25平方公里全域內四季始終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徹底解決了「濕地不濕」的問題。目前,吉利黃河濕地已累計種植水杉、池杉等喬灌木11萬餘棵,種植地被、水生植物3760餘畝,綠化率達99.55%。通過疏通老河道、勾連魚塘、修築湖中島,形成了長約8公里的三條水系,水域面積達到3253畝,16湖25島分布其中。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吉利區為了凈化濕地環境,提高濕地自我修復能力,因地制宜,實施了黃河濕地生態引水工程。當地政府與河務部門合作,每年引進5000萬立方米黃河水,打造8公里水系,再在黃河邊設出水口,讓河水流出。2018年12月,工程完工並投入使用,也就是說,把黃河水引進濕地,讓黃河水在這裡繞一圈就流走,所有的水都是活水,成為濕地鮮活的生命線,滋養著這一片依傍在河畔的廣闊大地,徹底解決了吉利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水源瓶頸難題,有力維護了黃河濕地系統生態平衡。

  此外,吉利還廣泛開展濕地保護宣傳教育,建立珍稀鳥類展示區,全面提高市民濕地保護意識。目前,吉利全區上下已形成共識,黃河濕地保護成為每一個吉利人的自覺行為。

  經過不懈努力,吉利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和保護項目一期工程已經基本完工。今天的吉利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水系環繞、林草豐茂、沼澤連片、水禽群飛的濕地灘涂景觀基本形成。吉利黃河濕地生物物種豐富多樣,共有草本植物170餘種,鳥類248種,其中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鳥類38種,這些都是大自然賜予吉利的珍稀資源和寶貴財富。

  除了石化之外,綠色發展,已成為洛陽市吉利區的另一張名片。  

  吉利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鳥類。 楊永鋒 攝  

  吉利區小學生開展研學活動(資料翻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ukkm4BMH2_cNUgG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