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不怕外國人

2019-07-13     地產上海

隨著中國的經濟吸引力越來越大,對外開放程度也越來越高,生活在中國的外籍人士也越來越多。他們或是求學,或是謀生,逐漸融入了這個國度,為中國的經濟增長和外交形象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廣州黑人聚居區,管理起來也是很不容易

(圖片來自wikipedia@Anna Frodesiak)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大量外國人的湧入也在中國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比如在異國他鄉不熟悉情況的外國人難免不時違法。有時是無心之過,有時則是有意為之,對這些外國人要不要違法必究,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成為中國熱議的話題。

在這方面,上海總是能做出某種榜樣。

洋人見得多了,全都給你管得明明白白

上海不是法外之地

休斯頓火箭隊的大鬍子球星哈登上個月在中國火了。他在上海參加球迷活動期間,發現了電瓶車這種靈活機變的小玩意,覺得特別有意思。為了更好地融入上海的市井生活,這位年收入上億人民幣的大人物親民地騎上了電瓶車遊覽上海街頭。

正在秀身體素質的另一個詹姆斯

(圖片來自bilibili@林姐)

他的公關和經紀團隊也只能跟著大佬一起騎車游上海。

結果在陝西南路,這門在NBA賽場上無人可當的鋼炮被上海交警攔截了。原來他在上海犯了3個規:在禁止非機動車行駛的道路上騎車;在相反車道逆行;團隊里有人非法載人。然後正面撞上了正在巡邏的上海警察叔叔。

從這位交警爺叔的表情上看,他並沒有認出眼前這位是年輕人心目中的明星王者。

這位國際友人你違規了下車吧

最後警察通過翻譯對哈登進行了批評教育,還開出了罰單,拿下了哈登中國行的第一張罰單。事後,哈登也對自己的違法進行感到抱歉,並且感謝了警方對街道安全的維護,做了一波好公關。

還是中英雙語版

而上海警方也因此被團團點名表揚,怒刷了一波全國好感度。

團團獎勵一朵小紅花

然而哈登並不是第一個撞到上海警方槍口上的外國人。翻閱過去幾年的報道,只要是被上海警察逮住的違法外國人,都被嚴肅地追責了。

2014年,長寧區交警焦晉軍在定西路、長寧路口遇到了兩名闖紅燈的外國人。他們號稱自己是色盲,跟焦警官胡攪蠻纏,甚至飆起了上海話。然而一通操作的最終結果並不是他們占了上風,而是最終被焦警官送進了派出所。

2017年5月,上海交警陳金愷在徐匯區華山路、虹橋路路口發現一輛沒有牌照的電動車,車上坐著兩個外國男子。根據《上海市非機動車管理辦法》,沒有上牌的電動車不允許上路,也不允許載12歲以上的乘客,最終這名男子被處以30元罰款,並被要求儘快辦理牌照。

現場並沒有出現混亂,外籍男子繳納了罰款,還讓乘客坐計程車離開。

上海非機動車管理辦法

需要的可以去下面網站查看

(http://www.shanghai.gov.cn/)

今年4月,黃浦交通輔警趙軍在南京東路四川北路口見到了一名亂穿馬路的日本男子。趙軍出手阻止,結果該日本男子氣焰囂張,稱自己不懂中國法律,也不覺得是在亂穿馬路,還威脅要尋求大使館庇護,給趙軍施壓。

結果趙軍義正詞嚴地表示:「我就是脫了這身皮(制服),我跟你說句實話:今天你也必須給我道歉!日本大使館壓不了我。請你道歉!向中國法律道歉!這裡不是日本,現在也不是一百年前!」

霸氣的警察叔叔

最終男子被帶到交警面前接受了教育,並向輔警道歉。

歷年來的案例都在向世人展示上海警方在涉外執法中執法必嚴的形象,為上海城市治安樹立了一道堅實的壁壘。

上海警察叔叔的能力

上海警方能夠在涉外行動中強硬執法,和上海市的一些特殊條件有關係。

首先,當然是上海警方外國人見得多了,哪個國家的人沒有見過,也就不把內外分得這麼明白了。

根據上海市政府的官方數據,截至2015年,在滬外國常住人口178335人,其中就業人口86536人,留學生55596人。這十幾萬外國人又主要分布在上海市中心的幾個區,如黃浦、虹口、長寧、徐匯、靜安、浦東等,真實密度極高,對地區治安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在這些區域執法的警察,對外國人見怪不怪,也必須及時制止他們的違法行為以免對社區治安產生負面帶動作用。

基本集中在上海市中心區

(圖片來自OpenStreetMap)

第二,是上海警方的學歷水平和外語水平較高,在執法時障礙較小。

比如剛才提到的長寧區焦晉軍警官,曾以500分通過英語六級分數,被網友稱為「英語最好交警」。其實像他這樣的警察,在上海公安系統里還有很多。

早在2011年,針對上海外籍人士漸多的現狀,上海市公安局政治部就決定在中青年基層警察中進行系統性的英語培訓。2012年,上海公安還與某英語培訓機構深度合作,針對基層警察的執法場景,設計了一系列英語課程。現在上海的警察叔叔們,就算不能完全流利地說英語,也能抓住一些執法的重點,比如「drive(駕駛)」、「licence(執照)」、「law(法律)」等用詞拼湊著執法。

之前很火的一個視頻

出鏡的上海警察們會N+1種語言

第三,是上海外事機構較多,如果真到了高強度執法的環節,溝通難度明顯低於低級別的城市。

由於各種國際公約和一些雙邊條約的限制,中國公安對外國人在華違法行為的處理,原則上要爭得其母國外事機構的理解,以防止案情擴大化,減少不必要的干擾。

按照上海市人民檢察院頒布的《關於本市檢察機關辦理外國人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實施意見》,母國外事機構有權索要卷宗,並對嫌疑人進行探視、聯絡等。如果是在次級城市發生的案件,安排外事人員與警方、檢方、當事人見面難免舟車勞頓,在警力有限的情況下,執法者也希望能大事化小。

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圖

(圖片來自china.usembassy-china.org)

但這個問題在上海就沒有那麼複雜。截止2018年,上海共擁有76個國家和地區的領事機構,其中大部分是總領館,為全國第一,在外交級別上僅次於大使館雲集的首都北京。這些外事機構,也基本集中在黃浦、靜安、虹口、長寧等區,交通成本很低,雙方聯繫也比較密切,打消了執法的畏難情緒。

這些優勢,都是上海警方執法有底氣的根源,是非常值得借鑑的先進經驗,但囿於各地實際情況不同,要落實在全國難度還是很大的。

大城市都擅長管理外國人

其實上海涉外執法的能力,只是全國大城市涉外管理水平的一個縮影。在中國的一線城市,對外國人的嚴格管理其實已經是比較普遍的現象。

據統計,在外國人第二密集的北京,2004年到2010年審判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涉外案件總數達到了386起。2017年,僅北京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審判的外國人涉毒案件就達到了17件,中國執法、司法機關對外國人犯罪並非束手無策。

而在外籍人員素質相對較低的廣州,對外國人犯罪的執法數量則更高。2008年到2010年,廣州市檢察院共辦理審查逮捕外國人刑事犯罪案件392件473人,其中批准逮捕437人。

目前,針對廣州三非(非法就業、非法入境和非法居留)外國人日漸增多的現實,廣州警方對外國人的管理力度也在逐漸加大,經常在街頭設卡檢查護照和居住證明。廣州市公安局介紹,為避免遇到非洲人暴力抗法,甚至攻擊警察,盤查時會保證3名特警在場,及時制服違法人員。

正在培訓的廣州女警

隨著廣州三非人員向廣東省其他地區轉移,整個珠三角城市的涉外治安環境都變得嚴峻起來,原本涉外案件水平不高的深圳也開始學會了採取雷霆手段。今年深圳警方更是邀請市民舉報三非外國人,每行政拘留1人,獎勵500元;每行政罰款1人,獎勵300元。

大城市外國人多,素質魚龍混雜,逐漸將其與國民之間違法成本的差距縮小,是國際化大城市治理的基本要求。隨著各城市自身的發展和警務機關人員素質的提升,對外國人嚴格執法,避免對「洋大人」的放縱,一定是一個大趨勢。

一視同仁原本就是正常操作

現在反而被誇贊

可見之前對「洋大人」有多寬鬆

而當我們遇到不公現象或是外國違法者囂張抗法時,挺身而出積極呼籲,也是推動立法執法逐漸合理化的一種助力。

說句題外話,根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近期上海嚴格的垃圾分類規定不僅適用於上海市民,還適用於外地遊客和外籍人士,處罰標準為:「個人將有害垃圾與可回收物、濕垃圾、干垃圾混合投放,或者將濕垃圾與可回收物、干垃圾混合投放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已經有懂行的外國人為上海垃圾分類

出來做科普了

(圖片截自Youtube@Thomas阿福)

希望上海能將警方的英語培訓繼續普及到守垃圾桶的阿姨爺叔那裡。這樣他們就可以在垃圾站遠遠地用英語朝著外國人喊:「垃圾這邊來,垃圾這邊來,你是什麼垃圾?」

一個上海爺叔正在被詢問

以上正文原創貓斯圖,來源地球知識局

地產上海(ID: estatesh)關注最前沿的地產資訊,深度報導上海區域房產動態。旗下擁有多個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網易新聞、新浪微博等全媒體矩陣,並通過專業團隊深耕長三角地區,商務合作歡迎留言與我們聯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3-FWwBmyVoG_1Z7pbk.html



















明星豪宅大賞

2019-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