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檸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清早,對門就傳來乒桌球乓的聲音。開門一看,麗麗正大包小包的往外面搬東西。原本以為是要搬家,後來裡面的聲音越來越大,好像兩個人吵了起來,引來不少鄰居勸架,麗麗哭的稀里嘩啦跟她丈夫說:
「這麼多年了,我也是一直為孩子在忍受,現在孩子高考結束了成績也出來了,不用瞞了,咱們離婚吧」
這麼簡單的一句話,麗麗說的很平靜,好像等了很久。
後來聊天才知道,其實麗麗的丈夫外面早就有人了,對麗麗和孩子更是一點都不關心,甚至孩子這麼多年的花費都是麗麗一個人在支撐,有的時候,還要跟親戚朋友借一點,但是考慮到孩子正在上學,怕耽誤孩子成績,所以一直都沒有說,兩個人也是平時裝作恩愛的樣子,但實際上早就是形同陌路了。
麗麗也一直在等著,等孩子高考完就離婚。
其實鄰居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高考以後父母扎堆離婚這件事情,甚至都上了熱搜。還真有不少父母,明明已經沒有夫妻感情,卻還是為了孩子一直堅持到高考結束。
父母覺得自己這樣做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但從網友的回饋來看,似乎很多孩子都不希望自己的父母這樣做。那麼關於夫妻感情失和,關於離婚這件事本身,在孩子面前,父母到底該怎麼做呢?
父母感情不和,到底要不要演戲?
很多父母都覺得原生家庭完整,才不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但事實上夫妻感情不和,很多細節是沒有辦法演出來的。換句話說,其實孩子都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孩子,父母演戲或許真能起到保護孩子的作用。但對於已經有辨別能力的孩子,父母這樣演戲的狀態,反而會讓孩子對於婚姻產生恐懼,害怕以後自己的婚姻也會像父母一樣面和心不和。
決定離婚,說還是不說?
之前聽一個朋友說過,他們小區有一對夫妻,其實很早就離婚了,各自在外面都遇到了新的人。但這對夫妻依然住在一起,只要孩子在,表現的就跟正常夫妻別無二致。
這對父母的初衷當然是好的,想必也是想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不希望孩子覺得自己被拋棄了。但是這個孩子出落的非常叛逆,十五六歲的孩子其實都能看得懂。之前也聽小區里其他人說,孩子既生氣又內疚。氣父母什麼都不說,內疚自己成為了父母的累贅。所以父母的善意並沒有帶來好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孩子傷得更深了。與其這樣,還不如一開始就說清楚,十幾歲的孩子也有了辨別是非的能力。
很多父母為了孩子,勉強自己繼續不愉快的婚姻,就是擔心離婚這件事情會給孩子帶來打擊,會給孩子的心理產生負面的情緒。
負面問題有哪些?
的確,離婚這件事情必然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傷害。比如孩子會擔心是不是因為自己不好,所以爸爸媽媽都不要自己。又或者是擔心父母離婚以後,自己就會失去寵愛。又或者在成長的過程中缺少了一部分的關愛,最終成為一個性格不健全的人。成年以後,單親家庭出來的孩子會更加渴望愛,卻又不相信愛。
家長如何處理負面問題?
首先不要把這些負面問題看得太過嚴重,父母離異和自己的性格不健全,從來都不是划上等號的關係。如果孩子擔心因為自己的原因,才造成父母的離異,又或者孩子擔心父母離異以後,自己就不受寵愛。
如果是這樣的問題,那麼需要父母耐心的跟孩子溝通,跟孩子講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除了要向孩子保證,大人之間的事情,並不會影響對孩子的寵愛,也需要在日後的生活中繼續給予孩子關懷和照顧,不要讓孩子感受到明顯的落差感。
至於擔心會成長成一個人格不健全的人,其實這主要看父母如何疏導。
一個人的愛雖然比不上兩個人的愛全面,但如果夫妻的感情不和所能夠帶來的愛也是有限的,在那樣的家庭下成長起來,心理方面也會存在一些問題。相反如果父母依然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努力的工作,努力的為自己的生活奮鬥,這樣積極的情緒也會影響到孩子。讓孩子知道,並不是所有的道路都是單行線。
離婚如今已經成為一件非常尋常的事情,如果是深思熟慮作出的決定,其實並不需要瞞著孩子或是為了孩子拖延。解決這件事情,解決離婚帶來的負面影響,而不是把離婚變成一枚不定時的炸彈。
今日互動:你會為了孩子隱忍嗎?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
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對你的煩惱和困擾有所幫助。
我是青檸媽媽,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