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皇太極,自然會聯想到皇太極後宮那些事兒,皇太極一生獨寵宸妃海蘭珠,當然也敬重他的皇后哲哲,哲哲皇后作為皇太極稱帝前的大福晉,處理家事井井有條,雍容大度,不僅讓皇太極心生欣慰,還贏得了努爾哈赤的讚賞。
然而,其實在哲哲當大福晉之前,皇太極還是有兩位大福晉的,第一任大福晉是鈕祜祿氏,鈕祜祿氏只活了不到二十歲就去世,而第二任大福晉就是今天我要講的豪格生母烏拉那拉氏。
烏拉那拉氏來自於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烏拉部,是烏拉部貝勒博克鐸的女兒,1608年嫁給了皇太極為側福晉,雖然歷史上並沒有記載她嫁給皇太極的年齡,不過根據皇太極和豪格的年齡可以大概推算出來,皇太極生於1592年,豪格生於1609年,相差17歲,可知皇太極在17歲的時候就做了父親,而烏拉那拉氏大概在13歲左右嫁給皇太極為側福晉。
烏拉那拉氏容貌清麗,和皇太極相處融洽,也贏得了皇太極的寵愛,嫁給皇太后的第二年,她便生下了皇太極的長子豪格,當時皇太極年僅17歲,作為自己的第一個兒子,他歡喜異常,對烏拉那拉氏更加喜歡,也對這位長子寄予厚望。
烏拉那拉氏嫁給皇太極的幾年後,皇太極的大福晉鈕祜祿氏去世,因為端莊得體,又生下了長子的烏拉那拉氏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皇太極的第二任大福晉,當時的皇太極只是個貝勒,福晉並不多,因此給了她很多寵愛,她也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然而一件事情徹底改變了烏拉那拉氏的命運,有一次烏拉那拉氏乘坐轎子出門,在街上見到皇太極的父親,自己的公公努爾哈赤以後,並沒有下轎行禮。
這種行為被努爾哈赤認為是侮慢行為,被看作是大不敬,因為努爾哈赤當時作為大汗,所有人對他都是畢恭畢敬,見了面要請安的,因此努爾哈赤大為惱怒,當眾訓斥了烏拉那拉氏,訓斥以後,努爾哈赤還認為處分不夠嚴重,為了給後宮嬪妃立規矩,他勒令皇太極把她休棄。
努爾哈赤作為皇太極的父親和大汗,皇太極只有聽從命令,因此回到貝勒府,就廢棄了烏拉那拉氏的大福晉之位,把她變成最底層的侍妾,而烏拉那拉氏被休棄,很快又有另一位女子代替了她的位置,1614年,皇太極迎娶了美麗的科爾沁公主哲哲為大福晉,這樣一來皇太極就有了蒙古科爾沁部落的支持,更有利於他繼承汗位。
後來皇太極稱帝,哲哲被封為中宮皇后,海蘭珠為宸妃,而豪格的生母卻被人遺忘到角落,相比哲哲的大度雍容,海蘭珠的百媚千嬌,以及大玉兒的冰雪聰明,還有其他嬪妃的端莊美麗,皇太極哪裡還會記得這個曾經的大福晉呢?
烏拉那拉氏被皇太極休棄以後,只是一個身份卑微的妃子,不僅自己不受人重視,也對她的兒子產生了影響,在皇太極選擇繼承人的時候也把豪格排除在外,理由是生母地位卑微且不識大體,不免令人唏噓。
試想下,倘若烏拉那拉氏沒有被休棄,還是大福晉,豪格作為嫡長子,是完全可以排在皇位繼承人的前排的,只不過歷史沒有如果。
古代的女人真的很悲哀,一輩子的幸福和命運都要依附丈夫的喜好,作為皇長子的生母,非但沒有得到尊重,反而因為犯了錯,而被廢棄,只能默默空對宮牆,暗自垂淚,歷史記下了皇太極的其他女人們,哲哲、海蘭珠、孝莊太后,而關於豪格的生母卻隻言片語不曾留下,讓人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