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商會力量服務綠色發展 全國工商聯點贊山東做法

2020-04-09     中宏網山東

中宏網山東4月9日電 山東省工商聯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全國工商聯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圍繞支持服務民營企業綠色發展、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發揮優勢,主動作為,深入推進「搭橋鋪路」工程,在整合商會資源參與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並取得積極成果。

總結上報全國工商聯的《山東省工商聯充分發揮職能「搭橋鋪路」匯聚商會力量服務綠色發展》彙報材料,分別得到高雲龍主席、徐樂江書記和謝經榮、李兆前兩位副主席批示。

近日,全國工商聯辦公廳專門就此項工作編髮一期《工商聯信息》,供各省、區、市學習交流。

成功舉辦首屆黃河生態大會,服務黃河流域生態國家戰略

為凝聚共識、整合資源,推進工作、探索路徑,山東省工商聯認真落實全國工商聯、生態環境部《關於支持服務民營企業綠色發展的意見》精神,聯繫山東實際,與全國工商聯綠色發展委員會共同作為指導單位,經過認真籌備,於1月6日—7日在濟南舉辦了以「安瀾黃河綠色發展」為主題的黃河生態大會——首屆(山東)生態環境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

會上,山東省工商聯六個直屬商會(山東省河南商會、山東省山西商會、山東省湖北商會、山東省黑龍江商會、山東省江蘇企業商會、山東省客屬聯誼會)圍繞綠色發展主題,分別舉辦了商會發展論壇;「6+1」生態環境產業「雙創雙招雙引」共同體(簡稱「6+1」共同體)及山東省生態環境產業創新創業共同體等揭牌,省工信廳、省工商聯與六家商會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發布了《黃河生態保護倡議書》;有關金融機構及黃河水利委員會山東河務局專家作了主旨演講,舉辦了「化工園區的智慧化建設與環保管家」「生態產業政策與產業發展機遇」兩個平行論壇。中共山東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江汀,中國工程院院士姜德生,全國工商聯扶貧與社會服務部部長、全國工商聯綠色發展委員會副主任王力濤,生態環境部綜合司督察專員、全國工商聯綠色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夏光,民生銀行、山東省有關廳局、山東省工商聯、人民銀行濟南分行、濟南大學相關負責人,省內85個化工園區負責人、生態環境企業代表、媒體等各界人士共800餘人參加會議,共商「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融合發展,共議產業發展路徑,共建產業合作平台,齊心協力為黃河生態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引導匯聚商會力量,助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山東省工商聯牢牢把握「兩個健康」工作主題,充分發揮橋樑紐帶和助手作用,深入實施「搭橋鋪路」工程,打造「工商聯+」模式,助推打造山東生態環境產業「政產學研金服用」的創新生態體系,助力全省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主動引導,彙集商會力量成立「6+1」共同體。2019年3月11日,山東省工商聯召開2019年「搭橋鋪路工程」專題工作會,要求商會發揮作用,更好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山東省河南商會積極響應,決定以山東省工信廳、山東省財政廳聯合批覆的山東省固廢資源循環利用創新中心為載體,聚焦生態環境產業在山東省布局系列項目。會後,山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周雲平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到河南商會會長單位山東眾森考察調研「山東省固廢資源循環利用創新中心」建設發展情況,並現場召開省工商聯支持保障民營經濟發展座談會,提出探索商會合作新途徑、新方式,尋求互利共贏、共同發展。3個月後,山東省河南商會聯合山東省山西商會、山東省湖北商會、山東省黑龍江商會、山東省江蘇企業商會、山東省客屬聯誼會六家駐魯省級異地商會,聚焦生態環境產業,以山東省固廢資源循環利用創新中心為載體,打造的遵循「政產學研金服用」七位一體發展模式的「雙創雙招雙引」社會創新組織,即「政產學研金服用」「6+1」生態環境產業「雙創雙招雙引」共同體正式成立。

牽線搭橋,學習對標先進地區經驗。2019年7月9日,周雲平書記帶隊組織「6+1」共同體成員單位與山東省工信廳召開「政企結對、精準服務」座談會,確定由設在省工信廳的「山東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協調生態環境產業有關省直廳局,共同服務「6+1」共同體發展。8月,由山東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山東省工商聯領導帶隊,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中國人民銀行山東分行及「6+1」共同體組成「山東政企考察學習團」赴江蘇考察學習先進創新經驗和模式。形成的《關於「『政產學研金服用』『6+1』生態環境產業『雙創雙招雙引』共同體」相關情況的彙報》和《關於赴江蘇省學習考察生態環境產業情況的報告》得到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和省委副書記、省長龔正的重要批示。

匯聚合力,推動生態環境產業創新發展。為加快推動生態環境產業「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要素有效聚集和優化配置,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全面提升科技創新供給能力,為山東生態環境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源泉,「6+1」共同體按照《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的實施意見》(魯政字[2019]49號)文件要求,規範培育了「山東省生態環境產業創新創業共同體」。山東省工商聯積極推動此項工作,向省科技廳推薦該共同體納入了第二批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給予政策支持。為切實打好危險廢物治理攻堅戰,積極參與有關廳局決策,推動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出台《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關於加強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建設和管理的意見》(魯環發[2019]113號)文件,更好地指導全省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建設和管理。商會由「後台」走向「前台」,由「被動」變為「主動」,創新發揮了社會組織的職能作用。

聚焦項目,助推共同體首創「一城兩管家」布局。「6+1」共同體積極對接山東省直有關廳局,就生態環境產業項目落地工作召開專題座談會近10次,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基礎產業布局項目。該項目以山東省固廢資源循環利用創新中心牽頭、與山東山水水泥集團合作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危)廢項目為基礎,綜合治理「水、氣、聲、渣、固廢危廢」等污染源。探索首創「一城兩管家(生態經濟總部科學城、城市智慧環保管家、工業智慧環保管家)」省市縣三級聯動產業布局,推動生態環境產業發展走向高端化、智能化、信息化、綠色化。目前,在山東省布局的8個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預計今年能夠建設竣工2個;工業智慧環保管家即「化工園區5G固廢雲平台+化工園區減量中心項目」預計今年在濟南刁鎮開工試點;城市智慧環保管家即「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基地項目」已與煙台大辛店鎮簽訂合作協議,預計今年完成籌建工作,進入開工建設期;承載環境醫院功能的生態經濟總部科學城,項目一期已落地濟南經濟開發區眾森生態環保裝備產業園。

有再接再厲,深度參與生態環境治理

下一步,山東省工商聯將繼續發揮商會作用,以山東省生態環境產業創新創業共同體及「6+1」生態環境產業「雙創雙招雙引」共同體為載體,支持民營企業綠色發展,引導服務民營企業積極參與生態環境治理。

一是發揮優勢。山東省工商聯將有效發揮職能優勢,繼續以產業特點為切入點,從企業和平台發展需求入手,完善領導幹部聯繫商協會制度,健全黨政領導幹部與企業家常態化聯繫溝通機制;加強與生態環境部門的協調溝通,深化交流合作、創新服務平台,營造公平、有序、開放的營商環境,支持服務山東省民營企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邀請民營企業、協會商會代表參加黨委、政府有關生態環境方面的會議,有效徵求民營企業意見建議,逐步健全商會參與政府相關決策制度,及時了解和協調解決其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讓更多山東民營企業融入創新創業體系,成為綠色發展的踐行者、質量變革的推動者、動力變革的先導者,助力黃河流域治理和高質量發展發展,齊心協力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二是形成合力。以商會為主體,匯聚民營企業家、商會金融資本和技術應用企業三大資源,通過打造要素集聚、具有市場化運營鮮明特色的生態環境產業共同體,加快實現「政產學研金服用」七要素協同聯動、融合發展,形成市場有效、政府有為、企業有利、協同高效的創新環境。六家商會將合作成立濟南融商匯投資中心,發起規模3億元的「山東新動能商會股權投資基金」,與省水發集團合作發起成立規模20億元的「山東新動能生態環境產業基金」,與民生銀行濟南分行聯合基金公司、投資公司、證券公司等合作成立「山東省生態環境產業金融聯盟」。通過3-5年建設,使山東省生態環境產業創新創業共同體成為山東省生態環境產業適應市場發展的新型自主創新基地,成為行業技術創新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三是打造集群。助力「打造市場導向綠色技術創新平台,構建共創共贏資源環境產業生態。」推動共同體加快建設生態環境產業一站式解決全案的生態經濟總部科學城,為培育研發隊伍提供更高層次的平台,全面引導行業技術進步。建設一套創新的市場化體制機制,培養一支高水平的生態環境防治專家團隊,突破一批資源循環利用的關鍵技術成果,孵化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創新企業,以科技成果產業化為動力,服務孵化一批多元化布局與集聚式發展、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一城兩管家」省市縣三級聯動產業集群。輻射帶動地方生態環境產業規模達到千億產值,為山東省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前列提供有效支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tOcXnEBiuFnsJQVjBJ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