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筆帳目都必須清楚!」江蘇省紅十字會援武漢七人組:愛心不可辜負

2020-03-22     常州武進檢察

" 我們要以最快速度

把這些物資發到需要的地方去,

每一筆帳目都必須清楚。

愛心不可辜負!"

武漢抗疫,全國各地的愛心物資紛紛湧向這裡。江蘇省紅十字會援武漢工作組負責人、江蘇省紅十字會賑災救濟部部長聶城帶領 6 名隊員,在武漢奮戰近 50 天,處理捐贈數據超 11.3 萬條 ……3 月 21 日,他們與當地紅十字會完成了交接工作,將於 22 日返程。

江蘇省紅十字會援武漢工作組負責人、江蘇省紅十字會賑災救濟部部長聶城

他在朋友圈寫下

" 一片口罩一片情 "

疫情發生後,負責接收醫療物資的武漢紅十字會成了當地最忙碌的機構。由於工作量巨大,武漢市紅十字會向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求援。2 月 3 日凌晨,江蘇省紅十字會援武漢工作組首批 5 名成員抵達武漢。2 月 20 日,又有 2 名成員過來增援。

按照流程,捐贈物資都要明確接收、發放記錄,捐贈人的名字、單位名稱、聯繫電話、物品名稱數量、折價金額等都需要登記。但在 2 月初的武漢,正是抗疫最艱難的時刻,當地醫療物資急缺,各地的愛心物資如潮水般湧來,接收、分發工作很難完全按照正常流程進行。

擺在聶城眼前的是一道難題,他回憶," 有些捐贈人在發貨時就沒有錄入完整信息,有的運貨司機卸完貨就走,捐贈人信息就沒留下 ……" 因為物資量巨大,部分接收倉庫是交給物流公司負責,流程管理上不夠專業。這些情況導致捐贈信息公示不及時,物資分發不及時,一度引發輿論關注。


" 首先要協助武漢市紅十字會把倉庫物資理清楚,分發出去。接著就是要把捐贈人信息核實清楚,去向公示清楚,給愛心人士一個交待。" 聶城做過會計,從軍時學過後勤管理,這些經歷對他開展工作很有幫助。他迅速把工作思路整理清楚,與同事們投入工作。但真的做上手,他才發現這份工作要求非常細緻。

" 有的包裹,裡面只有一片口罩,也有五六片的。"當他看到這些物資,深受感動,於是在朋友圈發了一句感受:" 一片口罩一片情,一垛物資滿屋情。" 同時,他也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每一筆經手的物資,無論數量多少,都會做細緻的信息錄入。

經過研究,聶城和同事們對前期工作的不足,制定了解決方案。對定向捐贈物資,不再卸貨轉運,錄完即走,實現點對點投送;對非定向物資,發動志願者參與接收管理;對信息錄入,必須利用 " 雲表 " 動態管理。這些建議被武漢市紅十字會採納,每天新到的愛心物資終於有了清晰帳目。


海量數據中挖線索

處理捐贈數據超 11.3 萬條

針對前期捐贈物資的信息補錄,處理起來則更為苦難。" 前期的手寫的入庫單,我們全部複印下來,一共有 1 萬多張,這些內容全部錄入電子台帳。" 聶城說,對於信息不全的條目,他們通過志願者挨個打電話過去確認;電話打不通的,通過快遞公司找攬件單位;沒有任何線索的,就在武漢市紅十字會官網發布公告徵集 ……" 公告徵集的效果不錯,當天就有 132 人下載了補錄表單。"

有一次,一名姓許的女士從上海打來電話詢問,她捐贈的一箱口罩最後用到了哪家醫院。聶城花了半天時間找去向。" 物流單號、捐贈人姓名、聯繫電話在帳目里都搜不到,最後靠搜她所在公司的名字,終於找到了這箱口罩的記錄,查到捐給了武漢市協和醫院。" 聶城說," 圓滿答覆公眾的疑問,是我們的責任。這件事更讓我們明白,必須從源頭登記,就把事情做細做實。"

在與愛心人士的交流中,聶城收穫了更多感動," 很多愛心人士還是理解支持我們的,都配合完成了登記。我們更覺得,一定要把工作做好,不能辜負他們的信任。" 他和同事們每天都是三點一線,在賓館、倉庫、武漢市紅十字會之間奔波,工作到凌晨兩三點是家常便飯。

截至 3 月 21 日,江蘇省紅十字會援武漢工作組協助武漢市紅十字會承擔三個物資倉庫和五個捐贈帳戶的帳目清理和信息發布工作,完成台帳資料 23 份,編制物資、資金帳目表 280 余個,處理捐贈數據 11.3 萬條 …… 這份成績單不僅受到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的高度肯定,國家審計署的工作人員在審計時,也為他們清晰的帳目點贊。

來源:現代快報+/ZAKER南京

記者 是鍾寅 / 文 張浩然 顧聞 / 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t8eBHEBfwtFQPkdCMv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