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虎再玩「狼來了」,衛士變裝重新登場

2019-09-20     蜀錦傳媒集群

歸來之後,是否還是曾經的那個衛士

有些東西,總是會穿越過漫長的歷史,不斷以全新的姿態出現在我們的面前。路虎衛士的前身,從1928年誕生之日起,就在越野車陣營當中確立了重要的地位。在2016年我們以為衛士的停產就是分別,但是很快路虎就宣告衛士會重新歸來。

而在停產三年之後,衛士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線當中。雖然在正式發布之前,有著諸多的報道,但是我們對於衛士這一次顛覆性的改變,依然發出了驚嘆。因為在三款活化石越野車當中,衛士率先取消了非承載式車身,G級與牧馬人依然保留了傳統的大梁。但是這並不代表著衛士的越野性或者是耐用性就打了折扣,這是因為人們長期以來的偏見所造成的,這一點下文會有詳細的解讀。


並不好嚴格的去說目前的衛士處於第幾代,因為從1948年開始,並不叫衛士,而是被稱為Series系列,這樣維持了三代車型,直到1990年的換代才正式有了Defender知名,所以你要說是第二代衛士也行,說是第五代車型似乎也沒有錯,所以就不糾結是第幾代車型,說成是新一代便可。

這一代車型也完全推翻了之前的車型理念,從車身結構、懸掛系統、外觀都有了巨大的顛覆。相比於G級與牧馬人的換代都儘量保留初代車型的外觀,衛士似乎生怕和曾經有任何的聯繫一般,經典的元素被消除殆盡,但是又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老產品。新車型在保證了衛士應該有的民用車輛中最強大的越野性能的同時,在公路性能上有了巨大的提升,甚至超過了大多數的城市SUV。

與上一代車型一樣,也分為兩門版和四門版,官方名字分別為90和110。兩款車型最大的區別幾乎只存在於車身長度,其餘都差不多。90版本的長寬高分別為4587mm,2105mm(包含後視鏡),1969mm,軸距為2.59m;110版本寬度和高度相同,車身長度為5018mm,軸距則達到了3.02米。這幾乎與攬勝差不多,相比於上一代車型更加寬大,換句話說帶來了非常寬裕的車內空間,也為舒適性的提升埋下了伏筆。


首先是取消了標誌性的引擎蓋凸起的設計,這是曾經不少越野車所採用的理念。簡單的圓燈,也變成了造型更加複雜的LED燈組。同時車輛的輪廓不在方頭方腦,變得圓潤起來。

但是平直的從車頭延伸到車尾的腰線,以及如刀切般整齊車尾,都在朝著經典致敬,但是看上去又非常的未來感。這就像是馬自達最新的魂動設計,或者是奔馳EQ車型的造型,就像是用一整塊金屬通過車床切削出來一般。這種復古而又現代的風格,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賽博朋克電影中的一些設定,兩者的結合併不矛盾,甚至帶來比單純的復古或者是新潮更強大的視覺衝擊。

但是,很多車迷還是更喜歡老款車型方正而粗糙的風格。這類車型不能輕易的改變,否則人們很難短時間內接受,甚至會毀掉經典。

至於車身所隱藏的彩蛋,在下文會有更加詳細的介紹。


除了外觀,內飾也與目前路虎所有車型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保留了衛士應該有的粗獷。比如大量裸露的螺絲,非常的硬派,相比於G級和牧馬人更為粗獷。除此之外,其餘線條都是橫平豎直,就連方向盤也是四幅式方向盤。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擋杆並沒有布置在中央的通道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在前排塞下三個座椅,是能夠儘量坐更多人的同時,又保留足夠大的後備箱空間。


車身機構的改變是衛士被討論最多的地方,這是因為固有的觀念對於人們的影響過於深刻。認為但凡是越野車就應該運用非承載式車身,只要用上承載式車身,就是一款不倫不類的產品。

這句話放在多年前沒錯,需要早到全鋁車身的製造技術還沒有達到足夠高度的時候。越野車只能用上帶有大梁的非承載式車身,讓車輪在極為不平整的路面所收到的不均勻的力量,全都由堅固的大梁來化解,而不會讓車身收到不均勻作用力的摧殘。直到現在,G級和牧馬人這樣的神級別車型,依然保留了這樣的設定。

但問題就在於,只有極少數的車主會使用這樣的車型去越野。越野玩家用牧馬人的還多一些,至於使用G級的出現機率就如同中彩票一般。衛士也是同理,沒有幾個衛士車主用自己的愛車就像國家地理的那幫攝影師一樣,去玩泥巴、爬石頭,就像是沒有幾個人會帶著勞力士的水鬼去潛水一樣。這些物品雖然有著干粗活髒活的硬體,但是地位已經有了改變,不單單是工具而已。

因此日常駕駛中的公路性能就顯得尤為關鍵,非承載式車身當然可以布局前後獨立懸架,也能保證公路駕駛感受。但是非承載式車身所不能避免的就是沉重的車身,這對於車輛的動態表現是極為不利的,同時也會非常明顯的增加油耗。但是在這兩個方面,非承載式車身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只需要保證承載式車身的強度,就能夠讓車輛在越野與公路性能上得到兼顧。

為此,路虎繼續用目前捷豹路虎很擅長的全鋁車身來解決了這個問題,大量鋁材的使用,讓衛士的車身足夠輕並且更堅固,甚至遠超過了上一代車型的大梁車架。官方稱車身強度比目前市場上普通的非承載車身提升10倍,比最先進的非承載車身提高3倍,只不過這個數據是和誰比較,以及怎麼測定的,官方並沒有給出答案。所以我們就聽一半,信一半吧,總之相比於傳統的大梁強度更高。而且這套D7x平台相比於目前捷豹路虎廣泛使用的PLA縱置平台的剛度要更好,畢竟攬勝幾乎已經告別了越野,採用了更適合公路的PLA平台。也就是說,目前全新衛士是路虎家族唯一使用D7系列平台的車型了,要知道曾經的攬勝使用過D7u平台,從平台可見路虎給予了衛士絕對出色的越野能力。

針對公路性能提升的,不僅僅是車身結構,懸掛系統也有了徹底的改變。一般來說整體橋非獨立懸架被運用在這類車型上面,首先是擁有更為出色的可靠性,載重能力也更強;更重要的是整體橋所帶來的相當長的懸架行程,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在崎嶇路面上,有儘可能多的車輪與地面附著,增大抓地力。

但是非獨立懸架並不適合公路駕駛,也不利於舒適性。在換代的G級上面,也使用了獨立前懸架。而路虎直接一不做二不休,將衛士的前後懸架都更換為了獨立懸架,並且是前雙叉臂/後多連杆的結構,這是很多高性能運動轎車的設定,路虎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把衛士打造成一台公路性能不亞於很多高端SUV的越野車,一個真正的全能型選手。

這套懸架系統選裝的空氣彈簧,除了調整高度以外,還能夠每秒500次掃描路面,並且調節阻尼,也就是自適應電磁阻尼懸架。為的是能夠帶來更好的舒適性,儘量過濾路面的顛簸。很難想像這樣的設定,會出現在一台主打越野的車型上。

不過不用擔心衛士這套懸架對於崎嶇路面的適應能力,首先在越野模式下,車身可以升高75mm,在此情況下空氣彈簧還能將車身繼續升高70mm,也就是說這套懸架系統擁有145mm的高度調節範圍。再加上最小290mm的離地間隙,衛士在攀爬狀態下的懸架,是有著絕對足夠的離地間隙的。這也讓衛士擁有了900mm涉水深度,為此衛士還專門將進氣口放置在了前翼子板兩側。

同時懸架還有著足夠長的行程,所以應對坑窪路面的適應能力並不會比大梁車身的差多少。當然像新牧馬人那種,在極限狀態下都能脫開防傾杆的變態設定,還是不夠的。

這就是全新衛士的底盤設定,總結起來就是在保證了與大梁車身相差無幾的通過性與堅固性的同時,極大的增強了公路性能,按照硬體水準來看,並不亞於眾多高端SUV車型。


有了出色的底盤,傳動系統也並沒有掉分。衛士所採用的四驅系統為全時四驅,並且擁有雙速分動箱(扭矩放大功能)、中央差速器、後橋差速鎖這樣的配置,與目前攬勝的配備差不多,但是結合極限狀態更高的底盤,所以越野能力是更勝一籌的。

與傳動系統相匹配的是,系統提供的9種駕駛模式中,還包括了節能、自動駕駛等舒適性的駕駛模式,當然還有不同的越野模式,比如濕滑、岩石、沙地等等,幾乎在任何場景都能找到對應的駕駛模式。

動力則擁有2.0T和3.0T的汽油/柴油發動機,國內柴油可能性是不大了。2.0T則是目前我們所熟悉的Ingenium發動機,已經在多款車型上使用;3.0T則採用了捷豹路虎自主研發的直列6缸發動機,並且在衛士上面還加入了電子渦輪和輕混系統,提升動力的同時減輕了渦輪遲滯以及降低了油耗。


衛士的個性化選擇足夠多,並不是簡單的內飾外觀的顏色變更,而是車輛套件的變化。總共有探險、遠征、叢林以及都市四個套件可供選擇。不同的套件會對整車的性能進行提升,探險套件相比普通版本會提升車側面進氣口的位置,同時車頂會安裝行李架。都市套件就是讓車輛更偏向於公路化,最顯著的就是22英寸的巨大輪轂,還有迎賓踏板這類豪華配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t21Tm0BJleJMoPM1hl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