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強不弱,遇弱不強!曼聯該如何走出本賽季的怪圈?

2019-12-21     楊教授說球

上周日下午,曼聯在老特拉福德球場1-1逼平埃弗頓,那是一個令人沮喪的下午。索爾斯克亞的球隊當天更具有統治力,23腳射門有8腳射正。根據專業數據統計機構Wyscout的顯示,曼聯的期望得分值(xG)是1.77。相反,客隊埃弗頓全場只有9腳射門卻有4次考驗了德赫亞,xG值只有0.39。

在接連戰勝熱刺和曼城兩大強敵之後,曼聯並沒有延續強勢的表現。當對手不給曼聯快速反擊的空間,索爾斯克亞的球隊就束手無策了。

曼聯的優勢在他們63%的全場控球率上得到了進一步的體現,可是他們無法把絕對的控球優勢進行轉換,在陣地戰中,曼聯故態復萌,他們拿埃弗頓的密集防守沒有太多的辦法。大家仍然感覺到曼聯很難創造出他們在前兩場聯賽戰勝熱刺和曼城時所創造的那種機會。

在那幾場比賽中,尤其是對陣曼城的比賽中,索爾斯克亞要求曼聯球員在重新獲得球權後不要貪戀控球,而是要充分利用拉什福德、馬夏爾和詹姆斯這樣有速度的攻擊手對對手發動快速反擊。速度是曼聯攻擊對手最好的武器,而只要停下來,速度優勢得不到發揮,那麼曼聯就像是被拔掉牙齒的老虎,對獵物沒有任何的威脅。

曼聯的陣容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他們的前場缺少一位頂尖的進攻組織者,這也就是為什麼曼聯一直對熱刺的埃里克森念念不忘的原因。如果能夠在冬窗引進埃里克森,曼聯的進攻至少還要上升一個級別。試想一下,當球在埃里克森的腳下掌控,拉什福德、詹姆斯、馬夏爾這幾個跑動能力特彆強的球員去利用速度撕扯對手的後防線,身後有埃里克森的精確制導輸送炮彈,曼聯的進攻很容就能夠打開局面。

現在曼聯只能啟用林加德這樣的萬精油球員,論進攻組織能力,林加德只能算是一個半吊子,啥都會一點,但啥都不精通。面對曼城、熱刺這樣的強隊,林加德在中前場積極的奔跑能夠曼聯帶來不錯的收益,可是當曼聯占據控球優勢,需要破密集防守的時候,林加德就暴露出他技術上的短板。無論是傳球的腳法還是傳球的技巧,林加德距離埃里克森這樣的中場大師還是差距甚遠。

快速的防守反擊,在面對積分榜前列的球隊時,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戰術。然而,這在曼聯主導的比賽中是難以複製的,例如這場對陣埃弗頓的比賽。這是因為當對手整體陣型後移,三條線的距離被壓縮,後防線保護禁區,中場人員密集。這種情況下,可以利用的空間就變少了,要找到對方防守漏洞的機會也變少了。面對這樣地位的密集防守,除了需要進攻球員有靈活、巧妙的跑位,還需要有球員能夠傳出想像力十足的球。曼城的前場有足夠的創造力,他們有兩個席爾瓦和德布勞內,利物浦也有鬼魅一般的菲爾米諾,而熱刺的埃里克森同樣具備魔術師一般的傳球技巧,曼聯也需要一個進攻大師。

曼聯一直都在努力找到一種擊敗那些陣地戰防守球隊的方法,這是因為他們本賽季平均控球率超過55%的8場聯賽竟然一場未勝。他們為什麼會有如此困難?

博格巴太莽,馬塔太老。曼聯需要在冬窗發揮引援的創造性,為球隊帶來所需要的進攻組織者。

弗雷德和麥克托米奈這兩人的雙後腰已經找到了感覺,不過,這兩人把更多的經歷都投入到防守端,尤其是麥克托米奈,這是一位純粹的防守型中場,幾乎沒有梳理組織的能力。弗雷德有一定的持球推進能力,但也僅限於反擊的時候對手留下的空間比較大,他才能找到一些不錯的傳球路線。而到了陣地進攻的時候,弗雷德也缺少想像力的傳球和轉移。

曼聯不能把提升進攻的希望寄托在弗雷德和麥克托米奈身上,這兩名球員在比賽中都有著很強的防守能力,能很好地參透對方的進攻,做出關鍵性的攔截和奪回球權。

然而,從進攻的角度來看,他們似乎都缺乏去嘗試更多向前突破的能力和信心。下面是一個例子。

弗雷德得到球權,他可以球傳給麥克托米奈,讓後者能在被標記的更寬闊的空間裡繼續推進。

當球傳到麥克托米奈的腳下時,他面臨著來自里沙利松在背後的壓力,但他仍然是掌握球權的一方。在這一點上,麥克托米奈並沒有向上述提到的那個更大範圍的區域去跑動,而是最終把球回傳給了弗雷德。

當控球權又回到弗雷德腳下時,他不得不尋找另一個出球點。由於對方右後衛科爾曼已經被拉什福德牽制往中路靠攏,這意味著弗雷德可以將球交給盧克-肖,讓後者在科爾曼原本應該鎮守的區域發動攻勢。

儘管如此,弗雷德還是沒有把球交給盧克-肖,而是保守地將球回傳給身後的馬奎爾,曼聯被迫再次通過中衛發起進攻。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因為弗雷德缺少傳這種高穿透性球的能力,他既沒有這樣的意識,也可能不具備這樣的腳法。

當麥克托米奈把球交還給遭遇防守壓力更大的弗雷德,這就意味著曼聯的進攻變得複雜和困難了。

真正的高手,他們善於不斷的做減法,不斷簡化面臨的難題。很多時候,一腳有前瞻性的傳球,完全可以幫助球隊打開局面。

這種保守的傳球場景在上周日的比賽中還是頻繁出現在這兩人的身上,以下是兩人在上周末比賽中的傳球路線示意圖。

在比賽中,弗雷德作出77次傳球,其中成功次數為69次,成功率高達90%。然而,更多的傳球是橫向以及回傳,這意味著曼聯在創造威脅方面的輸送並沒有多少。

換句話說,曼聯的很多控球,實際上是在無畏的浪費時間。更多的安全傳球,只是讓數據看著很好看而已,但是缺少關鍵的傳球,這無法為球隊的進攻帶來實質改善。

麥克托米奈的情況也差不多,他在比賽中作出45次傳球,成功完成36次。他確實在比賽中比弗雷德展現出更多的進攻意識。不過,總體來說,他的大部分傳球效果也是和弗雷德一樣。

從麥克托米奈的傳球也很清楚的看出,他的一些冒險傳球更多的是遠距離的長傳,而不是想像力的直塞球,這和真正的組織大師還是很不一樣。

儘管如此,他們兩位球員都不應該因此受到責備,畢竟我們不知道索爾斯克亞給了他們什麼指示。而且,他們的防守工作做得很好,尤其是在邊衛前壓助攻時對其身後的保護工作。

可是,當面對陣地戰防守的球隊,其實他們其中一人可以嘗試提供更多創造性和推進性的傳球。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就意味著他們在未來面對類似的對手時,仍然會在進攻當中喪失作用,淪為廢棋。

結語:

曼聯距離回到巔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們的陣容需要三到四個窗口連續正確有效的引援,才能彌補這些年欠下的舊帳。找到一個真正的進攻組織者,這是他們在明年一月的當務之急。

劫富濟貧,這是曼聯本賽季截止目前給人留下的印象,在面對曼城、熱刺、利物浦、切爾西這樣的傳統豪強,曼聯的表現很有競爭力,他們的快速反擊常常打對手措手不及。可是在虐菜的時候,當沒有足夠的空間去奔跑起來,曼聯的進攻就像是無頭蒼蠅,不是預想中的打哪指哪,而是指哪打哪,這不是一支成熟球隊應該有的表現。

曼聯陣容的缺陷是顯而易見的,能否引進合適的進攻組織者,這是決定曼聯本賽季成敗的關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s5SKm8BMH2_cNUgFOkD.html